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水生生物学填空选择

水生生物学填空选择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7/14 23:51:05

一.名词解释

(浮游动物zooplankton和浮游植物phytoplankton)

浮游生物Plankton :为悬浮在水中的水生生物,它们无运动能力或游动能力很弱,不能做长距离运动,而只能被动地“随波逐流” 。

自游生物Nekton :形状较大、有发达的运动器官,游动能力较强、能主动的进行远距离游动也能逆流自由行动的水生生物(鱼虾等)

漂浮生物Neuston :依靠水的表面张力,漂浮在水面上,一般生活在水面静止或流动不大的水体中。

底栖生物Benthos :栖息在水体底部,不能长时间在水中游动或固着在水底土壤或其他物体上生活的一类生物。

浮游藻类:生活在水层中,营浮游生活的微小植物,又叫浮游植物。当环境条件适宜,营养物质丰富,藻类大量繁殖,使水呈现鲜明色彩,这一现象在淡水中称水华,在海水中称赤潮 色素体(chromoplast):色素的载体,是一种含色素的蛋白体,是藻类光合作用的场所。 蛋白核(Pyrenoid):又称淀粉核、造粉核。由蛋白质核心和淀粉鞘组成。与淀粉形成有关,故又称造粉核。其形状、数目和排列的位置是分类上的依据。

异形胞heterocystis:是丝状蓝藻(除颤藻目)产生的一种由营养细胞特化而来的特殊类型细胞;球形或椭圆形,比营养细胞大,光亮透明,胞内无色素和贮存物质;与营养细胞相连处有钮状增厚部,称极节球(polar-nodule)。

藻殖段hormogonia:又称段殖体--丝状体两个营养细胞间生出胶质隔片(凹面体)或由于间生的异形胞或机械力量断开后形成若干短的藻丝分段,每段通过细胞分裂发育成新个体。 羽纹硅藻纲中名词 脊(壳缝、纵沟):

位于壳面中央或一侧的一条纵走裂缝,呈S、V、直线形,使细胞与外界相通,与硅藻运动有关。

由于壳内壁增厚,在脊中部形成“中央节”,两端内壁增厚就形成“极节” 壁上突出物

胶质线、胶质块、刺、棘突、角毛、龙骨突等等。 连接细胞和增加浮力作用

管壳缝:为1条纵走或围绕着壳缘的管沟,以极狭的裂缝与外界相通,以小孔与内部相通。 复大孢子(auxospore):当细胞分裂到一定大小后,在某种环境下,可产生一种孢子,以恢复到原来大小,增强生命力,这种孢子称复大孢子(auxospore)。

间生带 :附加在壳面与壳环之间的插入连接带,与壳面方向平行,起加固壳的牢固作用。 隔片:间生带向细胞内腔伸展成的片状体。 营养繁殖:地下假根部分形成“珠芽”,珠芽由一个或多个细胞组成,为无色球形小结,内含淀粉,过冬后,春季萌发成新个体。

浮游动物zooplankton——是指悬浮于水中的水生动物。它们或者完全没有游泳能力,或者游泳能力微弱,不能做远距离的移动,也不足以抵抗水的流动力。一般有原生动物、轮虫、枝角类和桡足类。

原生动物的应激性(irritability):对外界刺激会起一定的反应。遇到有害的刺激时,又会避开;遇有利刺激时,便会向食物的地方趋集,这种对有利、有害环境的趋避性叫应激性

核双态现象为纤毛虫特有的核现象,是指纤毛虫体内具有大、小两个核;其中大核与纤毛虫的营养有关,又叫营养核;小核与生殖有关,又叫生殖核的现象。

二、填空多选单选

& 海洋科考:1、1872-1876年英国皇家组织“挑战号”调查船对太平洋、大西洋进行了调查 2、1889年德国亨生率“国家”号调查船夫北大西洋采集浮游生物 3、1889年荷兰韦伯率“西坡加”船对热带太平洋进行调查 & 分类方面工作:

a. 亚里士多德(384-382 BC Aristotle)最早系统整理生物学知识,建立了分类系统;到18世纪初,才有从事水生生物的形态、分类工作。

b. 列文虎克(Leeuwenhoek 1632-1723)研制出显微镜。

c. 林奈(C. Linnaaeus)在“自然系统”一书中确定了双命名法,为现代分类奠定了基础。 d. 德国浮游生物学家亨生(V. Hensen)创用了(1887)“Plankton”一词 & 我国著作:1956年饶钦止《湖泊调查基本知识》,为我国第一部水生生物(湖沼学)指导书。蒋燮治、堵南山《中国动物志-淡水枝角类》。沈嘉瑞《中国动物志-淡水桡足类》。王家楫《中国淡水轮虫志》。饶钦止《中国淡水藻志》。沈韫芬《原生动物学》。 & 藻类分类:共11门(蓝绿硅黄甲金隐裸轮褐红),淡水中9门(蓝绿硅黄甲金隐裸轮) & 五界系统:1969年whittaker惠特克提出,原核阶段(原核生物界--细菌、蓝藻)、真核单细胞(原生生物界--原生动物)、真核多细胞(真菌界、动物界、植物界)。

