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统计学练习题2012.8.25
(A)各月产量 (B)各月人均利润 (C)各月平均工资 (D)各月储蓄余额
7.某单位四年管理费用的环比增长速度为3%,5%,8%,13%,则平均发展速度为 ( )
(A)43%?5%?8%?13% (B) (C)43%?5%?8%?13%-1 (D)
4103%?105%?108%?113% 103%?105%?108%?113%-1
48.某地99年GDP为2139亿元,若按年均增长9%的速度发展,GDP翻一番所需时间是 ( )
(A) 8.04年以后 (B)8.04年以内 (C) 11.11年以后 (D) 11.11年以内
9.某商店五年的营业额为:20万,30万,35万,45万,50万,则平均增长量为 ( ) (A)
3030 (B) (C) 54550?1 (D) 20450?1 20二、多项选择题:
1.以下命题正确的是 ( ) (A)时期数列中的各指标数值可以相加 (B)时点数列中的各指标数值可以相加
(C)时期数列中各指标数值大小与时期长短无关 (D)时点数列中各指标数值大小与间隔长短无关 (E)时点数列中各指标数值是通过连续登记取得的
2.以下命题正确的是 ( ) (A)定基发展速度等于相应各个环比发展速度的连乘积 (B)定基发展速度等于相应各个环比增长速度的连乘积 (C)定基增长速度等于相应各个环比发展速度的连乘积 (D)相邻两定基发展速度之商等于相应的环比发展速度 (E)相邻两定基增长速度之商等于相应的环比发展速度
3.逐期增长量与累计增长量的关系是 ( ) (A)逐期增长量之和等于累计增长量 (B)逐期增长量之积等于累计增长量
(C)相邻两累计增长量之商等于相应的逐期增长量 (D)相邻两累计增长量之差等于相应的逐期增长量 (E)相邻两累计增长量之积等于相应的逐期增长量
4.编制时间数列应遵循的原则有 ( ) (A)时期长短相等 (B)总体范围一致 (C)内容相同 (D)计算方法一致 (E)计量单位一致 5. 以下命题正确的是 ( ) (A)在计算平均发展速度时,若侧重考察最末一期水平,则应采用水平法 (B)在计算平均发展速度时,若侧重考察最末一期水平,则应采方程法
(C)在计算平均发展速度时,若侧重考察全期累计总量,则应采用几何平均法 (D)在计算平均发展速度时,若侧重考察全期累计总量,则应采方程法 (E)在计算平均增长速度时,若侧重考察全期累计总量,则应采水平法
6.下列属于时期数列的有 ( ) (A)历年的人均产值 (B)各月商品周转次数 (C)历年总产值
9
(D)历年销售收入 (E)历年职工人数
7.平均增长量是指 ( ) (A)逐期增长量之和/时间数列项数 (B)逐期增长量之和/(时间数列项数-1) (C)累计增长量/时间数列项数 (D)累计增长量/(时间数列项数-1) (E)累计增长量/逐期增长量的个数
8.具有不可加性的时间数列有 ( ) (A)时期数列 (B)时点数列 (C)相对数时间数列 (D)平均数时间数列 (E)分配数列 9.将不同时间上的数值加以平均所得的平均数是 ( ) (A)动态平均数 (B)静态平均数 (C)序时平均数 (D)平均发展水平 (E)一般平均数
10.用水平法求平均发展速度的计算公式有 ( ) (A)x?n?xi (B)x?i?1nnana (C)x?nR(R表示总发展速度) (D)x?n?1n a0a1(E)x??ai?1niao
三、计算题:
1.某彩电仓库4月1日有300台彩电,4月3日调出150台,4月6日调进200台,4月15日调出100台,4月22日调出120台,4月26日调进142台。试求该仓库4月份的平均库存量。
2.某商店有关资料如下: 商品销售额(万元) 月初商品库存额(万元) 1月 100 48 2月 159 52 3月 130 54 4月 140 50 试计算:
(1) 各月商品周转次数
(2) 第一季度平均每月的商品周转次数 (3) 第一季度商品周转次数
3.设有甲乙两个商店,甲商店有职工200人,乙商店有职工180人,有关销售收入资料如下(单位:万元):
年份 1998 1999 2000 甲商店 2000 2100 2240 乙商店 1620 1800 1890 要求:
(1) 根据销售收入的平均发展速度计算,多少年后乙店的人均销售收入能赶上甲店? (2) 假定那时甲店职工为210人,乙店职工为195人,则两店的销售收入各为多少?
