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辽宁省辽师大第二附属中学七年级语文上册 培训试卷 新人教版
七年级语文培训试卷
注意事项:
本试卷共四大题,23小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一、积累与运用(22分)
1.请用正楷字将下面的汉字抄在田字格里,要求书写规范、端正、整洁。(2分)
家喻户晓 任人宰割
2.给加点的字注音(2分) 青鳊鱼( ) 乌桕叶( ) 满载( ) 归泊( ) ....3.在有语病的地方画横线,并写出修改意见。(2分)
近日,在北京国际科技产业博览会上,一种新型的抗癌药品唤来了不少观众的目光。 ( )
6.默写填空。(10分)
(1)(2分)当别人不了解甚至误解自己时,孔子在《论语》中认为应当采取的态度是“______ ____ ___,_______ _______”
(2)(2分)我们有些同学,自己不愿意被别人叫绰号,却总热衷给别人起外号,对这些同学,我们应该用孔子的“ , ”劝诫他们。 (3) (2分)《次北固山下》写眼前壮丽景色的诗句是:
___ ____ ______,_________ __ __。 (4) (1分)几处早莺争暖树, 。
(5) (2分)“理想使你忘记鬓发早白;理想使你头白仍然天真。”这句与曹操《龟虽寿》中的诗句
“ , 。 , 。”含义相同。 (6) (1分)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____________________。 7.请依据名著阅读积累,填写下列表格。(6分)
《 》、《 》是冰心在( )(国籍)诗人泰戈尔《飞鸟集》的影响下写成的诗集,以“爱的哲学”为主题,她认为( )是“爱的哲学”的根本出发点,例如:母亲啊 !天上的风雨来了, 鸟儿躲到它的巢里; 心中的风雨来了 ,我只躲到你的怀里 。
二、古诗文阅读(15分)
(一)
①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②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又留蚊素帐中,徐喷以烟,使之冲烟而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为之怡然称快。
③余常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神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④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兴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虾蟆,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一惊。神定,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 8、解释下列各句加点的字。(2分)
(1)项为之强( ) (2)果如鹤唳云端( ) (3)以丛草为林( ) (4)兴正浓( ) 9、用现代汉语说说下列句子的意思。(2分) 蹲其身,使与台齐。
10、作者从平常的景物中获得了“物外之趣”,可谓情趣盎然,你认为怎样才能成为一个富有情趣的人呢?(1分)
(二)
太宗论盗
上(唐太宗)与群臣论止盗,或请重法以禁之,上哂(shěn讥笑)之曰:“民之所以.为盗者,由赋繁役重,官吏贪求,饥寒切(逼迫)身,故不暇顾廉耻耳。朕当去奢省费,轻徭薄赋,选用廉吏,使民衣食有余,则自不为盗,安用重法邪!”自是数年之后,海内升平...路不拾遗外户(大门)不闭商旅野宿焉。
11.与“或请重法以禁之”中的“以”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 .
A.仁以为己任 B.以丛草为林 C.徐喷以烟
D.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12.给下列句子划分节奏(2分)
海内升平路不拾遗外户不闭商旅野宿焉 13.用现代汉语翻译画线的句子。(2分) 译句:
14.回答下面问题。(1分)
短文中唐太宗认为“止盗”应采取什么措施?
