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BOPPPS模式课堂教学有效性分析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BOPPPS模式课堂教学有效性分析
作者:农建诚
来源:《广西教育·C版》2018年第11期
【摘 要】本文从教学目标、教学要素、师生参与互动式教学、教学环节、教学手段等方面分析BOPPPS模式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论述采用BOPPPS模式开展课堂教学改革的措施:更新教学观念,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和教学目标导向原则;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及多种教学组织形式,实现信息技术和翻转课堂教学的有机结合;提高课堂教学的师生互动参与程度,避免陷入课堂教学形式主义误区;借鉴BOPPPS模式探索我国师资培训体系,提高教师信息化课堂教学的应用水平。
【关键词】建构主义; BOPPPS模式; 课堂教学; 教学有效性; 教学设计; 翻转课堂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8)11C-0052-03
当前,我国高职教育教学改革正面临着全面跨越式发展的重要阶段,诸多教育界专家学者面对新的教育形势和现代教育信息技术进行各种有益的探索,提出了很多新的教育理念和教学观点,例如微课、慕课和翻转课堂等,有效地推动了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然而,我国教学改革目前尚未形成统一有效的教育理念和普遍适用的教学模式加以实施和推广。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是以学习者的自主学习作为整个教学设计的核心内涵,是学习行为主义发展到学习认知主义后的进一步高级形态,本质上是强调注重学习的主动性和教学设计的有效性。它可以作为教育基本理论指导教学工作。BOPPPS教学模式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互动交际学作为核心,实施课堂导入、课堂目标、课堂前测、课堂教学、课堂后测和课堂总结六个教学环节,特别强调有效的课堂教学设计,注重学生自主学习和师生共同参与,及时收集反馈信息调整教学策略。实践表明,该模式能够明显提升课堂教学质量,达成学习目标,获得师生的广泛认可。我国的高职教育教学改革可以借鉴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BOPPPS教学模式,综合采用多种教学技术和手段来实施组织开展各项课堂教学活动,注重师生深度参与互动式教学和学生信息反馈,从而进一步改变教学策略和方法,逐步探索出适合我国高职教育现状的教育理论和教学模式,最终实现我国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跨越式发展。
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发展概述及其主要观点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主要源于皮亚杰(Jane Piage)和维果斯基(Lev Vygotsky)对个体认知发展结构教育理论的研究结果。皮亚杰最早提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观点,他认为:“个体的认知结构是通过‘同化’(Assimilation)和‘顺应’(Accommodation)而不断调整自身图式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