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material - studio个人经验
点caculate
就ok了
24、问:如何将MS的car文件装换为xyz文件, 坐标比较多。 答:利用MS的 Export 输出为mol 格式的文件 然后利用Hyperchem打开上面的输出文件 另存为xyz文件即可
25、Dmol计算的频率如何看明白啊?
偶用Dmol3算体系的能量,算了其频率,输出文件中一大堆数据看不懂都是什么啊?哪里有详细说明吗?help里好象没有啊。不知道
有这方面的文献吗(中文最好)?请高手们指教啊! 答:性质中频率是算声子的。
最后给出的振动模式 vibrational mode
输出文件主要看outmol文件,文件最后部分有振动频率的数据
如果不是周期体系,且假设体系有N个原子,则给出3N-6个振动频率
其中正值表示稳定振动,负值(虚频)表示不稳定振动,即振动将导致体系能量下降 如果是晶体则有3N个振动频率,其中有3个为刚性振动,频率接近0,表示所有原子沿着相同方向振动。除了振动频率的数值(振模频 率),还有振动的本征矢,每一个频率对应一组本征矢,本征矢表示原子的振动方向(x,y,Z)和幅度。
当发现晶体具有虚频的时候,那么原子按照本征矢方向振动,体系能量下降,会导致结构相变发生。 注意,dmol振动性质的计算并没有考虑电场和原子位移的耦合作用,没有考虑LO和TO分裂,而且对于晶体而言只能算布里渊区G点的 振动频率,而不能计算其他点的振动频率。
完毕
26、问:在计算的过程中CPU利用率变为0,重启以后任务还显示再计算,单CPU 利用就是0,再开始新的任务利用率就不是0 了,这 是为什么?怎么解决阿?谢谢了! 答:虽然软件界面显示在run,但此乃假象也!!cpu为0肯定是没算了。之所以还显示在算,主要原因是你的内存可能不够用了,电 脑不能正确反应实际情况而已。
正常现象,如果交个作业,然后把进程杀了,还显示正常运行,但是运行无法结束 也没有结果。所以看作业是否运行,不单单得看网关的运行状态,还得看cpu的利用率 还有两种可能
第一:就是算完了,网关的内容却没有下载到本地目录。
比如,交一个作业到服务器,算完以后,服务器的cpu利用率变为0,然后
由于网络原因,服务器数据往回传输的时候突然断网,这样可能数据就无法传回来了
由于传送指令发过一次以后,服务器相关的数据目录就发生变化,因此,在网络好的时候选择achieve,可能数据仍是不完整的。
第二:交完作业以后,网络就断了,在这个过程中作业因很多原因死了,cpu利用率为0,此时如果网络好了,在连接服务器,状态不
是完成状态,所以可能一直是runing状态,因此不会有结果。 如果服务器和客户端是一个机器,也可以发生第二种情况。
27、请问:
在CASTEP计算中,k point设置不同,对计算结果有什么影响? k point设置表示什么?
如设置为4乘4乘4,和设置成9乘9乘6有什么不同,区别在哪?
答:很难一般地回答,只能给出一般建议。注意:一定要检查k网格,首先用较粗糙的网格计算,接下来用精细的网格计算。通过比
较两次的结果,决定选用较粗糙的网格,或是继续进行更精细网格的计算,直到达到收敛。金属体系需要精细的网格,绝缘体使用很
少的k点通常就可以。小单胞需要精细格点,大单胞很可能不需要。因此:单位晶胞内原子数很多(比如40-60个)的绝缘体,可能仅
需要一个(移动后的)k点。另一方面,面心立方的铝可能需要上万个k点以获得好的DOS。对于孤立原子或分子的超晶胞,仅需要在
Gamma点计算。对于表面(层面)的超晶胞计算,仅需要(垂直于表面)z方向上有1个k点。甚至可以增加晶格参数c,这样即使对精
细格点,沿z方向上也只产生一个k点(产生k点后,不要忘记再把c改回)。 k点主要是用来积分计算用的
例如对于连续的波函数,实际的计算是无法采用基于函数的表达式进行计算,而是基于离散数据进行计算,所以需要将空间进行划分 ,如果空间中的离散点划分得越细,那么最后通过数值积分得到的结果就越接近体系的真实情况,如果空间的划分越粗糙,计算的结
果越不准确。k点面实际上就是在倒易空间按照a,b,c三个方向进行划分
因此用三个数值表示k点面,第一个数值越大,说明沿着a方向的数值积分点数越多,计算精度越高。在实际计算中,需要进行测试, 一般是逐渐增加k点数,计算能量收敛曲线。
对于表面相关计算,k点面中第三各数值往往取较小,一般为1或2,就是不考虑z轴方向上的周期性。 28、请教:
运行DPD模块,如果运行了1000步,结束后,想继续运行下1000步,怎么办? 是要重新setup中,设定2000嘛?有办法让他在1000步基础上继续运算嘛? 答:Restarting a DPD run
At the end of a DPD run and at specified intervals during the run, DPD saves a restart data file, .Dpd_rst. This
file is downloaded at the end of the run and contains the positions and velocities of all the beads. It enables you
to restart the simulation from part way through or at the end of the previous DPD run. To restart a simulation
1. Select the mesoscale trajectory document from the run you wish to restart.
2. Choose Modules | DPD | Calculation from the menu bar.
3. Load the parameters from the run you wish to restart, by double-clicking on the associated Settings file
in the Project Explorer.
