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生家庭作业布置的误区及改进策略的研究
的学习内容是全面的,其目的是让学生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贯彻协商精神的家庭作业,并不排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也不会影响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巩固。但是,互动式家庭作业的目的不仅仅是知识的掌握,也要使学生成为具有协商理性的、具有社会交往、沟通能力的人。这样的学生,不仅具有健全的理性,还会有健全的人性。互动式家庭作业,以师生心理世界的开放为特征,以互动为方式,师生双方均在协商中获得理性和德行的升华。学生借助于教师的引导和帮助,通过协商,自觉主动地改变自身状况,不断得到成长。
落实到具体的行动层面,互动式家庭作业的布置首先由教师提出家庭作业的要求以及达成的目标,再和学生协商练习的数量、内容、完成的途径。允许因人而异,从各自的实际情况出发,以达到规定的家庭作业要求。互动式家庭作业的布置坚持“定变结合、相互协商、自定为主、突出个性、提倡合作”的布置方式。
“定变结合”,即家庭作业的习题来源于固定题和可变题两部分。其中固定题是指教材每章后的思考题和习题,可变题指由教师和学生自己拟定或共同拟定的习题。教师拟定题来自于教师平时日积月累所建立的习题库,它既可以作为学生拟定题的参考;又可以作为候选题使用。学生拟定题可以是教材中的某个知识点的学习心得或独特看法;可以是学生对教师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意见和见解;也可以是对教材与参考资料相关知识点差异的比较性探索;还可以是对理论知识与实际相联系问题的探索等。“相互协商”,即学生表达自己对家庭作业的具体内容、形式和方法等的思考和建议,在教师指导下与教师和其他学生共同协商,学生根据个人的情况和教师以及其他学生的建议,选定好作业题。包括题目的来源、题目难易程度、题目的数量以及是否与同学合作等。对于学生来讲,该方式能够充分体现自主性但又具有难度,尤其在开始实施阶段,教师要认真地预先设计并作好指导。“突出个性”,即在教师指导下,一方面学生在选择家庭作业时,能依据自己的知识基础、能力大小、素质高低等来确定;另一方面学生能预计自己在完成家庭作业过程中尽力表现出自己或者合作群体独特的个性,鼓励家庭作业具有学生自己的“闪光点”和独特之处。“提倡合作”,即在教师指导下,提倡学生在家庭作业过程中进行一些必要的合作。但需使学生重视的是,真正的合作一定要以良好的自主学习为前提,只有彼此自主学习到一定的程度,才能更好地交流,也才能更有效地合作,使彼此产生出更强烈的智慧之花。
部分一线教师在实践研究中总结了家庭作业鼓励师生协商、发挥学生自主性
的操作要点:首先,教师在布置家庭作业时,可弱化全体学生千篇一律的传统方法,适当增加师生协商、学生自主选择的幅度。其次,师生可根据课堂教学目标及教学内容来确定家庭作业范围,如以一个单元或一个课时为单位确定。然后,在家庭作业的内容和形式上,鼓励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以多样性来设计作业。如自找资料发现、确定、分析问题;自编题目、自己解答;设计漫画来表达正确的认识;以小论文、剪报、小品等方式表达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因此,家庭作业形式上追求活泼多样,内容上可体现个性化、生活化和社会化。6让家庭作业富有趣味性,具有吸引力。
此外,在布置互动式家庭作业时应注意:第一,学生的能力存在差异性和层次性,因此,能力较弱的学生在协商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难度,例如,缺乏交流和协商的技能,需要教师及时指导。协商过程中,学生的思考和提出的问题与建议有时缺乏条理性、逻辑性,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对题目进行归纳、分析和整理。第二,在与学生协商的过程中,教师应该针对每个学生接受能力的不同,合理地设计家庭作业,增加家庭作业的可选择性。教师可以把家庭作业设计成“超市”型,让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和能力去选择。如“家庭作业超市”中A题型灵活多样,偏重于理解、想象、运用;B题型的难度比A题型要低一层次;而C题型多为比较简单的巩固性作业。这样的家庭作业布置能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要求,能力强的可选择较难的做,能力弱的可以做简单的,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在“家庭作业超市”中选择,使不同层次、不同水平的学生都能体会到成功的乐趣。同时,学生又具有好强的心理,有的学生往往会知难而进,又有一部分学生会在自己的“最近发展区”去跳一跳,摘到“果子”,满足学生探索和发展的需要。
五、结束语
互动式家庭作业布置模式吸收了传统家庭作业中有效的、有用的东西,提出某种新的家庭作业策略,但是,仍然离不开传统家庭作业。原因在于,使学生掌握、巩固基本知识、方法和技能,发展一般的社会适应能力和调控能力等,这些任务的完成离不开传统家庭作业。现实的日常教学实践与传统家庭作业有着不懈之缘。正因如此,互动式家庭作业是与传统家庭作业结伴而行,不断从传统家庭作业中吸取精华,丰富和发展自己,而不能完全抛弃它、取代它。传统家庭作业是家庭作业变革、创新的基础。家庭作业的革新都要从传统家庭作业中吸取养料,
6
许碧英:《关于学生自主设计作业的实施和思考》,《思想政治课教学》2004年第2期。
家庭作业革新的任务之一是很好地研究、吸收和发挥传统家庭作业的作用,把革新建立在良好的基础之上。
参考文献:
【1】李森,现代教学论纲要,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2】张天宝,走向交往实践的主体性教育,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 【3】任宝贵,国外家庭作业研究综述,载《上海教育科研》2007年第3期 【4】陈建华,对新课程背景下中小学作业改革的探讨,载《教育科学研究》2006年第1期
【5】陆卫平,构建充满活力的开放式作业体系,载《当代教育科学》2005年第3期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