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热电偶热电阻检定系统建标报告 - 图文

热电偶热电阻检定系统建标报告 - 图文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2 13:18:53

九、检定或校准结果的测量不确定度评定 1、测量依据:JJG351—1996《工作用廉金属热电偶检定规程》 JJG344—2005《镍铬-金铁热电偶检定规程》 JJG141—2000《工作用贵金属热电偶检定规程》 JJF1098-2003《热电偶、热电阻自动测量系统校准规范》 2、测量标准及其主要技术要求 主标准铂铑10—铂热电偶偶组 电测设备:吉时利2002 ,8 1/2数字繁用表,准确度:测量范围为100mV时,±(0.001%RD+0.001%FS)。 3、测量方法 将标准偶和被检偶同置于检定炉最高均匀温场中心,其参考端通过补偿导线插入冰瓶中,启动HT—04热工仪自动检定系统,选择检定点温度,升温,保温,待炉温变化满足检定要求时,8 1/2数字多用表自动测量标准与被检偶的热电势值,由标准偶的热电势值求出实际温度,进而通过计算求出被检偶在该检定点的热电势值,该值与检定点对应的热电势之差,即为被检偶在该检定点以电势值表示的误差,最后换算为温度值。 4、数学模型 E被(t)=(Et)′被+[(Et)标-(Et)′标]*S被/S标 式中:E被(t)--被检偶在某检定点上的热电势,mV; (Et)′被、(Et)′标—分别表示被检偶、标准偶在某检定点温度下,测得的热电势算术平均值; (Et)标—标准偶证书上某检定点温度的热电势,mV; S被、S标—分别表示被检偶、标准偶在某检定温度下的微分热电势,mV。 5、标准不确定度分量的来源 5.1、整套系统的重复性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u1(A类); 5.2、电测设备引入的不确定度u2(B类); 5.3、参考端温度引入的不确定度u3(B类); 5.4、炉温波动引入的不确定度u4(B类); 5.5、低电势扫描开关寄生电势引入的不确定度u5(B类); 5.6、标准器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u6(B类)。 6、输入量标准不确定度的评定 6.1、整套系统的重复性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u1(A类评定法) 由于A类不确定度由检定数据决定,所以必须有检定数据才能统计结果。下面给出1000℃点的检定结果(单位:mV) 9.6151、9.6152、9.6152、9.6153、9.6147、9.6150、9.6154、9.6160、9.6163、9.6172。 测量的平均值为:(X′)=9.6155 mV S=[∑(Xi-X′)2/n-1]?=.0.75μV 在重复性条件下连续测量3次,以其平均值作为测量结果,则: u1=S/1.732=.0.75μV/1.732=0.43μV 6.2、电测设备引入的不确定度u2(B类) 系统采用KE2700六位半数字繁用表,在使用范围100mV档其测量误差为 0.002%RD+0.002%FS u2=(9.587mV×0.002%+100mV×0.002%)=2.2μV 对此估计的相对不确定度为10%,故自由度ν2=50。 6.3、参考端温度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u3(B类) 测量时采用0℃参考端,各偶实际参考端的温度偏差按极端估计会有0.2℃对0℃的偏离,则0.2℃

9

即有2.3μV的差(对于S分度的热电偶)按均匀分布,则 u3=2.3/1.732=1.3μV 估计的相对不确定度为50%,故自由度 ν3=2 6.4、炉温波动引入的不确定度u4(B类) 炉温波动不超过0.2℃/min,而自动检定时系统采数迅速,一般2min内可以测毕。则标准与最末支被检偶可能有0.2℃的影响(即0.2℃为半区间),并按反正弦规律估计,则 u4=(11.54μV/℃×0.2℃)/1.414=1.6μV。 对该估计的相对不确定度为50%,即自由度ν4=2。 6.5、低电势扫描开关寄生电势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u5(B类) 低电势扫描开关对每个触点寄生热电势不大于0.4μV,,均匀分布,故 u5=0.4/1.732=0.23μV 估计的相对不确定度为30%,自由度ν5=5。 6.6、标准器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u6(B类) 根据检定系统表,标准偶在定义点上的扩展不确定度为0.6℃,P=0.99,属正态分布,即包含因子为2.58,故 u6=(11.54μV/℃×0.6℃)/2.58=2.7μV 属B类标准不确定度分量,自由度ν6=∞。 7、合成标准不确定度的计算uc uc=[(u1)2+(u2)2+(u3)2+(u4)2+(u5)2+(u6)2]?=4.1μV 8、扩展不确定度 U=2uc=8.2μV,换算为温度(在1000℃点),8.2μV/11.54μV/℃=0.7℃ (K=2) 9、测量标准不确定度的报告及表示

10

十、检定或校准结果的验证 用比对法,选用该标准装置中的两支不确定度相同的二标准铂铑10—铂热电偶组在其锌、铝、铜三点温度下进行比对,比对结果如下表: 项 目 ya(9-154) (mV) yb(9-153) (mV) |ya-yb|比对差值(μV) 锌:419.527℃ 3.4427 3.4476 4.9 铝:660.323℃ 5.8539 5.8606 6.7 铜:1084.620℃ 10.5704 10.5764 6.0 因此,标准不确定度验证结果最大差为6.7μV,小于|ya-yb|≤2U,符合要求。

11

十一、结论 经过对本检定装置标准不确定度的评定和验证,本检定装置合成标准不确定度、扩展不确定度、重复性考核、稳定性考核均符合开展JJG351—1996、JJG344—2005、JJG141—2000、 JJF1098-2003的检定要求。 十二、附加说明 JJG351—1996《工作用廉金属热电偶检定规程》 JJG344—2005《镍铬-金铁热电偶检定规程》 JJG141—2000《工作用贵金属热电偶检定规程》 JJF1098-2003《热电偶、热电阻自动测量系统校准规范》 JJF1022—1991《计量标准命名规范》 JJF1059—1999《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

12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九、检定或校准结果的测量不确定度评定 1、测量依据:JJG351—1996《工作用廉金属热电偶检定规程》 JJG344—2005《镍铬-金铁热电偶检定规程》 JJG141—2000《工作用贵金属热电偶检定规程》 JJF1098-2003《热电偶、热电阻自动测量系统校准规范》 2、测量标准及其主要技术要求 主标准铂铑10—铂热电偶偶组 电测设备:吉时利2002 ,8 1/2数字繁用表,准确度:测量范围为100mV时,±(0.001%RD+0.001%FS)。 3、测量方法 将标准偶和被检偶同置于检定炉最高均匀温场中心,其参考端通过补偿导线插入冰瓶中,启动HT—04热工仪自动检定系统,选择检定点温度,升温,保温,待炉温变化满足检定要求时,8 1/2数字多用表自动测量标准与被检偶的热电势值,由标准偶的热电势值求出实际温度,进而通过计算求出被检偶在该检定点的热电势值,该值与检定点对应的热电势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