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民办高校发展前景广阔
使命,作为私立大学的哈佛大学就是“教学制度文化”造就的世界一流大学。 民办高校具备这方面的条件,就现有情况来看,民办高校和政府的关系比较清晰,独立性和自主性比较强;民办高校没有庞大的管理层,没有冗员负担;民办高校普遍实行了真正的教师聘任制,学校与教师的责权利关系明了、简单;民办高校的市场意识和经营观念比较强,等等。因此,民办高校要充分利用已有的优势,大胆创新,要在建立优质高效的大学制度方面先行一步,积极探索我国建设现代大学制度的模式和方法。不然,随着公办高校深化改革,建立起现代大学制度之后,民办高校再来模仿,会增加转制成本、延长转制时间,难与公办高校展开竞争。
作为江苏省首家独立学院,今年太湖学院在校本科生将达到6000多名,正在向“万人高校”迈进。张保庆副部长面对如此情景发出感慨:“这几年,太湖学院办得很好。独立学院不仅办三本,还可以办二本,甚至可以办一本,关键看办学质量和特色。”
独立学院:依托母体,和谐共生 扬州大学广陵学院院长吴坚
独立学院是普通高校按新机制、新模式设立的本科层次的办学实体,其特点和优势在于既可以利用母体学校的师资、设备等优质教育资源、丰富的教育教学管理经验和品牌优势,又可以利用民营机制的活力降低办学成本,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和办学效益。
独立学院与母体学校血脉相连,唇齿相依。独立学院要依托母体学校办学,充分挖掘母体学校长期积淀的优质教育资源,以开放办学的理念实现跨越式发展。这几年,我们广陵学院不断加大资源整合力度,强化与母体学校扬州大学的资源优势的嫁接、辐射效应。
首先,建构独立学院与母体学校的资源共享机制。这既提高了母体学校优质
教育资源的使用效益,也化解了独立学院初创时期的办学困难,提高了独立学院的办学质量。
其次,建构母体学校的品牌延伸机制。在独立学院与母体学校之间架设了“高教立交桥”,独立学院的学生可以利用扬大校本部的设备和资源做实验、进行毕业设计、写作毕业论文。部分品学兼优的学生还享有免试保送扬州大学研究生的资格。这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力,也强化了学习氛围,促进了校园文化建设。 第三,建构和谐共生的发展机制。独立学院必须与母体学校建构和谐共生的关系,其发展战略必须建基于母体优势的嫁接。通过网络平台,保持与母体学校的信息传递和快速沟通,通过共建或有偿使用装备优良的实验室、图书馆,为学生提供优越的学习条件。脱离母体学校自搞一套,既不“经济”,也不现实。独立学院与母体学校的办学定位不同,建构和谐共生的发展机制,可以构成互补关系,形成与母体错位发展的办学特色和优势。
民办机制是活力之源 三江学院副院长叶俊
三江学院是江苏省第一所独立设置的民办普通高校,也是全国最早的四所民办本科高校之一。12年来,我院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专科到本科,走出了一条依靠办学积累逐步滚动发展的办学新路,我们认为,要办出有中国特色的民办高校,首先机制应该灵活一些。一、建设灵活的供求调节机制
我们始终将培养人才市场急需的专业和应用型人才作为发展方向,对于看准了的专业,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对于不适应市场需求的专业,毫不留情地予以调整。
二、建立强有力的质量保障机制
依靠准确的定位和先进的办学理念,占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制高点。我们的培养目标定位始终是社会需求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其特点是:“知识、能力、
素质?三维一体?,以能力见长”。知识重在新知识、实用知识和实践知识;能力重在学习能力、动手能力、合作能力、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素质重在科学素质、人文素质和身体素质。
三、建立科学的成本核算机制
实行基建后勤社会化,“借鸡生蛋”。三江学院从租借校舍和实验室起步。在基本建设中,采取吸引承建者垫付启动资金、向教职工借资、争取银行贷款等方法,解决了基建投入不足的问题。运用市场化的方法解决了后勤服务社会化的问题,既节省了人、财、物的投入,又达到了优质服务的效果。在实验室建设中,与世界著名企业联建了西门子自动化实验室,飞思卡尔单片机与数字信号处理实验室等等。还与摩托罗拉等十多家企业签署了产学研合作协议,积极利用校外资源,弥补校内资源的不足。
关于民办高校的可持续发展
无锡南洋职业技术学院院长曾红路
关于民办高校的可持续发展,南洋职业技术学院在以下几个方面狠下功夫: 第一:抓住机遇谋发展
在全省教育工作会上明确提出加快建设“教育强省”,率先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的战略方针。如何抓住这一机遇谋求发展,关键在于对学校发展的战略性选择要有前瞻性、要准确、要切合实际。
谋发展之一:要扬长避短谋发展之二:要错位思考谋发展之三:要打特色牌第二:深化改革促发展
民办高校是在我国市场经济深入发展、高等教育走向大众化的形势下应运而生的。因而从它诞生的那天起,就意味着不能完全沿袭公办高校办学的模式亦步
亦趋的发展,而是要在遵循高等教育发展规律的前提下,紧贴市场经济的发展、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按需培养人才,达到服务社会的目的。
改革之一:充分发挥激励机制的优势抓好两支队伍的稳定,使学院发展得到根本的保障。举措:按劳取酬,优劳优酬,低职高聘,以岗定编,择优晋级。 改革之二:在人才培养上,国际化、职业化、个性化。
改革之三:在管理体制上,对部门负责人实行企业的目标责任制,真正做到责任到人。
第三:注重内涵建设保发展
民办高校要做出品牌,关键在于要始终把办学质量放在第一位,充分保证学生学业有成,成为择业、就业、创业的成功者。
内涵建设之一:注重建设一支优秀的,结构合理的专职教师队伍 内涵建设之二:不断完善教育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内涵建设之三:注重文化校园的建设,在教学过程中始终贯穿人文素质和科学素质的培养。
民办高校如何塑造品牌 应天职业技术学院院长王薇
民办高校应面向市场需求设专业,根据培养目标设课程。为了使教育最大化地服务于社会,应天学院聘请校内外学术专家及科研、企事业单位的技术骨干组成专业指导委员会,在多次市场调研、充分论证的基础上科学地确立了专业招生计划。在课程设置上,民办院校应充分发挥出自身机制灵活的优势,根据高职培养目标,对传统的课程体系进行改革,加强应用能力和专业技能的培养。
对于任何一所高校来说,确保优质的教学质量,必须以拥有一支有实力的相对稳定的师资队伍为保障。为此,应天学院除了加强建立“专家治校,高水平任教”的合理师资结构外,还切实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培养,推行青年教师导师制和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