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植物学2
植物学(下)期末复习材料
一、名词解释:
1、种:一个种的所有个体的各部器官(尤其是繁殖器官)具有十分相似的形态结构,生理生化特征。野生种有一定的自然分布区。同一种植物的不同个体间可以繁殖出正常的能育后代。不同种生殖隔离。
2、孑遗植物:在地质历史的较老时期曾经非常发达,种类很多,分布很广,但到了较新时期或现代,则大为衰退,只一、二种孤立地生存于个别地区,并有日趋绝灭之势的植(动)物。如仅产于我国的大熊猫及原来仅产于我国的银杏、水杉等都是著名的孑遗生物。
3、花图式:是用花的横剖面简图来表示花各部分的数目,离合情况,以及在花托上的排列位置,也就是花的各部分在垂直于花轴平面所作的投影。
4、植物分类学:植物分类学(Plant taxonomy)是植物学中主要研究整个植物界不同类群的起源、亲缘关系以及进化发展规律的一门基础学科,也就是把极其繁杂的各种各样植物进行鉴定、分群归类、命名并按系统排列起来,以便于认识,便于研究和利用的科学。
5、裸子植物:是介于蕨类植物和被子植物之间的一类维管植物。它和苔藓、蕨类植物的相同之处是具有颈卵器。能产生种子,但种子裸露,没有果皮包被,因胚珠和种子裸露而得名。
6、活化石:广义的概念:凡地质历史上所发生的,至现代还生存着的生物,都可叫活化石。狭义的概念与孑遗生物相近,现代孑遗生物一定都是活化石。
7、双受精现象:即两个精细胞进入胚囊以后,1个与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合子,二相染色体,2n),发育为胚;另1个与2个极核融合后,发育为三相染色体(3n)的胚乳。
8、花程式:是借用符号及数字组成一定的程式来表明花的各部分的组成、排列、位置以及它们彼此的关系。
二、填空:
1、植物分类的基本单位:门、纲、目、科、属、种。
2、双名法的构成: 瑞典植物学家林奈倡导,采用拉丁文或其他文字拉丁化来书写。组成:属名 + 种加词 +(命名人)(属名:各级分类群种重要的等级,常为植物的形态特征、特性及用途等。是植物成分命名的基础。种加词:常为特性或地名。命名人:一般只用其姓,字名较长时用缩写。中国人用拼音。一种植物两人共同命名时用 et 连接。)
3、被子植物的典型花包括哪几部分: 被子植物典型的花由花萼、花冠、雄蕊群和雌蕊群四部分组成,各部分称为花部。
4、花程式中各个字母的含义:字母: P (Perianthium)表示花被 K (Kelch)表示花萼
C(或Co,Corolla)表示花冠 A (Androecium)表示雄蕊 G (Gynoecium)表示雌蕊群
G--子房的位置通常在G的上、下用“—”号表示
阿拉伯数字 “0,1,2,3,??10”以及“∞”或“x”
阿拉伯数字表示花各部分的实际数目。写在代表各部分字母符号的右下方 ∞表示数目在10个以上,或数目不定(数目很多); “x”则表示少数,不定数; 0 表示缺少某一轮或退化; 雌蕊之后如果有三个数字,第一个数字表示心皮数目,第二个数字表示子房室数,第三个数字表示每室胚珠数,并用“:”将这三个数字隔开。
花各组成部分形态结构特征所用符号。 用“*”表示整齐花或辐射对称花, 用“↑”表示不整齐花或两侧对称花,
“♂”表示雄花, “♀”表示雌花, “♂/♀”或不写表示两性花; 在其数字外加上“( )”号表示花的某一部分互相连合,
同一花部多轮或同一轮中有几种不同的联合和分离的类型时用符号“+”来连接, 同一花部的数目之间存在变化幅度则用“—”号来连接,
在字母的右下角的数字后加上“∶”号,表示心皮数、室数和胚珠数。
5、被子植物生殖器官构成、配子体的三大特征、雌、雄配子的构成:
雄配子体:一般的只有2个或3个细胞:1个营养细胞,1个生殖细胞或2个精子。生殖器官已完全退化。
雌配子体(成熟胚囊):仅具有7个细胞(8个核):3个反足细胞,2个极核,2个助细胞,1个卵。其中助细胞和卵为颈卵器的残留物。反足细胞是配子体“营养细胞”。
6、植物界分为几大门,归有哪些类,几门一类?(植物学教材下P3)
三、问答题:
1、裸子植物的一般特征包括哪几点?
