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2020新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教案

2020新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教案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4 11:04:06

=8+12 =12+8 =20(元) =20(元) (3)总结运算顺序。

出示:40÷5+12 12+40÷5

谈话:上节课我们学习的是含有乘法和加、减法混合运算,计算时要先算乘法,再算加、减法。今天的这两道算式是含有除法和加、减法混合运算,计算时应该先算什么?

明确:把乘法换成除法的,计算的时候也要先算除法,再算加、减法。 2.试一试。

出示题目,让学生先读题,理解题意,再列出综合算式,最后指名汇报交流。 学生列式:15-40÷5。

引导:在这个算式里,“40÷5”表示什么?(求一支钢笔的价钱) 追问:这道算式,既有减法又有除法,应该先算什么? (先算除法,再算减法) 指名板演: 15-40÷5 =15-8 =7(元) 三、反馈完善

1.完成教材第37页“想想做做”第1题。 让学生说说每题应先算什么,再计算。 2.完成教材第37页“想想做做”第3题。

先让学生估计出上下两题哪一题的得数大一些,并说说估计的方法。再让学生独立计算比较,集体交流,说说计算的方法,验证自己的估计是否合理。

3.完成教材第37页“想想做做”第4题。

先让学生读题,找出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然后全班汇报,教师结合学生错例适当追问,并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么算的。 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还有哪些疑问?

第四单元 混合运算

课题: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 第 3 课时

教学目标:

1.根据实际情境,让学生体会括号能改变原来运算顺序的作用。

2.在探索与交流中体会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计算含有括号的混合运算。

3.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掌握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教学难点:体会括号能改变原来运算顺序的作用,理解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1.口算,说说运算的顺序。 (1)出示:56-8+9= 49÷7×4=

说说这两题是什么样的题目,先算什么,再算什么?(这两题是同一级的运算,从左往右计算) (2)出示:7×7-5 77-42÷7

说说这两题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含有两级的混合运算,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 2.小明是个粗心的孩子,他在计算15-6×2时,得到的结果是18,你知道他在计算时犯了什么错误?

让学生讨论,指名回答:小明的运算顺序是错的,他先算减法,再算乘法。 追问:对于15-6×2,如果要先算减法,有办法?(添上小括号) 3.揭题:本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含有括号的混合运算。 二、交流共享

1.教学例3。 (1)理解题意。

出示教材第38页例3情境图及问题。

提问:要求这个问题,应该先求什么?(买1个书包后还剩多少元) 引导:怎样列式? 50-20=30(元)

追问:每本笔记本是5元,30元可以买几本? 30÷5=6(本)

提问:刚才我们列的是分步算式,怎样列综合算式? 让学生讨论后,指名回答,教师板书相应算式。 学生可能回答:50-20÷5。 (2)学习算理。

引导:“50-20÷5”根据我们上节课所学应该是先算除法,再算减法,和我们分步列式中的先算减法再算除法的计算顺序不同,如何才能使这道算式先算减法再算除法?

学生讨论并回答。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适时进行引导:小括号的作用可大了,算式里添上小括号,不管小括号里是加、减法还是乘、除法,都要先算小括号里的算式。

教师板书添上小括号:

提问:现在这道题,变成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让学生在练习本上计算,并指明学生板演。

师生总结:先算“50-20”,在“50-20”的下面画出横线,再进行计算。 (50-20)÷5 = 30÷5 = 6(本) 2.试一试。

出示:(42-18)×30 95-(24+50)

让学生尝试解答,教师巡视,参与学生的自主学习并寻找错例。 学生完成后集体交流,交流时让学生说说先算哪一步,再算哪一步。 3.归纳小结。

我们在计算混合运算时,一定要先分析,确定先算哪一步,再算哪一步。像这样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里,不管括号里是加、减法还是乘、除法,都要先算括号里面的。 三、反馈完善

1.完成教材第38、39页“想想做做”第1、2题。

让学生先用线画出每题应先算什么,再进行计算,最后集体交流订正。 2.完成教材第39页“想想做做”第3题。 (1)让学生说说每道题应先算什么,再计算。

(2)提问:变式和原题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 3.完成教材第39页“想想做做”第4题。 (1)让学生先读题,在列综合算式。

(2)学生交流汇报自主学习成果,交流内容包括:问题是怎么解决的,每一步列式的含义、列综合算式时应注意什么。

(3)教师适时评析错例(如综合算式时忘了加括号)。 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还有哪些疑问?

第四单元 混合运算

课题:练习五 第 4 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巩固对混合运算顺序的理解和掌握。

2.能通过列综合算式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巩固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教学难点:列综合算式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知识再现

谈话:本单元我们学习了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请同学们根据所学的知识,回答下面的问题。(课件出示)

在没有括号的混合运算中,要先算( )再算( );如果算式里有括号,要先算( )。 二、基本练习

1.完成教材第40页“练习五”第1题。 让学生直接把得数写在书上,集体订正。 2.完成教材第40页“练习五”第2题。

(1)先指名回答每道题的运算顺序,再让学生独立完成计算。 (2)比较每组题的运算顺序和计算结果,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3.完成教材第40页“练习五”第3题。

先指名回答每道题的运算顺序,再让学生独立完成计算,然后集体订正。 4.完成教材第40页“练习五”第4题。 让学生读题,找出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 引导:分析各题先求什么,再求什么。

先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么算的,然后全班订正,教师结合学生的错例适当追问。 5.完成教材第40页“练习五”第5题。

让学生先读题,理解题意,找出题中的数量关系,确定先算什么,再算什么,然后列式解答,指名汇报答案,教师适时作出评价。 三、综合练习

1.完成教材第40页“练习五”第6题。

(1)先让学生与同桌说一说每道题的运算顺序,再让学生独立计算。 (2)比一比每组题目的运算顺序和得数,说说发现了什么。

(3)小结:一个数连续减两个数,等于这个数减这两个数的和;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等于这个数除以这两个数的积。

2.完成教材第41页“练习五”第7题。 要求:不计算,比较两道算式的大小。 3.完成教材第41页“练习五”第8题。

让学生先独立完成,再集体订正,说说运算顺序。 4.完成教材第41页“练习五”第9题。 (1)让学生仔细读题,理解题意。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8+12 =12+8 =20(元) =20(元) (3)总结运算顺序。 出示:40÷5+12 12+40÷5 谈话:上节课我们学习的是含有乘法和加、减法混合运算,计算时要先算乘法,再算加、减法。今天的这两道算式是含有除法和加、减法混合运算,计算时应该先算什么? 明确:把乘法换成除法的,计算的时候也要先算除法,再算加、减法。 2.试一试。 出示题目,让学生先读题,理解题意,再列出综合算式,最后指名汇报交流。 学生列式:15-40÷5。 引导:在这个算式里,“40÷5”表示什么?(求一支钢笔的价钱) 追问:这道算式,既有减法又有除法,应该先算什么? (先算除法,再算减法) 指名板演: 15-40÷5 =15-8 =7(元) 三、反馈完善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