当前位置:首页 > ┃试卷合集4套┃2020年重庆市渝中区语文七年级(上)期末质量检测模拟试题
(1)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2)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5)结合自己的学习实际,谈谈你对“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的理解。(2分) 10.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 (1)两狼之并驱如故(_____) .(2)顾野有麦场(_____) .(3)少时,一狼径去(_____) .(4)目似瞑,意暇甚(_____) .
2)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 (1)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2)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止增笑耳。 3)参照示例,概括本文的内容。
示例:(1)第1段是故事的开端,写屠户遇狼,交代了时间、地点和矛盾的双方。 (2)第2段是故事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3、4段是故事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现代文阅读 11.写景记叙文
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两三天。可别恼。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树叶子却绿得发亮,小草儿也青得逼你的眼。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乡下去,小路上,石桥边,有撑起伞慢慢走着的人;还有地里工作的农夫,披着蓑,戴着笠。他们的房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静默着。
那水呢,不但不结冰,倒反在绿萍上冒着点热气,水藻真绿,把终年贮蓄的绿色全拿出来了。天儿越晴,水藻越绿,就凭这些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冻上,况且那些长技的垂柳还要在水里照个影儿呢!看吧,由澄清的河水慢慢往上看吧,空中,半空中,天上,自上而下全是那么清亮,那么蓝汪汪的,整个的是块空灵的蓝水晶。这块水晶里,包着红屋顶,黄草山,像地毯上的小团花的小灰色树影。 1)甲文描写的对象是春雨,它具有( )( )( )的特点 ;乙文描写的对象是济南冬天的水,它具有( )( )的特点。
2)甲文中,作者运用什么修辞手法描写春雨的“细”的特点?
3)“整个的是块空灵的蓝水晶”这个比喻的本体和喻体是什么?作用是什么?
4)雨水能滋润万物生长,甲乙两文中都分别写到了雨水中的植物,请试找出相应的句子。 甲文: 乙文:
12.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朴朗呤教授 袁昌英
①记得这是欧洲大战中一个朔风怒啸,霜封大地的清晨。一间暗淡阴森的课堂内,已经坐定了不少男女
学生,一个个呵手蹬脚,意在暖寒。可是呵出来的气,却也以为空中太冷,一珠珠都飞到玻璃窗上,互相取暖。
②在嘈杂喃喃的细语中,我听明了一个女生说道:“朴朗呤教授今天未必来上课。”这话原是向我同位的女同学说。我不待她答,就急忙问道:“报上所载的朴朗呤教授的儿子昨天在前线被害了,可就是她的?”“可不是她的!这是她第三个儿子为国家牺牲了。真太可怜!以后她就是孤孤单单一个人了。”她的声音里满含着凄惋与同情。 ③今天的希腊悲剧课还能不能上成?
④——这成了大家心中共同的疑问。大家一边议论,一边等待;既希望她在家休养几天,又害怕她真的不来。
⑤上课钟终于发出暮鼓晨钟的音节,全堂顿时静肃如缄。呵手蹬足所拒抗不住的厉寒,却为这沉肃所征服了。大家精神焕发地凝视着讲台左侧的门,默伺它的移动。各人的眼膜上果然触着一种波击。门开处,一个五十来岁,头戴黑色方角博士帽,身披黑色宽大博士袍的女教授,憔悴容颜,惨淡面目,从容不迫地走上讲台。全体同学,不约而同的,如触电般,同时站起,向她整整低头五分钟。她不胜了,眼泪如泉奔如川决,簌簌然直流而下。这神圣的五分钟纯为无声的悲哀所盘据。最后,她拭干了眼泪,一声“请坐”,就开始讲论“七军攻笛博城”的伟大的古希腊悲剧了。声音洪亮,气概激昂,可是哀思凄恻,痛隐眉梢,仿佛哀蒂阿克利就是她自己的儿子。
⑥身世坎坷,人生难免。可是以一弱女子,能以这种不屈不挠,敛神忍痛的态度担当之,而孜孜不息地履行自己的职务,这是多么沉毅而悲壮的精神! (选自《袁昌英散文选集》,语段、语句有调整)
1)第①自然段中加横线的句子交代了哪些内容?作用是什么? 2)简要分析第③自然段在全文中的作用。
3)第⑤自然段从哪两个角度来描写朴朗呤教授的形象?请作简要分析。 4)最后一段采用了哪些表达方式?这些表达方式有何作用? 七、作文
13.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人生如登山,或许因为太在意登上山顶,我们往往没有慎重选择路径就匆匆出发。于是,有人踏上大道,有人走进小路,有人奔向捷径,有人闯入险途。有的路,平坦而通畅,带给你的是安稳或者平庸;有的路,崎岖而险峻,带给你的是精彩或者伤害。选择的路合适,你会顺利登上山顶;选择的路不合适,即使登上山顶,也会遍体鳞伤。决定人生状态的不是山顶,而是你选择通向山顶的那条路。 请你根据对上述文字的理解和思考,写一篇文章。
