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2014年利辛高级中学高二政治学案9293(有答案)

2014年利辛高级中学高二政治学案9293(有答案)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26 0:03:46

利辛高级中学高二政治学案(92)

撰写人:韩 庚

第十一课 寻觅社会的真谛 《社会发展的规律》预习案

【学习目标】

1、识记: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社会基本矛盾运动规律;社会发展的总趋势 2、理解:马克思主义以前的社会历史理论的局限性;社会生活的本质上是实践的;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

3、运用: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辨证关系的原理,分析说明虚幻、歪曲的社会意识也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原理,分析说明我国的精神文明建设;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辨证关系的原理,分析说明我国的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改革;社会基本矛盾理论,分析说明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 【学习重难点】

教学重点: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辨证关系 教学难点:社会基本矛盾运动

【自主学习】 (基础梳理)

一、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

1.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

(1)社会存在 人们的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 。 的变化发展决定着 的变化发展。

(2)社会意识具有 性:社会意识有时会 于社会存在,有时又会 于社会存在而变化发展。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的发展起 作用,先进的社会意识可以正确地预见社会发展的方向和趋势,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 作用。

2.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 的。马克思主义的 是辨证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基本观点。 二、社会基本矛盾运动

1.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人们在生产活动中形成的决定着社会的性质和面貌, 的变革决定社会形态的更替。 2.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关系:

(1)生产力的状况 生产关系的性质。

(2)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 ,当生产关系 生产力发展状况时,它对生产力的发展起推动作用;当生产关系 生产力发展状况时,它对生产力的发展起阻碍作用。 3.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 (1)经济基础 上层建筑。

(2)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 。当上层建筑 经济基础状况时,它促进经济基础的巩固和完善;当它 经济基础状况时,会阻碍经济基础的发展和变革。

4.人类社会基本矛盾: 和 的矛盾, 和 的矛盾,是贯穿人类社会始终的基本矛盾。 5.社会普遍规律: 一定要适合 状况的规律, 一定要适合 状况的规律,是在任何社会中都起作用的普遍规律。 三、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

1.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是 、 ,发展的过程是 。

2.社会发展的实现方式:社会发展是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中,在

1

的不断解决中实现的。 (1)在阶级社会里,社会基本矛盾的解决主要通过 实现的,它是推动阶级社会发展的 。 (2)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 性的矛盾,不是通过阶级斗争去解决,只能通过社会主义的 、 加以解决。 是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自主思考) 1.判断:错误的社会意识不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 ) 2.判断:社会意识促进社会存在不断向前发展。( )

3.思考:有人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因此,有了经济的快速发展,就会立刻带来精神生活水平的提高。

4.判断:社会基本矛盾就是社会主要矛盾。( )

【课堂探究学案】

探究一:

“失足,你可能马上站立;失信,你也许永远难挽回”。诚实守信是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也是现代文明的基石,它关系着个人的生存和国家的发展。近年来,各地都着力梳理“诚信为荣,失信为耻”的城市社会风气,打造“信用城市”的品牌,并突出“诚实守信”的主题,深入进行诚信经营、信守合同、服务优质等方面的教育。

运用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说明为什么要树立“诚信为荣,失信为耻”的社会风气,打造“信用城市”的品牌?

探究二:

十二五期间,我国继续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探究思考:运用所学哲学知识分析为什么要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知识体系建构】

2

利辛高级中学高二政治学案(93)

撰写人:韩 庚

第十一课 寻觅社会的真谛 《社会发展的规律》检测案

1.下列选项中全部属于社会意识的有( )

A、邓小平理论、 “三个代表”的思想、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文艺 B、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自然地理环境、艺术

C、人才战略、宗教信仰、生产力、生产关系 、以人为本、诚实守信 D、以德治国、依法治国、科教兴国、新发展观、新安全观、民主政治

E、洋货、麦当劳、肯德基 、洋节、情人节、圣诞节、另类的生活方式、生活情趣 、消费文化.

2、社会生活的本质是

A、社会意识 B、社会存在 C、人的思维和人的行为的组合 D、实践

3、“如果上帝的观念是鸟类创造的,那么上帝一定是长着羽毛的动物;假如牛能绘画,那么它画出来的上帝一定是头牛。”该观点说明了 A、动物也有意识 B、上帝是人脑自生的

C、有什么样的上帝就有什么样的上帝观念 D、上帝观念是对现实世界的反映

4、在1978年世界上第一例“试管婴儿”在英国出生时,整个世界争论不休,“不合伦理”的诅咒声一度铺天盖地。目前,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试管婴儿”已经是很正常的事。人们观念的变化说明了 A、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B、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C、社会存在的性质决定社会意识的性质

D、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发展

5、在新时期,我们把科学发展观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将其写入宪法,以更好的加强党的建设,增强党的领导执政能力,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这主要体现了 A、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B、社会意识反映社会存在

C、社会意识能反作用于社会存在 D、社会意识有先进与落后之分

6.幸福感是人们对生活满意程度的一种心理体验,它以一定的物质财富为基础,但现实生活中,幸福感的提升与物质财富的增加并不一定同步。这说明 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②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③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促进作用 ④社会意识的变化独立于社会存在的变化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7、新时期我国农村改革是不断总结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展开、递次推进的,它经历了从“大包干”到税费改革,再到包括乡镇机构和管理体制等在内的综合改革过程,从而大大促进了我国农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我国农村改革带来经济和社会发展所包含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有

①生产关系必须适合生产力状况

3

②生产方式变革社会性质的变化 ③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动力

④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状况就能促进生产力发展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8、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渊源于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反映了社会主义经济和政治的基本特征,又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它为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上述材料是如何体现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辩证关系的?

9.人大委员长庄严宣告:一个立足于中国国情和实际、适应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需要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国家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的各个方面实现有法可依。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形成,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史上的重要里程碑,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用社会发展的规律知识分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的重大意义

4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利辛高级中学高二政治学案(92) 撰写人:韩 庚 第十一课 寻觅社会的真谛 《社会发展的规律》预习案 【学习目标】 1、识记: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社会基本矛盾运动规律;社会发展的总趋势 2、理解:马克思主义以前的社会历史理论的局限性;社会生活的本质上是实践的;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 3、运用: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辨证关系的原理,分析说明虚幻、歪曲的社会意识也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原理,分析说明我国的精神文明建设;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辨证关系的原理,分析说明我国的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改革;社会基本矛盾理论,分析说明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 【学习重难点】 教学重点:社会存在与社会意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