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2019-2020年高考物理考前三个月:专题5-功和能(含答案)
(3)物块A返回到圆形轨道的高度;
(4)若仅调节PQ段的长度L,当L满足什么条件时,A物块能返回圆形轨道且能沿轨道运动而不会脱离轨道? 答案 见解析
解析 (1)物块A在传送带上受重力和摩擦力的作用做加速运动,求得:a=g 据运动学公式得v2=2aL0,解得:v=v0=6 m/s
1
(2)以物块A为研究对象,从传送带底端运动到P的过程中,由动能定理得:-μ2mgL=mv2
211-mv2 20
代入数据解得:v1=42 m/s 1
(3)A反弹速度v2=v1=22 m/s
2
2
A向右经过PQ段,由v23-v2=-2μ2gL
代入数据解得速度:v3=2 m/s
1A滑上圆形轨道,由动能定理得:-mgh=0-mv2
23可得,返回到圆形轨道的高度为 h=0.2 m=R,符合实际.
(4)物块A以v0冲上PQ段直到回到PQ段右侧,
2
据牛顿运动定律得:v1-v20=-2μ2gL′
1v2=v1
2
2
v23-v2=-2μ2gL′
联立可得,A回到右侧速度
2
52v0
v3=-μ2gL′=(9-5L′)(m/s)2
42
要使A能返回右侧轨道且能沿圆形轨道运动而不脱离轨道,则有:A沿轨道上滑至最大高度h时,速度减为0,则h满足:0
联立可得,1 m≤L′<1.8 m
综上所述,要使A物块能返回圆形轨道并沿轨道运动而不脱离轨道,L满足的条件是1 m≤L<1.8 m.
专题综合练
1.如图14所示,一小球从高h处自由下落进入水面,若小球在水中所受阻力为F=kv2,且水足够深,则( )
图14
A.h越大,匀速时速度v越大
B.h变大,小球在水中动能变化一定变多 C.h变小,小球在水中动能变化可能变多 D.小球在水中刚匀速的位置与h无关 答案 C
解析 当重力、浮力和阻力相等时,小球做匀速运动,有mg=F浮+kv2,浮力是定值,可知匀速运动的速度是一定值,故A错误;若小球进入水中做加速运动,由于匀速运动的速度一定,高度h越大,进入水中的速度越大,则动能变化越小,若小球进入水中做减速运动,由于匀速运动的速度一定,高度h越大,进入水中的速度越大,则动能变化越大,同理,当h变小时,在水中的动能可能变多,可能变小.故B错误,C正确;小球匀速运动的速度是一定值,但是开始匀速运动的位置与h有关,故D错误.
2.如图15所示,可视为质点的小球以初速度v0从光滑斜面底端向上滑,恰能到达高度为h1
的斜面顶端.下图中有四种运动:A图中小球滑入轨道半径等于h的光滑管道;B图中小球
21
系在半径大于h而小于h的轻绳下端;C图中小球滑入半径大于h的光滑轨道;D图中小球
21
固定在长为h的轻杆下端.在这些情况中,小球在最低点的水平初速度都为v0不计空气阻力,
2小球不能到达h高的是( )
图15
答案 B
解析 图A中小球到达最高点的速度可以为零,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得:mgh+0=mgh′+0,则h′=h,故A正确;绳球模型中,小球在最高点的速度不可能为零,故小球不可能到达h高的位置,否则机械能增加了,矛盾,故B错误;图C中小球到达最高点的速度可以为零,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得:mgh+0=mgh′+0,则h′=h,故C正确;杆模型中,小球到达最高点的速度可以为零,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得:mgh+0=mgh′+0,则h′=h,故D正确. 3.如图16甲所示,质量m=1 kg的物块(可视为质点)以v0=10 m/s的初速度从粗糙斜面上的P点沿斜面向上运动到达最高点后,又沿原路返回,其速率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已知斜面固定且足够长.不计空气阻力,取g=10 m/s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图16
A.物块所受的重力与摩擦力之比为3∶2
B.在t=1 s到t=6 s的时间内物块所受重力的平均功率为50 W
C.在t=0到t=1 s时间内机械能的变化量大小与t=1 s到t=6 s时间内机械能变化量大小之比为1∶5
D.在t=6 s时物块克服摩擦力做功的功率为20 W 答案 C
解析 由题图乙知,物块上滑的加速度a1=10 m/s2;下滑的加速度a2=2 m/s2;由牛顿第二mg定律可得:上滑时,mgsin θ+f=ma1;下滑时,mgsin θ-f=ma2,联立解得:sin θ=0.6;f5
=,选项A错误;根据速度-时间图像与坐标轴围成的面积表示位移得:1~6 s内的位移x21mgxsin θ=×5×10 m=25 m,则t=1 s到t=6 s的时间内物块所受重力的平均功率:P==2t10×25×0.62
W=30 W,故B错误;物块所受的摩擦力f=mg=4 N,则t=6 s时物块克服摩55
擦力做功的功率P=fv=4×10 W=40 W,故D错误;因为物块机械能的变化量等于克服阻力做功的大小,所以在t=0到t=1 s时间内机械能的变化量大小ΔE1=fx1,t=1 s到t=6 s时间内机械能变化量大小ΔE2fx2,则
ΔE1fx151
===,故C正确. ΔE2fx2255
4.如图17所示,甲、乙两传送带与水平面的夹角相同,都以恒定速率v向上运动.现将一质量为m的小物体(视为质点)轻轻放在A处,小物体在甲传送带上到达B处时恰好达到传送带的速率v;在乙传送带上到达离B处竖直高度为h的C处时达到传送带的速率v,已知B处离地面的高度均为H.则在小物体从A到B的过程中( )
图17
A.小物体与甲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较小 B.两传送带对小物体做功相等 C.两传送带消耗的电能相等 D.两种情况下因摩擦产生的热相等 答案 AB
解析 根据公式v2=2ax,可知物体加速度关系a甲 vt1Hvt1Hv2甲图中:=,Q甲=f1x1=f1(vt1-)=f1,f-mgsin θ=ma1=m 2sin θ2sin θ1H 2·sin θH-hv2 乙图中:Q乙=f2x2=f2,f-mgsin θ=ma2=m sin θ2 H-h2·sin θ 11 解得:Q甲=mgH+mv2,Q乙=mg(H-h)+mv2,Q甲>Q乙,故D错误; 22 根据能量守恒定律,电动机消耗的电能E电等于摩擦产生的热量Q与物体增加的机械能之和,因物体两次从A到B增加的机械能相同,Q甲>Q乙,所以将小物体运至B处,甲传送带消耗的电能更多,故C错误.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