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教材用书:第6课+辛弃疾词两首+Word版含答案
课内素材
“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祖国江山的壮阔、秀丽之美,激起了词人对祖国的无限深情,触发了词人对中原沦陷、南宋小朝廷不思恢复的“愁”和“恨”,激发了他那一腔报国热忱。正是因为国恨家仇、报国雄心壮志,所以他对张翰因向往家乡的莼菜鲈鱼、贪图安逸舒适而弃官归里,许汜只顾买房置地、为个人打算嗤之以鼻、不屑为伍。
“把吴钩看了”,他是多么想持锋利的吴钩,驰骋疆场、杀敌报国啊!然而,英雄无用武之地,他只好把“栏杆拍遍”以泄其情。那昂扬的斗志和强烈的激情仿佛使人感到一颗爱国之心的灼热和跳动。
应用角度:“责任”“意志”“执著”“爱国”等。 [应用片段]
是落日楼头,断鸿声里的江南游子吗?是恨古人不知你为狂人吗?是不啼清泪长啼血的悲鸟吗?
在那个崇尚享乐的年代,人们对你的期望本是吟花弄月、卖弄诗文罢了,而你偏要独上高楼,“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
一边是“斜阳正在,烟雨断肠处”,另一边却是“宝马雕车香满路”,而你,执意要做灯火阑珊处的伊人。
你痛斥,“君莫舞,君不见,玉环飞燕皆尘土”;你彷徨,“倩何人换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你期待,“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我多想跨越千年时空,与你醉明月。
在菊花开遍的南山西畴,临清流而赋诗;在明月朗照的深山竹林,抚琴而长吟;在明月下你们独上高楼,抛开世俗的期许,在青山绿水间吟哦着流水般轻扬的诗句。
若一袭单薄的长衫,略揖一揖,便昂然走进了历史,从远古走来,从发黄的线装书里走来。是你们,因为独上高楼,坚守了自我,也就在黑夜中守护了永恒的精神家园。
在那些“昨夜西风凋碧树”的时代,是你们独上高楼,抛开了世俗的期许,守护了自我,于是守护了历史的期许。
(选自高考优秀作文《独上高楼》)
鲜活素材
历城招募传统文化讲师 打造稼轩故里品牌
大众网济南9月26日讯 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历城区拟组建历城弘扬传统文化讲师团,现面向社会招募志愿讲师,重点通过弘扬传统文化,打造“稼轩故里”品牌。
招募基本条件为:身体健康、精力充沛,年龄一般不超过75周岁;品德优良、知识丰富,
对传统文化有一定研究,具有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热心志愿服务活动,愿意分享自己的人生感悟、奋斗经历。
讲课内容围绕以下几个方面:选取国学著作中关于个人品德塑造、养成的经典篇目或段落,结合现代生活实例,用讲故事的形式宣讲德行修身的价值理念;结合个人学习传统文化的感悟,以亲身说法的方式宣讲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解读赏析辛弃疾经典词作,引导大家熟背辛词部分经典篇章,进一步打造“稼轩故里”品牌。
[热评] 历城区此次招募传统文化志愿讲师,是与时俱进的一种表现。以讲解国学经典为重点,通过开展优秀传统文化宣讲进机关、进学校、进社区、进农村、进企业等活动,可以点燃大家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热情,通过学习和思考,到达自悟,从而自觉主动地规范自身言行,在整个社会形成崇德向善的良好社会风尚。同时,通过诵读古典诗词,重温历史,既可以让年轻人陶冶情操,又可以让他们受到爱国主义教育。
郁孤台之魂 徐南铁
我与辛弃疾在郁孤台上相会。
八百年的时光衔枚而走,郁孤台几番修修废废,辛弃疾凭栏远眺的凝重身影却在台上徘徊。
你还在俯望江水吗?这江当然不是八百年前的江。八百年前,金兵入侵,生灵涂炭。你叹息那清清的江水中有多少行人泪。如今,废城墙建起了一座华丽的人行桥,桥上行人不断,桥下木船相连。
你还在倾听对岸山中的鹧鸪声吗?对岸的鹧鸪曾经为你的壮志抱屈,与你“天凉好个秋”的心曲唱和。今天,你的鹧鸪已飞入历史的深处。对岸陈列的是工厂、居民。鹧鸪的子孙们只在更远的山林中吟哦古调。
幼时就读过你的“郁孤台下清江水”。那时住在赣州,却不知这郁孤台就在赣州的西北角。乃至知道了城内叫田螺岭的高阜就是你“西北望长安”的高台,我急匆匆、兴冲冲地骑着车奔向那里,想依着你的英魂去领略“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的沉郁、苍凉以及辽邈的历史感。没想到红漆剥落的院门被一把铁锁紧扣。抬眼望去,郁孤台下一派败落不堪的风雨之貌,灰冷、凋敝,连板壁也不全。只有晾在台上的几件艳丽的衣服才见出一分亮色。但是,在蓝色天幕的衬托下,郁孤台的飞檐高高翘起,依然孤傲、挺拔、风骨凛然……
今天,我们终于在郁孤台上相会了!
