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沈阳市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C卷
四、句子默写
12 . 根据提示填空(凡出现加字、漏字、错别字中的任何一种情况,该空不得分) (1)黑云压城城欲摧,_____________。(李贺《雁门太守行》) (2)_______________,恨别鸟惊心(杜甫《春望》) (3)东风不与周郎便,_____________。(杜牧《赤壁》) (4)_______________,志在千里。(曹操《龟虽寿》)
(5)孟浩然从大处落笔,用“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描绘了洞庭明的状观景象;白居易则从细处着墨,用“__________,__________”描绘了西湖莺燕报春的动态美。(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6)《爱莲说》中有言“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菊花是陶渊明高洁情致的象征,他爱菊咏菊,在《饮酒(其五)》中,写他栖居南山、篱下种菊的千古名句是:“______,_______。”
五、课内阅读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愚公移山(节选)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13 . 本文选自_______,六年级学过一篇课文___________也选自这本书。 14 . 翻译文中划线句。
甚矣,汝之不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 .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第 5 页 共 10 页
A.本文作者是战国列御寇。
B.愚公不愚,智叟不智,愚公和智叟的对比具有讽刺效果,揭示了故事的寓意。 C.本文结尾有神话色彩,是古代人民对自然现象和社会生活的朴素解释和美丽向往。 D.这则寓言说明了克服困难必须下定决心,坚持不懈地奋斗的道理。
六、课外阅读
古文阅读
桓公问于管子曰:“楚者,山东之强国也,其人民习战斗之道。举兵伐之,恐力不能过,兵弊于楚。为之奈何?”管子对曰:“即以战斗之道当之矣。”公曰:“何谓也?”管子对曰:“公贵买其鹿。”
桓公即使人之楚买生鹿。管子即令桓公与民通轻重,藏谷十之六。令左司马伯公将白徒①而铸钱于庄山。令中大夫王邑载钱二千万,求生鹿于楚。楚王闻之,告其相曰:“彼金钱人之所重也国之所以存明王之所以赏有功。禽兽者,群害也,明王之所弃逐也。今齐以其重宝贵买吾群害,则是楚之福也。天且以齐私楚也。子告吾民,急求生鹿,以尽齐之宝。”楚民即释其耕农而畋鹿。管子告楚之贾人曰:“子为我至生鹿,二十赐子金百斤,十至而金千斤也。则是楚不赋于民而财用足也。”
楚之男女皆居外求鹿。隰朋②教民藏谷五倍,楚以生鹿藏钱五倍。管子曰:“楚可下矣。”公曰:“奈何?”管子对曰:“楚钱五倍,其君且自得而求谷。”桓公曰:“诺。”因令人闭关,不与楚通使。楚王果自得而求谷。谷不可三月而得也,楚籴石四百。齐因令人载粟处芊③之南,楚人降齐者十之四。三年而楚服。
桓公问于管子曰:“吾欲求制衡山④之术,为之奈何?”管子对曰:“公其令人贵买衡山之械器,燕、代必从公而买之,秦、赵闻之,必与公争之。衡山之械器必倍其价,天下争之,衡山械器必十倍以上。”公曰:“诺。”因令人之衡山求买械器。不敢辩其价。齐修械器于衡山十月,燕、代闻之,果令人之衡山求买械器。燕、代修三月,秦国闻之,果令人之衡山求买械器。衡山之君告其相曰:“天下争吾械器,令其价再十以上。”衡山之民释其本,修械器之巧。齐即令隰朋购粟于赵。赵粜十五,隰朋取之石五十。天下闻之,载粟而之齐。齐修械器十七月,修籴五月,即闭关不与衡山通使。燕、代、秦即引其使而归。衡山械器尽,鲁削衡山之南,齐削衡山之北。内自量无械器以应二敌,即奉国而归齐矣。