1)孢子体发达:全为多年生高大的乔木或灌木,无草本; 2)具胚珠,胚珠裸露,形成种子; 3)形成球花;
4)具有颈卵器的构造;
5)形成花粉管,传粉时花粉直达胚珠; 6)具多胚现象。
2、高、低等植物各自的特征是什么?
低等植物在形态上无根、茎、叶的分化,构造上一般无组织分化,生殖器官是单细胞,合子发育时离开母体,不形成胚,故又称无胚植物(non-embryophyte)。
高等植物在形态上有根、茎、叶的分化,构造上有组织分化,生殖器官是多细胞,合于在母体内发育成胚,故又称有胚植物
3、与裸子植物相比,被子植物突出的特征是什么? 与裸子植物相比较有以下5个突出的进化特征: (一)孢子体高度发展和分化
(二)配子体进一步退化(简化)
(三)繁殖器官更趋完善-具有真正的花和雌蕊 (四)具有双受精现象
(五)适应环境方面的巨大可塑性 4、菊科花有几种造型,分亚科的依据是什么,以及各个亚科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5、裸子植物中对中国经济发展其重要作用的有有松科、杉科、柏科,他们各自的主要特征及其识别要点(列表)? 叶 小孢子 小孢子叶具小孢子囊数目 珠鳞与孢鳞的关系 珠鳞排列方式 种 鳞 识别要点 松科(Pinaceae) 针叶、条形 多具气囊 杉科(Taxodiaceae) 条形、钻形或披针形 无气囊 柏科(Cupressaceae) 鳞形、钻形 无气囊 2个小孢子囊 3-4个小孢子囊 多于2个小孢子囊 分离 螺旋状排列 木质化 半愈合 螺旋状排列 木质化、革质 完全愈合 交互对生 肉质或木制 6、禾本科的识别要点是什么? 1)茎秆圆柱形,节与节间明显, 节间中空,少数实心。 2)叶2列互生,叶鞘多开放。常有叶舌,叶耳;
3)花被变为浆片。由小穗组成各式花序; 4)雄蕊丁字形着生。 5)颖果
7、蔷薇科分为哪几亚科?依据是什么?以及各个亚科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绣线菊亚科、蔷薇亚科、苹果亚科、梅亚科。
依据:根据雌蕊心皮数目及合生或分离、子房位置、花托形状和果实特征分为4个亚科。蔷薇科分亚科依据: 绣线菊亚科 蔷薇亚科 苹果亚科 梅亚科 花托形状 盘状 圆柱状、坛状 杯状并与子房愈合 杯状,不与子房愈合 子房位置 子房上位 子房上位 子房下位 子房上位 心皮数,合生或分离 5,分离或基部联合 多数,分离 2-5个,合生 1 果实类型 蓇葖果 聚合瘦果 梨果 核果 绣线菊亚科:木本,常无托叶;子房上位,花萼浅盘状,心皮通常5个,分离或基部联合;蓇葖果(开裂),少蒴果
蔷薇亚科:木本或草本,叶互生,托叶发达;周位花,心皮多数,分离,着生于凹陷或突出的花托上,子房上位,每心皮含胚珠2-1个。聚合瘦果或蔷薇果。
苹果亚科 :木本,有托叶; 心皮2-5,多数与杯状花筒结合成下位子房,或仅部分结合为子房半下位。每室有胚珠2-1个。萼裂片常宿存,梨果。
梅亚科:木本,单叶,有托叶,叶基常有腺体; 花筒凹陷成杯状,不与子房愈合,心皮1,子房上位,核果。内含1种子。
8、兰科(单子叶植物)为什么被认为是最进化的单子叶植物类群?
兰科几乎被植物学家公认为代表单子叶植物最进化的类群,主要表现在: (1) 草本植物,稀为攀援藤本。附生或腐生;
(2) 兰科种类多,已知种类约2万种,约占单子叶植物的1/4; (3) 花具有各种不同的形状、大小和颜色;
(4) 花两侧对称,内轮花被中央1片特化为唇瓣;唇瓣结构复杂,基部常形成具有蜜腺的囊或距;
(5) 雄蕊数目的减少并与花柱合生成合蕊柱;子房下位;柱头常具有喙状小突起的蕊喙;
(6)花高度特化,花部的所有特征表现了对昆虫传粉的高度适应。 9、双名法的优点是什么?
首先,在于它统一了全世界所有植物的名称,即每一种植物只有一个名称,在国际上通用,便于科学交流;其次,双名名法提供了一个亲缘关系的大概,在植物学名中包含有属名,因此知道一个种名就容易查知该种在植物分类系统中所处的位置。
10、菊科的花冠有几种类型,每个类型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筒状花、舌状花、二唇花、假舌状花、漏斗状花。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