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继电保护定值整定计算公式大全(最新).doc
...
第三节 相间短路距离保护的整定计算原则
一、距离保护的基本概念
电流保护具有简单、可靠、经济的优点。其缺点是对复杂电网,很难满足选择性、灵敏性、快速性的要求,因此在复杂网络中需要性能更加完善的保护装置。距离保护反映故障点到保护安装处的距离而动作,由于它同时反应故障后电流的升高和电压的降低而动作,因此其性能比电流保护更加完善。它基本上不受系统运行方式变化的影响。
距离保护是反应故障点到保护安装处的距离,并且根据故障距离的远近确定动作时间的一种保护装置,当短路点距离保护安装处较近时,保护动作时间较短;当短路点距离保护安装处较远时,保护动作时间较长。
保护动作时间随短路点位置变化的关系t=f(Lk)称为保护的时限特性。与电流保护一样,目前距离保护广泛采用三段式的阶梯时限特性。距离I段为无延时的速动段;II段为带有固定短延时的速动段,III段作为后备保护,其时限需与相邻下级线路的II段或III段配合。
二、整定计算原则
AXS12B1KCI1XS2I2I3
图4-1 距离保护整定计算说明
以下以图4-1为例说明距离保护的整定计算原则 (1)距离I段的整定
距离保护I段为无延时的速动段,只反应本线路的故障。整定阻抗应躲过本线路末端短路时的测量阻抗,考虑到阻抗继电器和电流、电压互感器的误差,须引入可靠系数Krel,对断路器2处的距离保护I段定值
IIZset.2=KrelLA-Bz1 (4-1)
式中 LA-B ——被保护线路的长度;
z1 ——被保护线路单位长度的正序阻抗,Ω/km;
KIrel ——可靠系数,由于距离保护属于欠量保护,所以可靠系数取0.8~0.85。 (2)距离II段的整定
距离保护I段只能保护线路全长的80%~85%,与电流保护一样,需设置II段保护。整定阻抗应与相邻线路或变压器保护I段配合。
1) 分支系数对测量阻抗的影响
当相邻保护之间有分支电路时,保护安装处测量阻抗将随分支电流的变化而变化, 因此应考虑分支系数对测量阻抗的影响,如图线路B-C上k点短路时,断路器2处的距离保护测量阻抗为
Zm2=(4-2)
UAIZ+UBI=1A-B=ZA-B+2ZK=ZA-B+KbZKI1I1I1
Kb=IXS2+XABI2=1+3=1+ (4-3) I1I1XS1+XS2+XABKbmin=1+XS1min+XAB (4-4)
XS2max+XS1+XAB...
...
式中 UA、UB——母线A、B测量电压;
ZA-B ——线路A-B的正序阻抗;
Zk ——短路点到保护安装处线路的正序阻抗; Kb——分支系数。
对如图所示网络,显然Kb>1,此时测量阻抗Zm2大于短路点到保护安装处之间的线路阻抗ZA-B+Zk,这种使测量阻抗变大的分支称为助增分支,I3称为助增电流。若为外汲电流的情况,则Kb<1,使得相应测量阻抗减小。
2) 整定阻抗的计算
相邻线路距离保护I段保护范围末端短路时,保护2处的测量阻抗为
Zm2==ZA-B+I2II (4-5) Zset.1=ZA-B+KbZset.1I1按照选择性要求,此时保护不应动作,考虑到运行方式的变化影响,分支系数应取最小
II值Kbmin,引入可靠系数Krel,距离II段的整定阻抗为
IIIII Zset.2=Krel(ZA-B+Kb.minZset.1) (4-6)
II式中 Krel ——可靠系数,与相邻线路配合时取0.80~0.85。
若与相邻变压器配合,整定计算公式为
IIIIZset.2=Krel(ZA-B+Kb.minZT) (4-7)
II
式中可靠系数Krel取0.70~0.75,ZT为相邻变压器阻抗。
距离II段的整定阻抗应分别按照上述两种情况进行计算,取其中的较小者作为整定阻抗。
3) 灵敏度的校验
