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2019-2020学年南京市建邺区中考物理一模试卷(有标准答案)
...
【考点】机械效率的计算;杠杆的平衡条件;有用功和额外功;功率的计算.
【分析】(1)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F1L1=F2L2可以求出作用在车把上竖直向上的力的大小;先判断独轮车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和阻力臂的大小关系,再判断它是属于哪种类型的杠杆; (2)由图知,使用滑轮组承担物重的绳子股数n=2,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s=2h;根据公式W有用=Gh可求出有用功;根据公式W总=Fs求出总功,已知拉力做功时间,由功率公式可求出拉力的功率;利用效率公式求出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解答】解:
(1)由图可知,动力臂为0.3m+0.9m=1.2m,阻力臂为0.3m, 由FL1=GL2可得: F×1.2m=1200N×0.3m, 解得: F=300N;
因为独轮车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所以是省力杠杆; (2)有用功的大小:W有用=Gh=200N×2m=400J;
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s=2h=2×2m=4m,拉力做的总功W总=Fs=125N×4m=500J, 拉力的功率P=
=
=125W,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η=
×100%=
×100%=80%.
故答案为:(1)300;省力;(2)400;125;80%.
【点评】此题中主要考查了杠杆平衡条件的应用、功、功率、机械效率的计算,搞清各力与距离之间的对应关系,熟练运用相关公式是解决此题的关键.
16.图甲为某兴趣小组制作的“神奇转框”,转框的上部中央与电池正极相连,下部紧贴在与电池负极相连的柱形物两侧,该转框可以绕电池及柱形物持续转动.在转动过程中,能量转化
...
...
是 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柱形物应具有较好的导电性和 磁性 (填物理属性).图乙所示的四个实验中,能说明该神奇转框工作原理的是 A .
【考点】磁场对通电导线的作用.
【分析】本实验利用了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的原理,因此,要有磁场的存在,同时还要有电流的存在.这一过程中,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解答】解:(1)金属线框绕电池转动过程中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2)在实验中,圆柱形物体提供了磁场,同时还是电路的一部分,因此,它具有导电性和磁性.
(3)在本实验中,铜线框之所以能够转动,是由于通电线框在磁场中受力,同电动机的原理相同.
A、是电动机的原理图,是根据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到力的作用做成的,故A正确; B、是发电机的原理图,是根据电磁感应现象制成的,故B错误; C、是奥斯特实验,说明电流的周围存在磁场,故C错误; D、是电磁铁的原理图,故D错误; 故答案为: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磁性;A.
【点评】了解实验装置的结构,明确其工作原理,再进一步确定其性质和能量转化,是解答的关键.
17.2015南京国际马拉松赛11月29日上午开跑,来自20多个国家的跑友一起进行了体力与毅力的角逐.
(1)有的运动员戴着智能运动手环来记录运动情况.以佩戴者手腕为参照物,手环是 静止 (选填“运动”或“静止”)的;手环是利用蓝牙技术通过 电磁波 向手机发送数据的. (2)参加一次马拉松长跑,身体消耗的能量约为1.26×107J,这些能量相当完全燃烧 1.05 kg的干木柴放出的热量;若这些能量全部被100kg、20℃的水吸收,可使水温升高 30 ℃.[c
水
=4.2×103J/(kg?℃),q干木柴=1.2×107J/kg].
【考点】参照物及其选择;电磁波的传播;热平衡方程的应用.
...
...
【分析】(1)研究物体的运动情况时,首先要选取一个物体作为标准,这个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研究对象的运动情况是怎样的,就看它与参照物的相对位置是否变化.由此来解答第一个空.
微波是指频率为300MHz﹣300GHz的电磁波,WiFi在2.4Ghz频段工作,属于微波. (2)利用公式Q=qm的变形公式,可求出燃烧木柴的质量,根据热量的计算公式计算出水的温度. 【解答】解:
(1)以佩戴者手腕为参照物,智能运动手环相当于手腕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智能运动手环是静止的;
智能运动手环还是通过电磁波以无线的方式向手机发送运动的统计数据. (2)由公式Q=qm得,需要完全燃烧木柴的质量: m==
=1.05kg.
可使水升高的温度为:由Q=cm△t得 △t=
=
=30℃;
故答案为:(1)静止;电磁波;(2)1.05;30.
【点评】一个物体的运动状态的确定,关键取决于所选取的参照物.所选取的参照物不同,得到的结论也不一定相同.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此题还考察了热量的计算,难度不大.
18.小明用手将质量为150g、体积为1.6×10﹣4m3的苹果浸没在水中时,苹果受到的浮力为 1.6 N.松手后苹果将 上浮 (选填“上浮”、“下沉”或“悬浮”),最后静止时,苹果受到的浮力是 1.5 N. 【考点】浮力大小的计算.
【分析】苹果浸没在水中时排开水的体积和自身的体积相等,根据阿基米德原理求出受到的浮力,然后与苹果的重力相比较判断松手后的状态,再根据物体的浮沉条件判断苹果静止后受到的浮力.
【解答】解:苹果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
F浮=ρ水gV排=ρ水gV=1.0×103kg/m3×10N/kg×1.6×10﹣4m3=1.6N, 苹果的重力:G=mg=150×10﹣3kg×10N/kg=1.5N, 因G<F浮,所以,松手后苹果会上浮,最终漂浮, 因物体漂浮时受到的浮力和自身的重力相等,
...
...
所以,苹果静止时受到的浮力F浮′=G=1.5N. 故答案为:1.6;上浮;1.5.
【点评】本题考查了阿基米德原理和物体浮沉条件的应用,要注意物体浸没时排开液体的体积和自身的体积相等.
19.某电水杯铭牌标有“220V 600W”字样,它正常工作5min,消耗的电能为 1.8×105 J.另有一个10Ω的定值电阻,通电5min产生的热量是1200J,当通过它的电流增大为原来的2倍时,在相等时间内产生的热量是 4800 J.
【考点】电功的计算;焦耳定律的计算公式及其应用. 【分析】根据W=Pt即可求出电水杯消耗的电能;
已知导体的电阻和通电5min产生的热量,根据焦耳定律求出通过它的电流增大2倍时,相同时间内产生热量.
【解答】解:电水杯消耗的电能:W=Pt=600W×5×60s=1.8×105J;
由Q=I2Rt可知,当通过它的电流增大为原来的2倍时,在相同的时间内产生的热量:Q′=(2I)
2
Rt=4I2Rt=4Q=4×1200J=4800J.
故答案为:1.8×105;4800.
【点评】本题考查了电功公式以及焦耳定律的灵活运用,关键是铭牌参数含义的连接与掌握.
20.图甲是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电阻关系的电路图(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图乙是依据五次实验的数据描点绘制的I﹣R图象.分析图象可得实验结论: 在导体两端电压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当R由10Ω换为 5 Ω时,需将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调得更小,才能使R两端的电压保持在 3 V不变.
【考点】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实验.
【分析】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时,应采用控制变量法,即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时应控制电压不变,然后结合图象得出结论. 【解答】解:
...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