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2019素质教育义务教育与大众数学关系的思考语文
3、义务教育初中数学教学《大纲》是教学的指南,必须认真地研读和理解它,准确地把握教学的尺度。根据《大纲》精神,深入了解义务教育新教材的编写意图,这是非常重要的,只有这样才能摆脱过份强调纯演绎数学的内容和旧教学方法的模式,探索“大众数学”教育实践的新路子。
最后,还谈几点值得说明和探讨的问题。
1、我们强调义务教育首要的和基本的目的,倡导“大众数学”教育新思想,并不排除在义务教育阶段对部分学生的“因材施教”,“英才教育”。相反地也需要重视,这也是完整落实《大纲》的体现,只有这样才是既能培养未来合格的劳动者,又为未来造就一流的杰出的高层次专门人才,真正的拥有21世纪。但义务教育的基本目的不能改变,必须放在首位和突出位置。
2、当前实现义务教育的目标,探索21世纪“大众数学”教育改革的新路子,一个至关重要的约束条件是升学考试问题。首先我们肯定,不管是义务教育还是其他阶段教育,衡量是否合格,还是要用考试这把尺子来量的(至少目前如此),废除是不现实的,问题是怎么考?考哪些问题?能否建立一种新的考试机制,既有利于“素质教育”,又不影响“升学”选拔人才,既符合义务教育的精神,又为家长乃至社会接受和认可。就高考问题,两年前就有不少专家建议,
第 9 页
对于学校不以升学率为考核指标,而将升学准备交给社会,这样做有利于促进素质教育的转变,对全面提高数学教育质量有利,而且大大减轻了学校和教师的压力。据报载:上海今年4.7万应届高中毕业生高考报名将不再由学校组织,而直接由其户口所在地区的招生办负责。考生高考成绩,录取通知书直接寄给考生本人。此举实为解放学校、教师、学生、家长的明智之举。它为学校摆脱高考升学率的沉重压力,提供了一个较好的外部环境,客观上消除了各中学排列名次的条件。上海在高考与会考脱钩,改革考试机制方面迈出了大胆的一步,我想如果得到家长和社会的认可和支持,这不失为教育改革中走出了非常重要和关键的一步。由此联想,中考也是制约义务教育中“素质教育”的关键一环,中考与毕业考脱钩,实行升学考试从学校与社会化分离的办法,这也许不失为一个可供选择的可行的改革措施。由于高考、中考涉及到社会千家万户,触一发而动全身,理应考虑周全。 3、以大众数学为指导思想,面向21世纪数学教育改革,数学该不该面向大众?能不能面向大众?如何面向大众?这是一个很值得探讨的课题。面对基础教育轰轰烈烈的教育改革,作为师范院校面临着如何适应和更新观念的问题,无论是从办学的指导思想、教学的方法、教材的内容和课程的设置等方面,如何作出相应的调整?如何为21世纪基础教育培养合格的人才?这将是师范院校面临的新的研究课题。
第 10 页
第 11 页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