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湖北省武汉市黄陂区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
2019年春八年级期末调研考试
物理试题
1. 本试题共二大题25小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 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答题,在本试题上作答无效。
.
3. 答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4. 计算时g取10N/kg ,水的密度为1×103kg/m3。
—、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将符合题意的选项代号填在答题卡的相应表格中。每小题
3分,共45分,试卷上作答无效!)
1. 下列数据最接近实际的是
A.物理课本中一张纸的厚度约为1mm C.一枚一元硬币的质量约为200g 2. 下列关于运动和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A.受平衡力作用的物体一定处于静止状态 B.运动的物体一定受到力的作用
C.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D.离开枪膛的子弹向前飞行是因为受到惯性的作用 3. 如图1所示,下列现象中不能说明大气压存在的是
B.飞机正常飞行的速度约为60km/h D.托起两个鸡蛋所用的力约为1N
4.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液体中下沉的物体不受浮力作用
第 1 页 共 11 页
B.只有浮在液面上的物体才受浮力作用
C.在液体表面上,一部分浸入液体内部, 或全部浸入液体内部的物体都受浮力作用 D.物体在液体中浸没得越深,所受浮力越大
5. 为验证阿基米德原理,小明将电子秤放在水平桌面上并调零,然后将溢水
杯放到电子秤上,按实验操作规范将溢水杯中装满水,再用细线系住铝块并将其缓慢浸入溢水杯中, 如图2所示,铝块始终不与溢水杯接触。则下列四个选项中,判断正确的是
A.铝块浸没在水中静止时与铝块未浸入水中时相比,水对溢水杯底的压力变小
B.铝块浸没在水中静止时与铝块未浸入水中时相比,水对溢水杯底的压强变大 C.铝块浸没在水中静止时,绳对铝块的拉力等于球排开水的重力
D.铝块在水中静止时与铝块未浸入水中时比,若电子秤示数不变,则验证了阿基米德原理 6. 如图3一艘潜艇在执行任务时,由于任务需要分 别执行悬
浮水中、浮出水面、潜入水底三项作战指令,图示状态下潜艇所受的浮力分别为F1、F2、F3,则下面关系正确的是 A. F1>F2>F3 C. F1=F2=F3
B.F1
7. 完全浸没在水中的乒乓球,放手后从运动到静止的过程中(不包括静止),其浮力大小的 变化
情况是
A.浮力不断变大,但始终小于重力 C.浮力先不变后变小,但始终大于重力 8. 下列实例中,有力对物体做功的是
A.跳水运动员从跳台跳下 C.举重运动员举起杠铃停在空中
B.背着书包在水平路面上前进 D.小球在光滑水平面上滚动 B.浮力不变,大于重力
D.浮力先大于重力,后小于重力。
9. 关于力、受力物体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功与功率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力越大,做功越多 C.做功越多,功率越大
B.距离越长,做功越多 D.做功越快,功率越大
第 2 页 共 11 页
10. 如图4甲所示,放在水平地面上的物体,受到方向不变的水平拉力F的作用,其F-t和v- t图像
分别如图乙、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当t=2 s时,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所受摩擦力是0 B.当t=3 s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是7 N C.4-6 s内,拉力F做的功是20 J D.2-4 s内,物体的机械能保持不变
11. 弹跳杆运动是一项广受欢迎的运动,其结构如图甲所示。图乙是小明玩弹跳杆时由最低位置上升
到最高位置的过程,针对此过程,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在a状态时弹簧的弹性势能最大,小明的机械能为零 B.a-b的过程中,弹簧的弹力越来越大,在b状态时弹力最大
C.b-c的过程中,机械能的转化是弹簧的弹性势能转化为小明的重力势能 D.a-c的过程中,小明先加速后减速,在b状态时速度最大
12. 如图6甲所示,为了探究机械能量的转化,小明将小铁块绑在橡皮筋中部,并让橡皮筋穿入铁
罐,两端分别固定在罐盖和罐底上。实验装置做好后让它从不太陡的斜面上滚下, 如图乙所示,发现橡皮筋被铁块卷紧了,接着铁罐居然能从斜面底部自动滚上去;铁罐 上下滚动几次后最终停了下来。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第 3 页 共 11 页
A.铁罐从斜面上最高处滚下时,会先由慢到快、后由快到慢 B.铁罐在斜面上从最高处滚到最低处,是重力势能与动能之间的转化 C.铁罐从斜面底部自动滚上去的过程中,是弹性势能转化为重力势能 D.铁罐在斜面上滚上滚下的过程中,机械能是不守恒的 13. 如图7下列工具或仪器中属于费力杠杆的是
14. 如图8所示,是自卸车的示意图,车厢部分可视为杠杆,则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① B点是支点
② 液压杆施的力是动力,货物对车厢的压力是阻力 ③ 物体A放在车厢后部可省力
④物体A放在车厢前部可省力 A.②③
B.①④
C.①③
D.②④
15. 甲、乙两个滑轮组如图9所示,假设每一个滑轮都相同,用它们分别将重物G1、G2提高相同的
高度,不计滑轮组的摩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 若G1=G2,乙中拉力做的额外功多; ② 若G1=G2,拉力做的总功相同;
第 4 页 共 11 页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