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2020新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教案

2020新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教案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3 22:48:51

引导学生看图,并说说从图中知道了什么,要求什么。

第(1)题组织学生直接计算,第(2)题先让学生讨论,再组织交流,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还有哪些疑问?

第二单元 千米和吨

课题:认识吨 第 2 课时

教学目标:

1.借助生活中的具体物体,感知和了解吨的含义,通过想象和推理初步建立1吨的概念,培养用吨这个单位估计物体质量的能力。

2.知道并掌握1吨=1000千克,学会吨和千克之间的换算方法。

教学重点:认识质量单位吨,知道1吨=1000千克,学会吨与千克之间的换算。 教学难点:建立1吨的质量概念,形成印象。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1.提问:我们已经学过哪些质量单位?(克、千克)它们之间的进率是多少? 师板书:1千克=1000克

2.谈话:同学们,课前老师请大家去观察和了解货车的载重量,谁愿意把你了解到的信息与大家交流?

课件出示教材第22页图片,提问:老师也搜集了一些这样的图片,码头上这些集装箱,火车皮所运送的都是很重的或大宗的物品,通常用什么作单位呢?(吨)明确:吨可以用字母“t”表示。

指出:计量大宗物品的质量,通常不用千克作单位。今天我们就一块学习另一个比千克还大的质量单位——吨。 二、交流共享

1.直观感知,初步认识吨。

(1)课件出示一袋100千克的大米。

谈话:一袋大米重100千克。你平常见过这样的一袋大米吗?提过它吗?提过的说说感受。 学生回答,交流感受。

课件演示,一袋袋地出示,学生跟着100千克、200千克地数,贴满10张。提问:每袋100千克,10袋多少千克?(板书:1000千克)

指出:1000千克就是1吨,即:1吨=1000千克。(板书:1吨=1000千克)

2.结合实际,进一步认识吨。

(1)师:课前我们测量了自己的体重,你的体重是多少?(指名回答) 教师请体重大约是25千克的同学站起来。

谈话:三年级的小学生大约重25千克,4个学生的体重约是100千克。

引导学生想象:如果把这4个学生都压在你身上,感觉怎么样?100千克重不重?想象一下,如果把40个学生全都叠在你身上,会怎样?1000千克重不重?

提问:估算一下,小组里所有同学的体重大约有多少千克?全班同学的体重呢?全班同学的体重相加,有1吨吗?

学生进行估算,并汇报。

(2)实物出示装有10千克水的水桶,指名上来掂一掂。

提问:觉得重吗?这是10千克的水,10桶这样的水是100千克,多少桶这样的水是1吨? (3)小结:称比较重的或大宗的物品,通常用吨作单位。 三、反馈完善

1.完成教材第22页“想想做做”第1题。

指导学生看图,让学生说说图中每种物体重1吨,各有多少?

总结汇报:一头牛重500千克,有2头牛刚好是1吨;一袋水泥重50千克,20袋水泥重1吨;一头猪重100千克,10头猪重1吨;一桶油重200千克,5桶油重1吨。

2.完成教材第22页“想想做做”第4题。

学生独立完成吨与千克的单位换算,交流时,说说自己思考的过程。 3.完成教材第22页“想想做做”第6题。

出示情境图,让学生观察,并说说从图中得到哪些信息。 提问:能用什么方法来计算? 学生完成后,展示学生的不同解法。 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还有哪些疑问?

第二单元 千米和吨

课题:练习三 第 3 课时

教学目标:

1.加强对千米和吨的认识,能利用它们之间的进率进行单位间的换算。 2.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掌握单位间的换算。

教学难点:联系生活实际,运用千米和吨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知识再现

1.提问:同学们,本单元我们学习了哪些长度和质量单位?(板书:千米 吨) 2.举例说明,在什么情况下使用千米?什么情况下使用吨? 3.小马虎写了一篇数学日记,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课件出示)

周末,我和小精明约好上动物园参观。我一起床就冲到卫生间,在牙刷上挤上2千克的牙膏开始刷牙,并洗了脸。妈妈给我准备了一杯250千克的牛奶和一个400千克的面包。我吃完早餐,来到动物园。动物园里的动物可真多呀!有重45吨的小羊,4千克的大象,80克的小熊猫,真可爱!我们还看见一辆满载约4克粮食的大货车正在动物园门口卸货呢!

