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预应力管桩沉桩分析(静压)
用锥尖阻力对静压沉桩可能性的初步判定
高 锋 杨子民 宋创斌 (天津市勘察院,天津 300191)
[摘 要] 本文通过海泰产业园区一期和师范大学综合楼锤击预应力管桩施工
的总结,初步总结利用静力触探锥尖阻力指标判定沉桩的可能性。
[关键词] 预应力管桩;锥尖阻力;密实粉土;静压;压桩力;沉桩
1.简介
预应力管桩在以密实粉土为持力层时,经常出现沉桩不到位的现象,既有土层太密实的原因,也有设备选型不合理的因素。海泰产业园区一期和师范大学综合楼均以密实粉土为持力层,采用锤击沉桩,但均发生了沉桩不到位或沉桩困难的现象。静力触探是公认比较准确的原位测试方法,本文通过对勘察资料中静力触探的分析,初步总结利用静力触探锥尖阻力指标判定沉桩的可能性。
2.场地地层情况
例1:海泰一期工程位于华苑新产业园区内,为5栋3-5层车间,设计采用∮400预应力管桩,壁厚8cm,有效桩长L=18.0m,桩端大沽标高为-16.15 m,以密实状态的粉土作为桩端持力层,但该层粉土顶板标高有一定起伏,且水平向分布厚度及密实程度也有一定的变化,导致局部沉桩不到位或沉桩困难。场地地质条件如表1。
地层分布及主要物理力学指标表 表1 层号 土 性 厚 度 W e Ip Il Es qc (m) (%) 1 素填土 (Mpa) (Mpa) 2a 粘 土 2b 粉质粘土 3a 粉质粘土 3b 粉质粘土 3c 粉质粘土 4 粘 土 5a 粉质粘土 5b 粉 土 6a 粉质粘土 6b 粉 土 例2:师范大学综合楼工程位于大学城内,为 层 ,设计采用∮400预应力管桩,壁厚8cm,有效桩长L=16.0m,桩端大沽标高为- m,以密实状态的粉土作为桩端持力层,但该层粉土顶板标高有一定起伏,且水平向分布厚度及密实程度也有一定的变化,也导致局部沉桩不到位或沉桩困难。场地地质条件如表2。
地层分布及主要物理力学指标表 表2 层号 土 性 厚 度 W e Ip Il Es qc (m) (%) 1 素填土 (Mpa) (Mpa) 2a 粘 土 2b 粉质粘土 3a 粉质粘土 3b 粉质粘土 3c 粉质粘土 4 粘 土 5a 粉质粘土 5b 粉 土 6a 粉质粘土 6b 粉 土
3.施工情况与锥尖阻力的对比
根据场地静力触探资料,静探孔旁静压沉桩情况详见表3。
施工情况与锥尖阻力对比表 表3 海泰一期工程 勘探 桩 孔号 号 qc 进入粉 T/ 沉桩 勘探 桩 (Mpa) 土厚度 _hqc 结果 孔号 号 h(m) qc 进入粉 T/ (Mpa) 土厚度 _hqc h(m) 沉桩 结果 师范大学综合楼 沉桩 结果 勘探 桩 孔号 号 qc 进入粉 T/ 沉桩 勘探 桩 (Mpa) 土厚度 _hqc 结果 孔号 号 h(m) qc 进入粉 T/ (Mpa) 土厚度 _hqc h(m) 注:T—压桩力(KN);h—进入持力层的厚度(m);qc—持力层锥尖阻力(Mpa)。 从表3可以看出,锥尖阻力大且进入密实粉土深度大的桩位施工沉桩不容易到位;反之,锥尖阻力小或进入密实粉土深度小且锤重较大时,施工沉桩比较容易到位。
4.沉桩可能性分析
经对表3分析可以看出,用T/_hqc指标评价沉桩可能性规律较好,基本体现如下规律:
当 T/_hqc> 时,沉桩容易到位 当 >T/_hqc> 时,沉桩基本能到位 当 >T/_hqc> 时,沉桩不容易到位 当 >T/_hqc> 时,沉桩基本不能到位 当 T/_hqc< 时,沉桩不能到位
5.效果验证
现对上述分析结果验证如下:
沉桩效果验证 表4 海泰二期工程 勘探 桩 孔号 号 qc 进入粉土 (Mpa) 厚度h(m) T/ _hqc 沉桩结果 验证结果 海泰二期工程 T/ _hqc 勘探 桩 孔号 号 qc 进入粉土 (Mpa) 厚度h(m) 沉桩结果 验证结果 海泰二期工程 T/ _hqc 勘探 桩 孔号 号 qc 进入粉土 (Mpa) 厚度h(m) 沉桩结果 验证结果
从表4可以看出,大部分是准确的,总体是可行的,验证效果较理想。 6.结束语
经过效果检验,∮400预应力管桩利用T/_hqc指标评价沉桩可能性是可行的,因此,在承接锤击∮400预应力管桩施工前,应认真分析勘察报告,根据锥尖阻力、进入密实粉土厚度合理选择锤重,并认真分析沉桩可能性。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