(三)望山 贾岛
日日雨不断,仇杀望山人。 天事不可长,劲风来如奔。 阴霪一以扫,浩翠泻国门。 .长安百万家,家家张屏新。
15.诗中的“泻”字用的精妙,请加以赏析。(2分)
得分 评卷人 三、(23分)
现代文阅读。
祖先树
①槐树中的苦槐,是与我们这个家族有血缘的树。据说我的祖辈在迁到这块平原之前, 居住在山西的某个村落里,那里挤满了这种苦槐树。那时,村里人挖地基建房子,只须稍稍翻土,便能挖出它们盘桓交错的根。村里人用苦槐建成的房子,住了几百年,房子都倒塌了,抽出的槐木仍可以再用几百年。村里人死后,在离村二三里外的麦地里开挖坟穴时,仍可以挖到苦槐从远处伸过来的根。
②这些槐树随我的祖辈们一起迁到了平原深处,在新建的房舍前后安了家。祖辈们由原先的几对夫妻繁衍成了一个家族,组成了几个庞大的村落。槐树也由几棵繁衍为槐树的森林。无处不在的苦槐.把人们的视觉和语言都填充满。这样槐树的名字就成了村落的名字,成了-些祖辈们的名字,成了一些坟的名字。而槐树在村落中的位置,就成为划分村落的位置标记。
③只要谈到槐,我便会想起这个家族的根。不知山西那个地方的老槐树还在不在,老槐树底下还有没有人家,那些和我们这个家族有共同血根的人们活得怎么样,是幸福还是辛酸。而那些迁移过来的槐都活得很好,因为受到了族人的保护,所以它们得以从容不迫地生长。而那些迁移过来的人,因为得到了优越的生存与生育环境,早在两百年前就占据了这块平原的角角落落。
④几百年下去,时间把新人带到这个平原上,又总会把故人从平原上带走。但人们对槐
的情感却代代相承,比如,有谁干了亏心事,便到槐树下悔过;两家有了矛盾,便拉到老槐下评理。董永与七仙女的婚诺,也是由老槐树作的证。当然这是神话了。村里人很少砍槐树,只有一项例外,那就是死了人。活着的兄弟会为他砍倒一棵槐树,大刀阔斧一通后,就打造出了这个人的灵枢。用槐木收纳了这个人,就如同用荷叶包裹的莲子饭,无形中把人当作了槐的一部分了。
⑤据说汉高祖刘邦家的门前也有一棵粗木的槐树。刘邦之所以能称帝,就是因为这棵槐树的根基深厚,吸纳到了龙脉之气。这当然是妄言。不过我回到家后叮嘱父母亲一定要把门前的两棵槐树保护好。可惜我家那两棵让我引以为傲的槐树,都在上世纪九十年代的尾梢,不明不白地死掉了。我请一位老木匠去探究死因。木匠说,或许是因为天气过于燥热所致。我觉得有理,因为槐树本来就是北方的树种,耐得住凄寒寂寞;受不了潮湿暑气。
⑥我请那木匠吃午饭。他喝八两白酒后,醉迷迷地看那两棵槐。我以为他在欣赏槐,在为它们惋惜。可他却说:“卖了吧,给你们四百五十块。”给的价是不低的,大约可以抵过母亲喂的一头猪,或者咱家里三分之一的粮食钱。但我不干。我不卖给他是因为他眼里有杀气。他会用利器把这两棵槐树肢解,并做成粗劣的家具,这样就糟蹋了它们。所以,那两棵已没有生命的槐一直在我家的门前站到2004年夏。它们因不堪自重而倒下了,梢上的槐枝跌到地上就粉了身、碎了骨。原来,它们已经耗干了它们自己。它们尽了力。
⑦按照村里的规矩,生一个人要栽一棵槐,死了一棵槐就要在老地方给补上。2005年春,那两棵老树倒下的地方竟自然地长出了几株小树。它们是幼年的槐树,主干纤细、光滑,有股逼人的生机。小树们长到夏天,竟高过了我的头。它们枝叶如伞,叶色黛青,仿佛是老槐的缩影。我摘片青叶放入口中,双齿轻轻中一碰,从叶片里倾泻出的苦味便铺天盖地而来。那苦味与老槐的味道一脉相承。我喝了一罐茶水,方将舌苔上的苦味退去,而唇齿间仍有服中药汤后隐隐的苦丝。苦过之后,我突然有了奢望:也许若干年后,这些味道上很苦的槐树果真就能高高地耸立在我家门前,来弥补门前的空缺,来弥补我们心中的那份缺憾。
⑧于是心中就站着两种苦槐树。一种是那两棵真真实实地活在我记忆里的槐树,另外一种就是门前这些幼槐几十年后的伟岸身影。它们繁茂的枝叶将我的心严严实实地铺满。这样每每劳累时,我便丢掉锄头,闭着眼睛躺在庄稼地里,翻阅着心中的苦槐。一想到它们,我便安静了下来,像找到了自己的根基。
16.作者在文中写了他的祖先树——槐树,写到自己家的槐树时,都写了哪些内容?请简要回答。(3分) 答:
17.散文形散而神不散,本文以 为线索。根据文章内容填空:(3分)
山西的槐树 -( ) -( ) -我家槐树的变迁
18.第④段中,“人们对槐树的情感代代相传”中“情感”是怎样的一种情感?(2分) 答:
19阅读第⑧段,说说作者心中的槐树代表着什么?“安静下来”的含义是什么?(4分 ) 答:
20.第⑥段画线句把槐树当作人来写,写出了槐树竭尽自己的生命力,终于倒下。生动,感人。文中还有类似的写法,请找出来加以分析。(4分) 答: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