距离保护II段应能保护线路的全长,并有足够的灵敏度,要求灵敏系数应满足
KsenIIZset.2=?1.3 (4-8) ZA-B如果灵敏度不满足要求,则距离保护II段应与相邻元件的保护II段相配合,以提 高保护动作灵敏度。
4)动作时限的整定
距离II段的动作时限,应比与之配合的相邻元件保护动作时间高出一个时间级差Δt,动作时限整定为
IIt2=ti(x)+Δt (4-9)
式中 ti(x)——与本保护配合的相邻元件保护I段或II段最大动作时间。 (3)距离保护III段的整定
1)距离III段的整定阻抗
①与相邻下级线路距离保护II或III段配合
IIIIII(x)Zset.2=Krel(ZA-B+Kb.minZset.1) (4-10)
(x)式中Zset.1——与本保护配合的相邻元件保护II段或III段整定阻抗。
②与相邻下级线路或变压器的电流、电压保护配合
IIIIIIZset.2=Krel(ZA-B+Kb.minZmin) (4-11)
式中 Zmin——相邻元件电流、电压保护的最小保护范围对应的阻抗值。
③躲过正常运行时的最小负荷阻抗
当线路上负荷最大(IL.max)且母线电压最低(UL.min)时,负荷阻抗最小,其值为
ZL.minUL.min(0.9~0.95)UN (4-12) ==IL.maxIL.max...
...
式中 UN——母线额定电压。
与过电流保护相同,由于距离III段的动作范围大,需要考虑电动机自启动时保护的返回问题,采用全阻抗继电器时,整定阻抗为
IIIZset.2=1ZL.min (4-13)
KrelKssKre式中 Krel——可靠系数,一般取1.2~1.25;
Kss——电动机自启动系数,取1.5~2.5;
Kre——阻抗测量元件的返回系数,取1.15~1.25。 若采用全阻抗继电器保护的灵敏度不能满足要求,可以采用方向阻抗继电器,考虑到方向阻抗继电器的动作阻抗随阻抗角变化,整定阻抗计算如下:
Zset.2=IIIZL.min (4-14)
KrelKssKrecos(?set??L)式中 ?set——整定阻抗的阻抗角;?L——负荷阻抗的阻抗角。
按上述三个原则计算,取其中较小者为距离保护III段的整定阻抗。 2)灵敏度的校验
距离III段既作为本线路保护I、II段的近后备,又作为相邻下级设备的远后备保护,并满足灵敏度的要求。
作为本线路近后备保护时,按本线路末端短路校验,计算公式如下: Ksen(1)IIIZset.2=?1.5 (4-15) ZA-BIIIZset.2?1.2 (4-16)
+Kb.maxZnext作为相邻元件或设备的近后备保护时,按相邻元件末端短路校验,计算公式如下:
Ksen(2)=ZA-B式中 Kb.max——分支系数最大值;
Znext——相邻设备(线路、变压器等)的阻抗。
3) 动作时间的整定
距离III段的动作时限,应比与之配合的相邻元件保护动作时间(相邻II段或III 段)高出一个时间级差Δt,动作时限整定为
IIIt2=ti(x)??t (4-17)
式中 ti(x)——与本保护配合的相邻元件保护II段或III段最大动作时间。
10.5kV100MVAXs2=1.2Ud=10.51.5MVA110kV185/8古城185/11185/10禹地电花园站300/15钧州300MVAXs1=0.8110kV 1整定花园站出线距离保护,任选一条110千伏,如图整定长度为11千米的线路,等值如
...
...
下:
考虑分支系数影响,计算与相邻保护配合的二段定值。
AXS12B1KCI1XS2I2I3
2.选1条35千伏线路,按线路变压器组整定(末端变压器容量按线路负荷的1.5倍选取),确定保护方案。
3.选一条10千伏线路。按终端线路考虑,不考虑与相邻线路配合,配置电流速断和过电流保护. 2.3选作
...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