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手拉手儿歌教案
手拉手儿歌教案
【篇一:小学音乐《手拉手》教学设计】
小学音乐《手拉手》教学设计 清江镇第一小学黄元红 一、教材分析
这是一首曲调欢快活泼、充满朝气的少年儿童歌曲。歌曲表现了同学之间的友情和真情,热情地颂扬了欢乐的友谊。曲中每乐句中“o x x , x x x ”切分音的运用很有特点,使得曲调活泼跳跃,富于动感。歌曲以六度大跳进入合唱部分(8小节),在曲调上采用了重复的手法,配以衬词“啦啦啦”使同学间欢乐的友爱的情绪得以进一步的抒
发,也表达了儿童们为创造一个充满友爱,温暖的世界的美好愿望。 二、教学目标
1.学唱歌曲《手拉手》,能用欢快、饱满的情绪来演唱歌曲,感受友谊的美好。
2.通过音程的练习来学习二声部的合唱部分,声音能达到和谐统一。 3.学习弱起的切分节奏和切分节奏在音乐中的表现效果。 三、教学重难点 1.二声部的合唱。
2.歌曲中的弱起切分和切分节奏。
3. 能用欢快、饱满的情绪来演唱歌曲,感受友谊的美好。 四、教学过程 (一)聆听歌曲
1.第一次欣赏歌曲(录音) 师提问:
如果你是这首歌曲的作曲家,你希望大家用怎样的情绪和速度来演唱呢 ?
2.第二次欣赏歌曲(录音)
师:下面我们一起来玩个游戏“我爱记歌词”,看看谁的记忆力好,记得多。
并从歌词中引导学生说出歌曲友谊的主题。 3.第三次欣赏歌曲(录音)
师:请你仔细的听,歌曲中每句的句尾都有什么特点。(先让学生说句尾的特点,再出示曲谱) 4.第四次欣赏歌曲 (师范唱)
你能随着老师的指挥,合着音乐在歌曲的句尾加入这样的伴奏吗?第一乐段加x xx第二乐段加xx (5处) (二)解决难点 导入:
师:没想到,我们之间还挺有默契的。初次合作就能达到这样的效果。
那下面老师想和你玩个游戏,测试一下我们的默契指数到底高不高。这个游戏不仅需要你的耳朵还需要你的大脑哦。 第一步:(师生音符对对碰)
1.这个游戏的名字叫音符对对碰,我们一共唱三组音符。你们需要唱的分别是6、4、1三个音。跟琴唱一次,记住音高。
2.想知道我要唱的三个音吗?我用歌声告诉你,你们先唱好6,保持住,我再加入。看看你们能不能保持并不受影响。(依次类推,引出4、2、6) .
第二步:(生生音符对对碰)
3.很好,看来我们之间真是默契十足,现在我给你们分分组,这边的同学唱6.这边同学唱4.(依次类推) 第三步:(分组学习二声部旋律)
4.简单的几个音碰在一起都能发出这么美妙的声音来。那我把这几个音编成两条旋律,你们看。分声部自学。(师进入学生,指导)(出示高低声部曲谱)
5.好,现在我们检查一下学习情况,你们听,这是哪个声部的旋律。(生听辨)
6.耳朵真灵,那你们听听,高声部的旋律给你怎样的感受?热烈高昂的。
低声部给人奋进积极的感觉。
7.请每组的同学跟琴演唱三次,谁能记住自己的旋律。比赛(谁记得牢)
第四步:(师生配合演唱二声部)
8.各自的旋律已记住,那是在没有干扰的情况下,我给你们增加点难度那老师给你们增加点干扰,高声部的同学先唱。生唱高声部,师加低声部。反之练习。测验。(谁不受干扰) 第五步:(生生合作演唱二声部)
9.看来,你们都是高手啊。那最后请你们一起来合作演唱二声部。你们知道唱好合唱的三大法宝吗?第一记住自己的旋律,第二找到
第一个音,下面我们要去找找这所谓的第二法宝。一起从1出发找到自己的音。一组是1到6,另一组是1到4。
10.好,现在让我们正式开始。第一次,请生评价,提出改进意见。第二次师评价,指导。并说明三大法宝的第三大——第三注意听对方的声音。
(三)学唱《手拉手》 导入:
1.老师完全被你们美妙又和谐的歌声给陶醉了,我也想一展歌喉。同学们先仔细观察曲谱,你们看看,刚才我们唱的合唱部分在歌曲的哪里?好,接下来我唱得时候需要你们的帮忙。我唱单声部的旋律,到二声部的时候请加入你们的歌声。为了一次成功,我们先练习一下。(师清唱带一点琴声)
2.现在正式来一次。(师自弹自唱)
3.你们表现这么好,我想随音乐画幅画送给大家一表心意。你们从中发现了什么?