(节选自《管子·轻重》,有删改)
(注释)①白徒:临时征集的壮丁。②隰(xí)朋:春秋时齐国大夫。③芊:地名,位于齐楚接壤处。④衡山:齐鲁之间的小国。
16 .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第 6 页 共 10 页
A.桓公即使人之楚买生鹿(去)
B.令左司马伯公将白徒而铸钱于庄山(率领) C.天且以齐私楚也(恩惠)
D.则是楚不赋于民而财用足也(给予)
17 . 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限断三处) 彼金钱人之所重也国之所以存明王之所以赏有功 18 .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1)齐因令人载粟处芊之南,楚人降齐者十之四。三年而楚服。 (2)衡山之械器必倍其价,天下争之,衡山械器必十倍以上。
19 . 本文中的人物个性都非常鲜明。你从他们身上获得了哪些启示?请结合具体内容作答。
七、诗歌鉴赏
阅读《艾青诗选——黎明的通知》节选,回答问题。 黎明的通知 艾青
①为了我的祈愿/诗人啊,你起来吧
②而且请你告诉他们/说他们所等待的已经要来 ③说我已踏着露水而来/已借着最后一颗星的照引而来 ④我从东方来/从汹涌着波涛的海上来 ⑤我将带光明给世界/又将带温暖给人类 ⑥借你正直人的嘴/请带去我的消息
⑦通知眼睛被渴望所灼痛的人类/和远方的沉浸在苦难里的城市和村庄 ⑧请他们来欢迎我——/白日的先驱,光明的使者 注释:本诗写于1942年初,正是抗日战争最艰苦的时期。
第 7 页 共 10 页
20 . 借助联想和想象来理解③④两节的意境并填空。
这两节诗歌通过______、______等意象,说明了“黎明”历经_____________而来的情状。 21 . 根据你对艾青诗歌的认识,以下诗歌不是艾青创作的是( ) A.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寒冷在封锁着中国呀 B.从塞外吹来的/沙漠风/已卷去北方的生命的绿色 C.但你是沉默的/连叹息也没有/鳞和鳍都完整/却不能动弹 D.跳舞着的流水呀/在你途中的泥沙/要求你的歌声/你的流动呢
22 . 杨匡汉在《艾青评传》中说:“对于艾青来说,太阳、火把、诗和他同在!”结合《艾青诗选》,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八、名著阅读
23 . 名著导读
(1)阅读下面语段回答问题
大圣却有算计:爬上树,一只手使击子,一只手将锦布直裰的襟儿扯起来,做个兜子等住,他却串枝分叶,敲了三个果,兜在襟中,跳下树,一直前来,径到厨房里去。那八戒笑道:“哥哥,可有么?”行者道:“这不是?老孙的手到擒来。这个果子,也莫背了沙僧,可叫他一声。”八戒即招手叫道:“悟净,你来。”
那沙僧撇下行李,跑进厨房道:“哥哥,叫我怎的?”行者放开衣兜道:“兄弟,你看这个是甚的东西?”沙僧见了道:“是人参果。”行者道:“好啊!你倒认得,你曾在那里吃过的?”沙僧道:“小弟虽不曾吃,但旧时做卷帘大将,扶侍鸾舆赴蟠桃宴,尝见海外诸仙将此果与王母上寿。见便曾见,却未曾吃。哥哥,可与我些儿尝尝?”行者道:“不消讲,兄弟们一家一个。”他三人将三个果各各受用。那八戒食肠大,口又大,一则是听见童子吃时,便觉馋虫拱动,却才见了果子,拿过来,张开口,毂辘的囫囵吞咽下肚,却白着眼胡赖,向行者、沙僧道:“你两个吃的是甚么?”沙僧道:“人参果。”八戒道:“甚么味道?”行者道:“悟净,不要睬他!你倒先吃了,又来问谁?”八戒道:“哥哥,吃的忙了些,不象你们细嚼细咽,尝出些滋味。我也不知有核无核,就吞下去了。哥啊,为人为彻。已经调动我这馋虫,再去弄个儿来,老猪细细的吃吃。”行者道:“兄弟,你好不知止足这个东西,比不得那米食面食,撞着尽饱。象这一万年只结得三十个,我们吃他这一个,也是大有缘法,不等小可。罢罢罢!彀了!”
他欠起身来,把一个金击子,瞒窗眼儿,丢进他道房里,竟不睬他。
第 8 页 共 10 页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