10
4、现列示我国1988-1993年的社会商品零售总额资料如下,请把表格填满: 年份 社会商品零售总额(亿元) 增长量: 逐期 (亿元) 累计 发展速度: 环比 (%) 定基 增长速度: 环比 (%) 定基 增长1%的绝对值
5、已知某煤矿的1999年至2004年的采煤量:((结果保留1位小数)) 年份 产量(万吨) 1999 400 2000 420 2001 450 2002 478 2003 516.2 2004 552.3 1988 7440 1989 8101 1990 8300 1991 9416 1992 10994 1993 13593 1)计算1999年至2004年5年的产量的年平均增长量和年平均增长速度。 2)用最小二乘法配合产量的直线趋势方程。
3)分别用年平均增长量、年平均增长速度和直线趋势方程预测2006年的产量。 6、(1)在“十一五”规划中,政府为了缓解中国当前的能源约束,提出通过提高能源效率来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为此,我国制定了能源强度比“十五”期末降低20%的约束性指标,即每年降低百分之多少?
(2)浙江省作为全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省份,省委省政府都高度重视并确保完成节能减排工作。据统计,“十一五”前四年浙江单位GDP消耗下降17.3%,达到时间和目标进度要求,只要2010年完成到什么情况,就可以实现目标?
7.以下表中的季度资料为依据,利用移动平均趋势除法剔除法,分析该资料中各个季度的季节影响。
(1)采用移动项数为4项通过移动平均法求长期趋势。将计算过程列在表1。 (2)剔除长期趋势。并将结果列在表1,结果要求用百分数的形式。
表1 剔除长期趋势的计算表
季度 第1年第1季度 第1年第2季度 第1年第3季度 第1年第4季度 第2年第1季度 第2年第2季度 第2年第3季度 第2年第4季度 第3年第1季度
原始资料 200 50 10 400 210 60 20 410 220 11
第3年第2季度 第3年第3季度 第3年第4季度 70 30 420 (3)求季节比率。
(4)指出各个季度受季节影响的程度。 四、简答题
1、列举一个社会经济现象,试图说明其时间序列中所含的四种影响因素。 2、简述最小平方法原理及简单直线趋势方程中截距和斜率推导过程。
第五章 统计指数 课堂练习
一、单项选择题:
1、 指数按其所表明的经济指标性质不同,分为:
(A)个体指数和总指数 (B)数量指标指数和质量指标指数 (C)定基指数和环比指数 (D)平均指数和总指数 2、 编制数量指标指数时一般应以哪个做同度量因素:
(A)报告期的质量指标作同度量因素 (B)基期的质量指标作同度量因素 (C)报告期的数量指标作同度量因素 (D)基期的数量指标作同度量因素 3、 若同样多的人民币多购买商品3%,则物价:
(A)下降3% (B)上升3% (C)下降2.91% (D)不变 4、 编制单位成本指数时,同度量因素一般应采用:
(A)报告期销售量(B)基期销售量 (C)基期销售价格 (D)报告期销售价格 5、 指数按对象范围不同,可分为:
(A)个体指数和总指数 (B)数量指标指数和质量指标指数 (C)定基指数和环比指数 (D)平均指数和综合指数 6、 最常用的加权调和平均数是:
(A)kqkpq???pqq0000 (B)kppq??1?kpq00q11
00(C)kp??pq1?kpq00p (D)kp?00?pq1?kpqp
117、 以某一固定时期作分母而计算出来的指数是:
(A)环比指数 (B)定基指数 (C)数量指标指数 (D)质量指标指数 8、
?qp??qp1000表示:
(A) 由于价格变动引起的产值增减数 (B) 由于价格变动引起的产量增减数 (C) 由于产量变动引起的价格增减数 (D) 由于产量变动引起的产值增减数
9、 某企业销售额增长了5%,销售价格下降了3%,则销售量:
(A)增长8% (B)增长1.94% (C)增长8.25% (D)增长1.85%
10、编制质量指标指数时,一般应以:
12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