要求:依据材料的整体语意立意,自拟标题,不少于600字。文中如果出现真实的姓名或校名,请以化名代替。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D 2.D 3.A 4.A 5.D
二、名句名篇默写
6.(1)中庭地白树栖鸦(2)千里共婵娟(3)独怆然而涕下(4)不知天上宫阙(5)不知秋思在谁家(6)起舞弄清影(7)白铁无辜铸佞臣(8)四面湖山归眼底(9)我只躲到你的怀里(10)何不试之以
足
三、诗歌鉴赏 7.1)A 2)D
四、综合性学习
8.示例:一匹白色的骏马,昂首向前,前腿弯曲,后腿踩在白云上,一跃而起,在白云间腾空飞行,自由洒脱。 五、文言文阅读
9.1) 论语 儒家
2) 一箪食一瓢饮 匹夫不可夺志也。
3) 生气,恼怒 老师传授的知识 超过,越过 胳膊
4) (对于学习)知道怎么学习的人,不如爱好学习的人;爱好学习的人,又不如以学习为乐趣的人。 时光像流水一样消逝,日夜不停。
5) 示例:一味的读书,而不思考,只能受到书本表象的迷惑而不得其解。一味的埋头苦思而不进行一定的书本知识的积累,也只能是流于空想,问题仍然不会得到解决,也就会产生更多的疑惑而更加危险。只有把学习和思考结合起来,才能学到有用的真知。
10.1) (1)追赶 (2)回头看 (3)离开,走开 (4)神情
2)(1)这才明白前面的那只狼假装睡觉,原来是用来诱引敌人的。(2)禽兽的欺骗手段有多少呢?__给人增加笑料罢了。
3) (2)发展,两次投骨而不能止住狼的追踪,表现了屠户的退让与狼的贪婪。 (3)高潮和结局,写屠户御狼和杀狼,表现了狼的狡诈阴险和屠夫的勇敢。 六、现代文阅读
11.1)多 密 细 ;清澈 透明。 2)比喻 排比
3)冬天的济南的天空和水 蓝水晶 生动形象的写出了冬天的济南清亮、蓝汪汪的整体特点,给人视觉一新的感受。
4)树叶子却绿得发亮,小草儿也青得逼你的眼;水藻真绿,把终年贮蓄的绿色全拿出来了
12.1)①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或社会环境)、具体时间和地点(或自然环境);②渲染了寒冷、暗淡、阴森的氛围,为后文故事的展开作了铺垫。
2)①承上启下(或过渡);一是悲剧课“上不成”,这是承接上文“我”与女生的对话内容;二是悲剧课“上得成”,这是开启下文,朴朗呤教授意外出现给大家上课。②构成悬念,一方面使文章叙事有波澜,另一方面也增加了读者阅读的兴趣。
3)①从正面(直接)和侧面(间接)两个角度来描写的。②通过描写学生们的课堂表现,来侧面烘托朴朗呤教授的形象;通过正面描写朴朗呤教授的肖像(或外貌)、动作、神态和语言等,来表现她失去爱子的悲痛和坚强。
4)①议论和抒情;②通过议论抒情,揭示了朴朗呤教授的主要性格特征:表面柔弱而内心坚强,同时还具有高度的职业责任感,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朴朗呤教授的极大敬意。 七、作文 13.范文: 艰难的选择
运由自己决定,生活由自己选择。
在人生的道路上遇到难题时,是进还是退,是坚持还是放弃,是一个永恒的话题。从古至今,在历史的舞台上,演绎了一幕幕悲喜剧…… 在十字路口上,一切都很迷茫……
项羽,一个力能扛鼎的力士,一个豪气冲天的霸王,是他手中的剑,结束了秦的暴政,也打破了秦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我们佩服他的勇气,敢以八千江东子弟兵为本。几番征战,浴血沙场。当他站在秦朝皇宫前,宣告秦的灭亡时,我们会称赞他的睿智。
荣誉背后,是异常艰难的抉择:起义成功了,那还好说。若是起义不成功呢?灭九族、五马分尸这些酷刑,就摆在自己眼前。我想:项羽那时的手肯定万分沉重,因为它寄托了太多的希望与徘徊。 项羽也可以选择平淡,过着祖辈们,那种面朝黄土北朝天的生活。 平淡地生,平淡地死,平淡地,在时间的长河中消失。 但他没有,毅然决然地选择了反抗。
历史证明项羽是对的,人,就要有冒险的勇气,摔倒了,再爬起来,努力向前冲。不管代价有多大! 李白,一个至今还在文坛上闪烁着光辉的名字,一个刚正不阿的诗仙,是你手中的笔,诞生出最美丽的诗篇,结出了最丰满的硕果!
千里迢迢赶来,怀着雄心壮志走入朝廷,你期盼着自己的才华有所发挥,希望为国为民尽一点绵薄之力。
然而现实总是很残酷,将你的理想击得粉碎。朝堂之上,人心险恶,率真的你却没有防备之心,于是,小人在皇上面前挖苦、贬低你。你,却冷冷一笑,眼中,满是蔑视。
最终,他们的目的达到了,你的仕途生涯结束了,面对那些窃笑的小人,你沉默了。良久,“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你走了出去,眼中,分明饱含着泪水。
李白也可以选择低头,迎逢权势,这样,就可以在朝堂上有自己的一席之地,获得高官厚禄,不愁吃穿。
你没有“不与这些小人同流合污,我倒也轻松自在!” 你大步走了,夕阳的余辉,给你的背影镀上了亮丽的色彩。
你游遍了大江南北,收获了不尽的才思,作下了不朽的诗篇,至今仍留芬芳。 官,可不做,心,却不能失。
事实证明:李白是对的,人,就要有放弃的决心,不管前面有多大的诱惑,该放手就放手,头也不回向前走!
青春的路上,一切都由自己掌握,当我们踏上一条路时,不应后悔,迷雾,会散去,前方,是光明。 人生如诗,岁月如歌。
“一脚踏扁一个紫罗兰”我们依然前行着,走着自己所选择的路,跟随着时间的脚步,逐渐长大。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