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2012年北京市中考物理考试说明

2012年北京市中考物理考试说明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3 22:42:58

2012年北京市高级中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

考试说明 物理

一、考试范围

物理学科考试以教育部制订的《全日制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实验稿)》规定的内容标准为考试范围,适当兼顾北京市现行不同版本教材的内容和教学实际情况。

二、考试内容和要求

(一)考试目标

物理学科考试既重视考查初中物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也重视考查观察能力、实验探究能力、初步的抽象概括能力和运用物理知识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根据教育部制订的《全日制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实验稿)》的精神和要求,上述各方面的考试目标分述如下。 1.基础知识

基础知识包括物理现象、物理事实、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

基础知识的考试目标分为了解和理解两个层次。两个层次的具体含义如下。 了解:再认或回忆知识;识别、认识、辨认事实或证据;举出例子;描述对象的基本特征。

理解:把握知识内在逻辑联系;进行解释、推断、区分、计算;提供证据;整理信息等。

2.基本技能

基本技能包括测量、读数、作图、实验操作等方面的技能。其考试目标用“会”表述。

会:会按照要求作图,会使用简单的实验仪器和测量工具,能测量一些基本的物理量。

3.基本能力

基本能力包括观察能力、实验探究能力、初步的分析概括能力、运用物理知识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具体含义分别如下。

观察能力:能有目的地观察,能辨明观察对象的主要特征及其出现的条件。 实验探究能力:会根据探究目的和已有条件设计实验,会正确使用仪器,会正确记录实验数据,会从物理现象和实验事实中归纳简单的科学规律,会用科学术语、简单图表等描述实验结果。

1

初步的分析概括能力:能从大量的物理现象和事实中区分有关因素和无关因素,找出共同特征,从而得出概念和规律。

运用物理知识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能运用物理知识解释简单的物理现象,能运用观察、实验手段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能运用有关的数学工具解决简单的物理问题。

(二)基础知识双向细目表

考 试 内 容 质 量 和 密 度 考试目标 知识点 分 项 细 目 了解 1.质量是物体的属性 质 量 2.质量的单位及单位换算 3.根据日常经验估测常见物体的质量 1.密度的概念 密 度 2.密度的单位及单位换算 3.水的密度 4.运用密度公式解决有关问题 1.力是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的作用 2.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力的概念 3.力的单位 4.力的三要素 5.力的作用效果 重 力 力 摩 擦 同一直线上二力的合成 二力平衡 运 动 和 力

理解 √ √ √ 2

√ √ √ √ √ √ √ √ √ √ √ √ √ √ √ √ √ √ √ √ √ √ 1.重力 2.重力与质量的关系 1.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2.摩擦在实际中的意义 1.合力的概念 2.同一直线上二力的合成 1.二力平衡的条件 2.运用二力平衡条件解决有关问题 1.长度的单位及单位换算 2.根据日常经验估测常见物体的长度 3.测量有误差,误差和错误的区别 1.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2.匀速直线运动、变速直线运动 长度测量 机械运动

3.速度的概念 4.速度的单位及单位换算 5.运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计算 惯性及 牛顿第一定律 压力与 压强 1.物体的惯性 2.牛顿第一定律 1.压力 2.压强的概念 3.压强的单位 4.运用压强公式解决有关问题 液体内部 压强 1.液体内部压强的规律 2.运用液体内部压强公式解决有关问题 3.连通器的应用 1.大气压现象 大气压强 流体的压强与流速 浮 力 物体的 浮沉条件 2.托里拆利实验 3.大气压随高度增加而减小 流体的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1.浮力 浮 力 2.浮力产生的原因 3.阿基米德原理 1.物体的浮沉条件 2.运用物体的浮沉条件解决有关问题 1.杠杆 杠 杆 2.力臂的概念 3.杠杆平衡条件 4.运用杠杆平衡条件解决有关问题 滑 轮 功 功 和 能 定滑轮、动滑轮和滑轮组的作用 1.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 2.功的单位 3.运用功公式解决有关简单问题 1.功率的概念 功 率 2.功率的单位及单位换算 3.运用功率公式解决有关问题 1.有用功、额外功、总功 机械效率 2.机械效率 3.运用机械效率公式解决有关问题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

压 强 简 单 机 械

1.动能、重力势能、弹性势能 机械能 声音的产 生和传播 乐音与 噪声 光的 直线传播 光的反射 平面镜成像 光 现 象 光的折射 光的色散 透 镜 2.机械能 3.动能、势能的相互转化 声 现 象 1.声音的产生 2.声音传播 1.乐音的三要素 2.噪声的危害与控制 1.光的直线传播条件 2.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 1.光的反射现象 2.光的反射规律 3.镜面反射和漫反射 平面镜成像特点及应用 光的折射现象 白光是由色光组成的 1.凸透镜、凹透镜对光的作用 2.凸透镜的焦点、焦距和主光轴 1.凸透镜成放大、缩小的实像和虚像的条件 2.照相机、幻灯机和放大镜的原理 3.近视眼和远视眼的矫正 温 度 1.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 2.摄氏温度 1.熔化和凝固现象 熔化 和凝固 热 现 象 汽化 和液化 2.晶体、非晶体熔化和凝固的区别 3.晶体的熔点 4.熔化过程中吸热、凝固过程中放热 1.蒸发现象 2.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 3.蒸发过程中吸热及其应用 4.沸腾现象 5.沸点、沸点与压强的关系 6.沸腾过程中吸热 7.液化现象 8.液化过程中放热 升华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

透镜成 像及应用 1.升华和凝华现象

搜索更多关于: 2012年北京市中考物理考试说明 的文档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2012年北京市高级中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 考试说明 物理 一、考试范围 物理学科考试以教育部制订的《全日制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实验稿)》规定的内容标准为考试范围,适当兼顾北京市现行不同版本教材的内容和教学实际情况。 二、考试内容和要求 (一)考试目标 物理学科考试既重视考查初中物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也重视考查观察能力、实验探究能力、初步的抽象概括能力和运用物理知识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根据教育部制订的《全日制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实验稿)》的精神和要求,上述各方面的考试目标分述如下。 1.基础知识 基础知识包括物理现象、物理事实、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 基础知识的考试目标分为了解和理解两个层次。两个层次的具体含义如下。 了解:再认或回忆知识;识别、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