& 蓝藻特点:1、细胞壁上有粘质缩氨肽2、色素有叶绿素a,β-胡萝卜素,其特有的藻胆素(蓝藻藻蓝蛋白、蓝藻藻红蛋白),此外还有蓝藻黄素和蓝藻叶黄素3、无色素体 & 金藻门特有色素金藻素。颜色:金黄色、棕色。金藻特有的孢子:内生孢子 & 硅藻色素:叶绿素a、c和β—胡萝卜素,还具有岩藻黄素和硅藻黄素。 & 隐藻门(隐滴虫)、甲藻门(腰鞭虫)金藻门(金滴虫)裸藻门(眼滴虫)绿藻门(团藻目---团鞭虫)

& 基围虾属十足类,胸肢八对,头胸部十三节,腹部七节。 & 念珠藻属中常见的种类

? 呈胶状或革状的团块,丝体间充满浓厚的胶质,异形胞间生或端生。丝体螺旋形弯

曲或缠绕。藻丝念珠状,宽度相等,由相同的桶形、扁球形、圆柱形等细胞组成。 ? 生长在水及潮湿土壤表面,许多种类有固氮能力,有的可供食用。如普通念珠藻(地

木耳)、发状念珠藻(发菜)和球形念珠藻(葛籼米)

& 藻类的鞭毛是由11根细微的纤维组成,其基本结构是:9(三联体微管)+2(中央微管) & 运动及摄食的胞器:鞭毛、纤毛、伪足、胞口

& 排泄和渗透压调节:1、直接通过体表排出。2、通过伸缩泡和收集管 & 填空:原生动物门分四大类(鞭毛虫纲、纤毛虫刚、肉足纲、孢子虫纲) & 枝角类分类

节肢动物门(Arthropoda) 最大 甲壳动物纲(Crustacea)

鳃足亚纲(Branchiopoda=Phyllopoda) 双甲目(Diplostraca) 枝角亚目(Cladocera ) & 原生动物引起的鱼类疾病 一、纤毛虫类

? 1、小瓜虫 ? 2、斜管虫

? 3、杯体虫(缘毛类):是一类以多种水生生物为附着体的附生生物。 二、孢子虫

? 1、粘孢子虫

? 2、球虫

小瓜虫生活史(3个阶段)

分为三个阶段: 包囊阶段 掠食体阶段 滋养体阶段

& 轮藻门藏卵器:长圆形,单细胞,下部的5个长形细胞螺旋状围绕,顶部由5—10个短小的冠细胞组成,排成1—2列,藏卵器中只有1个卵细胞,它位于小枝分叉处。 丽藻属:雌雄同株者,藏卵器位于藏精器的下方。 轮藻属:雌雄同株者,藏卵器位于藏精器上方。 & 贮存物质(同化产物) 各门藻类的贮存物质各不相同 淀粉:遇碘起紫黑色反应;(绿轮甲隐) 蓝藻淀粉:遇碘呈淡红色;(蓝) 裸藻淀粉(副淀粉):遇碘不起反应;(裸)

白糖素:光亮而不透明,呈圆形、棒状或颗粒状,位于色素体外,折光强,为一种葡糖的聚合物。(金硅黄褐) 脂肪(油滴):呈球形,光亮而透明。(黄金硅) & 基枝藻属中龟背基枝藻( 绿毛龟) 基枝藻属(Basicladia)

丝体较粗,以长方形细胞组成匍匐枝着生,直立枝基部发生分支,分枝稀少,直立部基细胞圆柱形,极长,上部细胞较短而宽,壁厚,分层;色素体周生、网状,蛋白核多个,常见有龟背基枝藻

& 多选题:色素(叶绿素a:各门藻类都有。叶绿素b:绿、裸、轮藻。叶绿素c:甲、隐、黄、硅、金、褐藻。叶绿素d:红藻。β—胡萝卜素:所有的藻类都具有。 & 绿藻门:多选:

非定型群体(小球藻属、四角藻属) 原始定形群体(胶网藻属或网球藻属)

真性定形群体(水网藻属、盘星藻属、栅藻属)

& 多选:缘毛类(钟虫属,聚缩虫属,累枝虫属,车轮虫属)中哪些种类附着生活、无收缩功能,可以进行收缩? 钟虫属Vorticella

柄不分枝,柄内有肌丝存在,能伸缩相连。单独生活。常附着于水中物体上或水生动植物身体上。

聚缩虫属Zoothamnium

群体柄内的肌丝在分枝处是相连的,因此受到刺激时所有个体都能同时收缩相连。 累枝虫属Epistylis

柄内没有肌丝,因此柄不能伸缩。 车轮虫属Trichodina

无柄,在反口端具附着器,体圆筒性。具一圈后纤毛,附着器上有辐射排列的齿钩。共生或寄生在鱼雷等水生动物体上,为常见的鱼类寄生虫。也能离开宿主在水中自由生活,体大,30-90um.

