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苏州市2013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调研地理 - 图文
江苏省苏州市2013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调研测试
一、 选择题(共60分) (一) 单项选择题
现代地理信息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地理环境的研究,服务于日常生产生活。读图1和图2回答1~2题。
图1 我国新疆博斯腾湖地区遥感影像图 图2 车载导航仪示意图 1. 利用图1可以 ( )
A. 了解当地地形和地貌特征,开展土地资源调查 B. 监测水位变化和植被长势,进行相关数据查询 C. 确定时间和空间定位,进行科考路线筛选 D. 测算经济和人口数据,确定居民点分布
2. 有关图2车载导航仪及其所示电子地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车载导航仪借助GIS实现精确定位 B. 车载导航仪通过RS获得交通信息 C. 电子地图可以实现人机交互功能 D. 电子地图不能显示自然地理信息 图3是30°S附近沿海某地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回答3~4题。
图3
3. 该地区 ( ) A. 山麓有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分布 B. 终年受副热带高气压控制 C. 自然带垂直分异显著 D. 沿岸为暖流
4. 下列关于R河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 河流右岸更容易遭受侵蚀 B. 河水最深处位于河床中心 C. 水面宽度一年中冬季最大 D. 自上游向下游流速逐渐减慢
如图4所示,N代表北极点,AN、BN为两条相对的经线,AC处于夜半球,C正好是晨昏圈与某一纬线圈的切点,图中数字代表纬度。读图完成5~6题。
图4
5. 此时,太阳直射点在 ( )
A. 北回归线上 B. 赤道和北回归线之间 C. 南回归线上 D. 赤道和南回归线之间 6. 如果C点的经度是30°W,则北京时间为 ( )
A. 8时 B. 12时 C. 16时 D. 22时
翡翠是高温、高压力条件下(岩浆强烈挤压)重新结晶形成的。翠玉白菜(图5)是用翡翠雕刻成的工艺品,它是台北故宫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图6为某地地质剖面图,读图回答7~8题。
图5 图6
7. 这件翠玉白菜工艺品与图6中岩石类型相同的是( )
A. ② B. ③ C. ④ D. ⑤
8. 图6中岩石按照由老到新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 ①②③④⑤ B. ⑤①②③④ C. ③①②④⑤ D. ③⑤①②④
图7
郑渝(郑州—重庆)铁路是中国高速铁路网规划的重要线路,初步规划有①线、②线两种方案。图7是郑渝高速铁路规划图,读图回答9~10题。
9. 在郑渝铁路规划的两种方案中,与②线方案相比,①线方案( )
A. 占用耕地少,征地费用较低 B. 穿山越岭,施工难度大
C. 沿河谷延伸,地势起伏较小 D. 沿线城市较多,人口密集,效益高 10. 郑渝铁路建成后,对甲城市发展的积极意义是( )
A. 调整产业结构,促进优化升级 B. 促进人口跨省转移,缓解人地矛盾 C. 扩大经济腹地,成为图示区域核心 D. 形成新的出海通道,加快对外开放
我国某企业的原料供应地和生产地长期稳定,且原料和产品的运输量相同。图8表示该企业2000年和2011年品成本构成,读图回答11~12题。
图8
11. 影响该大型企业布局的主导因素是( )
A. 劳动力 B. 市场 C. 原料 D. 能源 12. 该企业2011年与2000年相比,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产品销售范围扩大 B. 工人工资水平下降 C. 对外交通日趋便利 D. 生产工艺明显提高 张裕目前在中国优质葡萄产区宁夏、烟台、陕西、辽宁、新疆及北京有25万亩葡萄基地,约占中国酿酒葡萄种植总面积的四分之一,且张裕的葡萄基地正在有计划地扩大中。读图9回答13 ~15题。
图9
13. 在六个葡萄基地中,新疆葡萄基地和宁夏葡萄基地的光照条件较好,其主要原因是( )
A. 降水少,晴天多 B. 背风坡,降水少
C. 空气稀薄,辐射强 D. 太阳高度大,辐射强
14. 陕西葡萄基地如果大量引用河水发展葡萄生产,则带来的不利影响是( )
A. 土壤酸化,土壤中含盐量减少 B. 污染严重,水中氮、磷、钾含量超标 C. 河流下游水量减少 D. 水土流失严重,河流含沙量增大 15. 每个基地的葡萄酒都有独特的产地特点与风格,下列与葡萄酒的风味品质无关的是( ) A. 土壤条件 B. 市场需求 C. 气候条件 D. 葡萄栽培技术
图10是我国某一时段人口统计图(含预测),读图回答16~18题。
图10
16. 据图预测我国人口数量最大和劳动人口最多的时间分别是( )
A. 2040年左右、2026年左右 B. 2035年左右、2040年左右 C. 2040年左右、2035年左右 D. 2035年左右、2020年左右 17. 据图预测未来三十年我国( )
A. 就业压力增大 B.人口死亡率不断下降 C. 人口老龄化严重 D. 人口大量外迁 18. 今后我国人口工作的重点是( )
① 大量吸引海外移民 ② 取消计划生育政策 ③ 引导人口合理迁移 ④ 完善养老体系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③ D. ①④ (二) 双项选择题:
《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社策划了“三纵一横”四条路线寻访秋天的活动,线路分布如图11所示。图中标注的日期为各地入秋时间(我国气象部门规定的“入秋日”是指日均温连续5天小于等于22℃时的第一天)。据此完成19~20题。
图11
19.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线路①沿线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是商品谷物农业 B. 线路②景观的变化体现自赤道到两极分异规律
C. 线路③的秋色是从中部往南、北推进 D. 线路④的秋色是从西部往东部推进 20. 影响线路③入秋时间先后的主要因素是( )
A. 地形 B. 大气环流 C. 纬度 D. 人类活动
图12是我国两省区城市化水平变化图,读图完成21~22题。
图12
21. 下列关于江苏、辽宁城市化差异及原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辽宁省早期城市化水平高,得益于其重工业基地的发展 B. 辽宁省后期城市化发展缓慢,是因其人口大量外迁所致 C. 江苏省早期城市化水平低,与自然灾害频繁有关
D. 江苏省后期城市化加速,主要得益于乡镇企业的迅猛发展 22. 下列关于江苏、辽宁经济发展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工业化均为两省城市化的动力 B. 资源短缺制约两省今后的发展
C. 劳动力不足是两省面临的共同问题 D. 两省均进入到城市化发展的后期阶段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人类对人地关系的认识更加深刻。我国政府提出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图13是人类不同发展阶段就业结构变化图,读图完成23~24题。
2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符合人类社会发展先后顺序的是①④②③ B. 符合人类社会发展先后顺序的是①②③④
C. ②阶段人类单纯地把地理环境看成是人类活动的场所和开发的对象 D. ④阶段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很低,只能被动地适应环境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