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加减法验算》教案

《加减法验算》教案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5 5:45:14

《加减法验算》教案 第8节 加法验算

教学内容

冀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教材第64~65页。

教材分析

教材设计了学生非常熟悉的到商场买衣服的情境,通过母女俩算的结果不同的情境,提出“谁算得对呢?”的问题,在让学生用自己的方法检查谁算得对过程中,学习加法的验算。

教法建议

教材呈现了学生不同的验算方法,交流时,重点指导学生用交换加数的位置和用减法验算加法的方法。最后通过“议一议”让学生体会验算的现实意义。

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掌握了百以内数的加减法,学生会用竖式进行百以内数的加减法计算。学生已经掌握了做加法时哪一位相加满十要向前一位进1,做减法时哪一位上不够减要从前一位退“1”在本位上加“10”再减的算理。学生能根据加法算式写出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教法建议

在掌握了加减计算的基础上学习加法的验算,可让学生边思考,边讨论,教师做适当的引导和提示,最后就学生提出的方法进行归纳和总结。

教学目标

知识和技能

1.理解验算的意义,经历探索验算方法的过程,学会对加法进行验算,培养检验的意识和习惯。

2.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过程和方法

让学生经历探索验算方法的过程,在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学会对加法进行验算。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使学生在与他人交流验算方法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培养学习的主动性以及合作、交往意识,产生对数学的积极情感,初步形成独立思考的习惯。

重点难点

重点:加法的验算方法。

难点:加法验算方法的多样化理解。

教具学具

多媒体课件。

教学设计

—、准备铺垫 出示下题。

看第一个算式,填出下面三个算式的得数。 45+57=102 57+45=( ) 102-57=( ) 102-45=( ) 讨论:你是怎样填的?怎样想的?

设计意图:复习加法各部分间的关系,为探究加法的验算方法做好知识铺垫。 二、探索新知 1.教学例题。

(1)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出示课本第64页例题教学情境图。

师:根据这幅情境图,你了解到了哪些信息?

指名回答,引导学生找出图中提供的信息和小青蛙所提的问题。 师:谁能帮助小青蛙解决这个问题? 学生发表看法。

师:谁算得对,也就是要检查计算结果正确不正确。这就是我们要学习的内容。 板书课题:加法的验算。

师:你能帮助小青蛙解决这个问题吗?那就请你试一试。

设计意图:让学生观察情境图,找出图中的信息,结合小青蛙提出的问题,揭示验算的目的和必要性。

(2)自主探索。

让学生用自己的方法检验一下,看谁算得对。 (3)讨论、交流。

让学生汇报自己的检验方法。不同的学生可能会提供不同的方法,只要学生能提供合理的方法,教师都应给予肯定,并鼓励学生吸取别人好的检验方法。

师:请同学们把书翻到第64页和65页,这些小朋友想出了哪些验算方法?哪些是我们想到的?哪些是我们没有想到的?

师:我们一起总结下加法的验算方法。 学生发言,教师板书: ①用199+86,看得数是多少。

②用86+199,看得数是多少。 ③用285—86,看得数是不是199。 ④用285—199,看得数是不是86。

师:结合上面的问题,谁能说一说验算的意义是什么?

指名回答,通过交流,引导学生认识通过验算可以发现计算结果正确与否。

设计意图:没有学生自己的思考就没有真正的数学学习,通过搜集相关的数学信息,解决“谁算得对”的问题,放手让学生自己探索加法的验算方法,在这一过程中教师适时组织交流,小结使学生感受到不管用哪种方法验算,只要能验算出计算的结果是否正确就可以,同时通过探索掌握加法的验算方法,使学生感受到学习数学的成功感。

2.归纳概括。

师:谁能说一说验算加法的计算结果一般有哪些方法? 指名回答,通过全班交流,引导学生认识验算。 加法的计算结果一般用以下三种方法:

第一种是把加数的位置交换后再加一遍,看结果是不是相同。

据这个方法,我们也可以利用原来的竖式从下向上再加一遍。第二种和第三种方法都是用和减去一个加数,看得数是不是等于另一个加数。要做到计算的正确,我们要掌握方法,并自觉地在计算中运用这些方法。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改正问题,同时自己总结出如何能避免错误的产生,主要是通过学生自己的思考认识到自觉验算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巩固应用

指导学生完成课本第65页“练一练”中的第1、2、3题。 1.第1题。

先让学生独立解决问题,再组织学生交流想法。

全班交流时,教师让学生说一说:你是用什么方法验算的?通过验算,你发现哪只小熊算得对?

2.第2、3题。

先思考列式再要求学生独立计算,并用不同的方法验算。学生做完后,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全班交流。

3.第4题。

先让学生独立解决问题,再组织学生进行核对。

设计意图:多项练习使学生有一种紧张感,同时将本课探索到的验算方法加以应用,巩固。在应用中和听取别人的经验介绍中更深切地感受到验算的重要性,同时使学生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乐趣和成功感。

四、全课总结

师:这节课小朋友收获到了什么呢?和大家一起交流一下。学生谈这节课的学习收获。 设计意图:除了知识的学习,在谈收获的时候渗透好的学习习惯、正确的学习方法,教会学生不仅要“学会”还要“会学”。

第9节 减法的验算

教学内容

冀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教材第66~67页。

教材分析

教材设计了小明和妈妈买自行车交费时,售货员和妈妈的对话以及小明心算的情境,使学生自然进人学习验算的状态中。

教法建议

教材呈现了不同的验算方法,教学中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注意让学生充分交流自己的想法和算法,讲出自己的思考过程,感受验算方法的个性化和多样性,培养验算的习惯。

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掌握了百以内数的加减法和万以内数的加减法,学生会用竖式进行百以内数的加减法计算。学生已经掌握了做加法时哪一位相加满十要向前一位进“1”,做减法时哪一位上不够减要从前一位退“1”,在本位上加“10”再减的算理。学生能根据减法算式写出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学法建议

在掌握了加减计算的基础上学习减法的验算,可让学生边思考,边讨论,教师做适当的引导和提示,最后就学生提出的方法进行归纳和总结。

教学目标

知识和技能

1.进一步理解验算的意义,经历探索验算方法的过程,学会对减法进行验算,培养检验的意识和习惯。

2.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过程和方法

让学生经历探索验算方法的过程,在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学会对减法进行验算。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使学生经历与他人交流算法的过程,培养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良好学习习惯。 2.能发现计算中出现的错误并及时改正,养成验算的好习惯。

搜索更多关于: 《加减法验算》教案 的文档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加减法验算》教案 第8节 加法验算 教学内容 冀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教材第64~65页。 教材分析 教材设计了学生非常熟悉的到商场买衣服的情境,通过母女俩算的结果不同的情境,提出“谁算得对呢?”的问题,在让学生用自己的方法检查谁算得对过程中,学习加法的验算。 教法建议 教材呈现了学生不同的验算方法,交流时,重点指导学生用交换加数的位置和用减法验算加法的方法。最后通过“议一议”让学生体会验算的现实意义。 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掌握了百以内数的加减法,学生会用竖式进行百以内数的加减法计算。学生已经掌握了做加法时哪一位相加满十要向前一位进1,做减法时哪一位上不够减要从前一位退“1”在本位上加“10”再减的算理。学生能根据加法算式写出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教法建议 <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