4. Check Restart.
5. On the Setup tab, choose whether to Reinitialize averages. 6. Change the length of the run.
Note. The time step counter is not reset between simulations. Therefore, the restarted DPD simulation will run for
the Number of steps specified on the Setup tab less the number of steps already completed.
7. If desired, specify new output options, simulation conditions and interaction parameters. 8. Press Run.
Note. The Restart checkbox is enabled only if a restart file is present. However, this file cannot be seen in the
Project Explorer window. You can use the Windows Explorer to verify that the file exists.
Note. When you restart a simulation you can modify some parameters such as the length of the run, output period
options, simulation conditions, interaction parameters, etc. However, others, such as simulation cell size, grid
spacing, cell contents, etc., must remain the same as they were before the restart. These options are disabled when Restart is checked. 勾选 restart
在点中最后那个.xtd图形文件的条件下,run 你举的例子应该把步数改为 2000 29、求教CASTEP中几何优化问题
1. 几何优化可以在多大范围内改变原子的位置啊?感觉每次优化后的位置调整不是很多啊?
2. 大家在算能带和态密度的时候的时候是用单点能计算给出能带还是几何优化给出能带啊?
另请问WINDOWS版的KEY和LINUX版的KEY能不能混用 求一个MATERIAL STUDIO 4.0的LINUX版本的KEY一个 QQ29988789 十分感谢 答:问题1
几何优化的目的是寻找压力最小的几何结构,原子位置改变不多是因为你建的构形比较合理,比如直接从软件数据库中导入的结构在
0压力下改变很小,如果加个压力就会变化大一些。
问题2
一般都是优化的时候算,如果你想算特定构形的能带或其它性质,就可以用单点能; 30、请问CASTEP计算氧化物磁性,例如CuO的,Modify--------Spin里怎么设置? Dmol 计算自旋设置时,Multiplicity设置为Auto是系统自动寻找自旋多重度 吗?Multiplicity是设置Auto好,还是设置具体的值好?
答:Multiplicity设置为Auto是系统自动寻找能量最低、最稳定的自旋多重度 31、请教关于MS castep的几个问题
希望各位大侠帮忙,
1 计算表面过程中,计算成功,但是castep结果中提示 ------------------------------------------------------------------------ <-- SCF
SCF loop Energy Fermi Energy gain Timer <-- SCF energy per atom (sec) <-- SCF ------------------------------------------------------------------------ <-- SCF
Initial -1.24983546E+004 5.76278315E+001 55.44 <-- SCF
1 -1.59703259E+004 -1.69750335E+000 2.89330938E+002 197.97 <-- SCF
Warning: There are no empty bands for at least one kpoint and spin; this may slow the convergence and/or lead to an
inaccurate groundstate. If this warning persists, you should consider increasing nextra_bands and/or reducing
smearing_width in the param file. Recommend using nextra_bands of 11 to 24.
2 -1.62762609E+004 -6.23532889E+000 2.54945870E+001 356.62 <-- SCF
Warning: There are no empty bands for at least one kpoint and spin; this may slow the convergence and/or lead to an
inaccurate groundstate. If this warning persists, you should consider increasing nextra_bands and/or reducing
smearing_width in the param file.Recommend using nextra_bands of 11 to 24.
2 要在表面上吸附小分子,如H2 ,或者CO,可以选择不同的位置,比如top, bridge, 等,但是如何确定具体每个原子的position?
直接根据原子半径按照几何知识来计算吗?另外在计算表面吸附total energy的时候,是否选择上\
如果不选择,就应该是每个原子的位置保持固定,那么如何知道所确定的吸附原子的位置是对的呢?
3 进行计算时选择上\polarized\对于不同元素,其参数如何设置?\pin\和\。
答:A、你把empty band里的空带数目增加试试或者减少smearing 的数值,这两个办法都可以增加精度。
你先把晶胞优化完成后再算吸附,只是注意两次计算所用方法要一致。确定原子的position是要根据能量高低来确定。
B、第一个文标题: 从他提示的关键词来看 NEXTRA_BANDS
This keywords controls the number of extra bands in addition to the number of occupied bands. These extra bands are
necessary for metals or finite temperature insulators. The default value for this parameter is 0. SMEARING_WIDTH
This keyword determines the width of the Fermi-surface smearing if the system is being treated as a metal.
因为不知道你的具体物质,所以我猜测有两种情况,一是你的结构有问题。二是因为你的结构的特殊性,所以你默认的设置计算是不
可信的,就如提示而言。如果你的结构没问题,你可以按照提示调整一下参数算一算。 .param为后缀名的文件里,有以上两个参数,你打开调整一下,然后计算你调整后的文件,就是点Files,然后Run Files。如果你调
整后没有提示,就说明你的结构需要调整参数。 第二个问题
原子在表面吸附就那么几种位置,你都要计算试一试,找到能量最小的吸附位置。至于吸附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