引导:说一说,你觉得这篇日记可笑的地方在哪里?应该怎么改? 二、基本练习

1.完成教材第24页“练习三”第1题。

出示题目,让学生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单位,填完后让学生读一读,最后集体订正。 2.完成教材第24页“练习三”第2题。 (1)说一说:米和千米、千克与吨之间的进率。 师归纳:米和千米、千克与吨之间的进率都是1000。 板书:1000米=1千米 1000千克=1吨

(2)填一填:让学生将结果填入括号内。 3.完成教材第24页“练习三”第3题。

(1)让学生看图,读题。提问:从图中你了解到哪些信息?可以解决什么问题? (2)让学生依次解决教材上的问题。 4.完成教材第25页“练习三”第4题。

先出示图,让学生读题,并了解题中所提供的信息。再让学生列式,并说明列式的理由。 三、综合练习

1.完成教材第25页“练习三”第5题。

先让学生读题,然后指名口答,并让学生说说解题依据。 2.完成教材第25页“练习三”第6题。

先让学生看懂题意,了解题中所提供的信息,从不同的角度分析问题。然后让学生列式解答,再组织交流。

3.完成教材第25页“练习三”第7题。

先让学生读题,重点理解“动车从上海出发经过南京开往北京”指的是哪些路程。再让学生独立列式解答,最后组织交流,并让学生说出解决问题的过程。

4.完成教材第25页“练习三”第8题。

先让学生同桌之间交流课前了解到的黑龙江、黄河、长江和珠江的长度,并填写表格,再指名

汇报。

5.完成教材第25页“练习三”思考题。

让学生先独立思考,再小组交流,最后指名汇报结果。 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还有哪些疑问? 五、课堂作业 《补》

第三单元 解决问题的策略

课题:解决问题的策略——从问题想起 第 1 课时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学会根据题中的条件和问题,选择分析问题的思路,分析题目表示的数量关系,进而培养学生学会分析问题的能力。

2.使学生养成认真审题,自觉检验的良好习惯,发展学生连贯、有序、有层次的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如何从问题开始想,根据问题分析数量关系。 教学难点:根据问题分析数量关系。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谈话:同学们,你们有去过商场购物吗?

出示商场购物情境图,提问:如果你有100元,这些商品你想买什么?还剩多少元? 让学生观察画面,提出问题。 学生自由发言,教师适时启发引导。 二、交流共享

1.教学例1。

(1)出示教材第27页例1情境图。

谈话:小明和爸爸今天也到商场购物,它们带300元去运动服饰商店购物。他们可能买什么? 利用课件把画面集中放大到运动服饰和运动鞋的场景中,让学生认真观察画面。 提问:小明和爸爸买一套运动服和一双运动鞋,可能花多少元? 学生计算,并说出多种可能,教师相应板书。

明确:买一套运动服和一双运动鞋因为选择不同,有多种选法。购买不同价格的运动服和运动鞋,剩下的钱是不同的。

(2)出示问题:小明和爸爸带300元,买一套运动服和一双运动鞋,最多剩下多少元?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引导学生看图,并说说从图中知道了什么,要求什么。 第(1)题组织学生直接计算,第(2)题先让学生讨论,再组织交流,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还有哪些疑问? 第二单元 千米和吨 课题:认识吨 第 2 课时 教学目标: 1.借助生活中的具体物体,感知和了解吨的含义,通过想象和推理初步建立1吨的概念,培养用吨这个单位估计物体质量的能力。 2.知道并掌握1吨=1000千克,学会吨和千克之间的换算方法。 教学重点:认识质量单位吨,知道1吨=1000千克,学会吨与千克之间的换算。 教学难点:建立1吨的质量概念,形成印象。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1.提问:我们已经学过哪些质量单位?(克、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