引导学生说出为什么这么画?
…….表示欢快跳跃的旋律,横线表示时值长 起伏大的表示高声部,与之平行的是低声部。 爱心表示两句重复的乐句。
最后一句………….表示欢快跳跃的旋律,横线表示时值长。回归主题音乐。
4.下面,我们随音乐画一画旋律线,你们有什么发现?(三句旋律的曲谱)
5.我们随琴来唱一唱。感受什么节奏带给你动感欢快的感觉?(原来是切分节奏和附点节奏)
6.随琴学唱第二第三乐句。(第一次曲谱,第二次歌词,唱准为止) 7.师引导生引出第二乐段部分。学唱。我想伸出我们的手,这还是不够的,我们还得 (师一边画心形图形,一边唱“人间有真情,你我多关怀。)(生:还要有一颗真心。)
8. 我们手拉手,心连心,我们才能相亲相爱。观察曲谱,找找最后一句与哪句很像。能自己学学吗?(注意附点的演唱。可让学生进行对比。)
9.听琴模唱。(注意5的重音记号。相亲相爱,要唱得温馨的感觉。)
(四)完整演唱《手拉手》
1.慢速唱全曲。情况分析。 2.看老师指挥唱。
【篇二:手拉手教学设计】
中班音乐:《手拉手》教学设计活动目标:
1、 学习用轻快活泼和优美连贯的两种声音演唱歌曲。 2、 理解歌曲内容,唱准歌词及休止符。
3、 创编歌词,体验用不同声音演唱歌曲的快乐。 重点难点:学唱歌曲,创编歌词,体验用不同声音演唱歌曲的快乐。 活动准备:
教学挂图、教学cd、《碰一碰》音乐、头饰(太阳、白云、花儿、小草、猫咪、小兔)。 活动过程: 一、 激发兴趣
1、师:我们来玩一个手拉手的游戏吧! 游戏玩法:播放《碰一碰》的音乐,将歌词改成“找一个朋友手拉手”带领幼儿演唱,
并做游戏。“碰哪里”改成“站那里”,“鼻子碰鼻子”改成“手拉手”。然后引导幼儿找到空
的地方和好朋友站一起。
2、说一说:和自己手拉手的好朋友是谁? 二、熟悉歌词
1、教师出示挂图,请小朋友观察画面上有谁和好朋友手拉手。教师:你发现画面里还有谁和谁是手拉手的? 2、总结幼儿的回答,将歌词念出来。 3、师幼集体念歌词。 三、学唱歌曲
1、教师范唱歌曲,幼儿认真倾听。师:刚才小朋友们听老师唱歌的时候,声音有什么变化 ?请你来学一学。
2、教师教唱,幼儿学唱歌曲。师:你发现这首歌有什么特点?(鼓励幼儿大胆说出前半句声音有点“跳”,就像一条线
中间断开了。后半句声音就像一条线,从头到尾都连起来了。 3、鼓励幼儿大胆尝试两种不同的声音演唱歌曲。 四、创编歌词
1、鼓励幼儿创编不同的歌词演唱歌曲。 师:除了歌曲里唱的那些好朋友会手拉手外,谁也会和好朋友手拉手呢?(幼儿自由发 言)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