単缩虫属------能伸缩不相连

@ 繁殖

营养生殖:是一种不通过任何生殖细胞来进行繁殖的方式。细胞分裂是最常见的一种营养繁殖。

无性生殖:通过产生不同类型的孢子进行繁殖,生殖细胞(孢子)不经结合,直接产生子代的生殖方式。无性生殖型是指生活史中没有有性生殖,没有减数分裂。如小球藻、栅藻等 孢子类型:

1不动孢子:具有明显的细胞壁,无鞭毛,不能运动。 2动孢子:细胞裸露,有鞭毛,能运动。 3厚壁孢子:具厚壁的不动孢子。

4休眠孢子:营养细胞增大,细胞贮存物质增加,与母细胞壁融合成极厚的附加细胞壁,抵抗不良环境。

5似亲孢子:似不动孢子,当它形成后还在母细胞壁内,有与母细胞相同的形态,而大小不同。

6外生孢子:在生殖细胞的顶端自上而下发生缢缩,由此产生一个至多个成串的球形小细胞,即外生孢子,孢子成熟后,从母体逸出,在环境适宜时发育成新个体。 7内生孢子:在母细胞壁内形成,原生质体多次分裂,无细胞壁,数目多。(金藻门特有) 有性生殖:通过配子的结合进行繁殖,两个配子结合成合子,由合子萌发成新个体。

a) 同配:指雌雄配子在形态、大小和生理上均相同的两个配子相结合。 b) 异配:雌雄配子在形态上相似,而大小不同的两个配子相结合。

c) 卵配:雌雄配子在形态和大小上都不同,大的不活动的雌配子,与小的游动的雄配

子相结合。

接合生殖:雄配子通过接合管与雌配子结合为合子。(绿藻门接合藻纲所特有) 接合生殖(水螅):为有性生殖的一种,两条水绵丝体相对,各相对细胞壁突起,连接成结合管,每个质体浓缩成配子,其中一条丝体的配子通过接合管与相对丝体细胞的配子结合成合子,新个体。

@ 甲藻是间核生物(名词解释),特有色素是甲藻素、多甲藻素。

细胞核:间核,一个大而明显,圆形或椭圆形,但在纵分裂过程中核膜不消失,不形成纺锤体,并且具碱性蛋白,所以甲藻核也称间核,介于原核与真核之间,故甲藻为间核生物。 色素:叶绿素a、c和β-胡萝卜素,特殊的甲藻素(环甲藻素、新甲藻素、硅甲藻素)和多甲藻素。

甲片式:表示甲藻纤维质小板嵌合而成的细胞壁上、下甲板片的数目、形状和排列方式的式子称为甲片式。

甲片的数目和排列方式是分类上的依据。

? (P)顶孔板——位于顶端,中间常有一个明显的小孔。 1p ? (′)顶板——围绕顶孔板的板片(即上甲顶部板片)。 4′

? (″)沟前板——上锥部与横沟相邻的板片。 7″ ? (a)前间插板——顶板与沟前板之间的板片。 2—3a

? (″″)底板——下锥部末端的板片。 2″″ ? (′″)沟后板——下锥部与横沟相邻的板片。 5′″ ? (p)后间插板——沟后板与底板之间的板片。 ? (G)横沟有3块板片。

G

搜索更多关于: 水生生物学填空选择 的文档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一.名词解释 (浮游动物zooplankton和浮游植物phytoplankton) 浮游生物Plankton :为悬浮在水中的水生生物,它们无运动能力或游动能力很弱,不能做长距离运动,而只能被动地“随波逐流” 。 自游生物Nekton :形状较大、有发达的运动器官,游动能力较强、能主动的进行远距离游动也能逆流自由行动的水生生物(鱼虾等) 漂浮生物Neuston :依靠水的表面张力,漂浮在水面上,一般生活在水面静止或流动不大的水体中。 底栖生物Benthos :栖息在水体底部,不能长时间在水中游动或固着在水底土壤或其他物体上生活的一类生物。 浮游藻类:生活在水层中,营浮游生活的微小植物,又叫浮游植物。当环境条件适宜,营养物质丰富,藻类大量繁殖,使水呈现鲜明色彩,这一现象在淡水中称水华,在海水中称赤潮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