今天的郁孤台披红点翠,焕然一新,好一副古装的雍容贵态。我相信,作为一个“横绝六合,扫空万里”的词人,你不会为一座郁孤台的兴衰慨叹。你的身影不是因台的兴衰而兴衰的。
二层的郁孤台高不过15米,但因建在高处,赣州尽收眼底。赣州不居交通要冲,除了当
地的文人墨客偶尔雅集,郁孤台游人不多。这更好,我可以静心同钟爱的词人一起面对这无限关山、无限江天,让无限思绪扑面而来。
我问辛弃疾,在郁孤台一千多年的历史中,它接受过那样多的咏唱,苏东坡、文天祥、戴复古、李梦阳……都是文坛巨子,为什么只有你的一首《菩萨蛮》成为千古绝唱?
辛弃疾不语。我久久凝望着他极目天外的侧影,那非常熟稔的神情渐次幻化为屈原、杜甫、白居易、陆游、龚自珍……我猛然明白了!我总结的答案是:贯串着中华文化的以天下为己任的精神在辛弃疾词中强烈地闪光。
“可怜无数山”的襟怀,“江晚正愁予”的情愫,不就是中华文化脉搏上激起的音符? 以天下为己任的精神在江风中猎猎作响。人去,这种精神不去;台颓,这种精神不颓。即使滔滔江水干了,这种精神也将奔流不息地传衍……
辛弃疾依然徘徊在郁孤台上。我走下台来,久久地回望郁孤台。或许,历代人民屡屡修复它正是为了辛词中的一片丹红?
郁孤台郁结着民族魂!
[美文评点] 本文以辛弃疾的《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贯串全文,不仅起到组材作用,更起到凝结悠悠历史所沉淀的民族之魂与彰显文意的作用。作者第一次看到郁孤台时留下的印象是:尽管郁孤台破败冷落,但在蓝天衬托下的飞檐依然孤傲、挺拔、风骨凛然地高翘。文章第3、4两段对古城新貌的描写,突出了尽管时代已经不同,但体现在辛词中、贯串中华文化的以天下为己任的爱国精神将不断传衍。第7段中作者用“横绝六合,扫空万里”形容辛弃疾,不仅突出了辛词风格的豪放旷达,也突出了爱国精神的崇高卓绝。文章结尾用“郁孤台郁结着民族魂”照应文题“郁孤台之魂”,起到了点明并深化文章主旨的作用。
(时间:40分钟 满分:60分)
一、基础巩固(15分,选择题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组是( ) A.稼轩(xuān) 揾泪(wèn) 舞榭(xiè) 迄今(qì) ....B.岑寂(cén) 菜羹(gēng) 巷陌(mò) 屹然(yì) ....C.螺髻(jì) 鲈鱼(lú) 金戈(gē) 敛财(liǎn) ....D.堪脍(kuài) 汜河(sì) 嘉许(jiā) 粗犷(kuàng) ....解析:选D D项,“犷”应读guǎng。
2.下列词句中,加点的词的解释无误的一组是( )
?千里清秋 楚天:古人泛称南方的天空?楚天..?A.
?遥岑远目 岑:小而高的山?.
断鸿声里 断鸿:受伤的大雁??..
看了 吴钩:古代吴地制造的一B.?把吴钩..
?? 种宝刀
? 会:理解,明了?无人会.?C.
?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风流:风度,气质?..?仓皇北顾 赢得:落得?赢得..D.?
?舞榭歌台 榭:楼台?.
解析:选A B项,“断鸿”指失群的孤雁;C项,“风流”指英雄的流风余韵;D项,“榭”指建在高台上的房子。
3.对这两首词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以“京口北固亭怀古”为题,京口是三国时吴国的国君孙权设置的重镇,并一度为都城,也是南朝宋武帝刘裕生长的地方。
B.《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全词表达了词人坚决主张抗金,而又反对冒进轻敌的思想,抒发了对沦陷区人民的同情,揭露了南宋政治的腐败,亦流露出词人报国无门的苦闷。
C.《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中的词句“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是作者在赏心亭上所想象的景色。楚天千里,辽远空阔,秋色无边无际。大江流向天边,也不知何处是它的尽头。遥远天际,天水交融气象阔大,笔力遒劲。
D.《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中“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这三句是写辛弃疾自伤抱负不能实现,世无知己,得不到同情与慰藉。这与上阕“无人会,登临意”意近而相呼应。
解析:选C C项,这是作者在赏心亭所见景色,不是想象的。 4.名句默写。(6分,任选6句,每句1分)
(1)楚天千里清秋,。(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2)落日楼头,,江南游子。(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3)可惜流年,忧愁风雨,!(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4)倩何人唤取,,揾英雄泪?(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5)千古江山,。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6)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7)想当年,,气吞万里如虎。(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8)可堪回首,,一片神鸦社鼓。(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答案:(1)水随天去秋无际 (2)断鸿声里 (3)树犹如此 (4)红巾翠袖 (5)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6)赢得仓皇北顾 (7)金戈铁马 (8)佛狸祠下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