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三化学二轮复习限时训练

高三化学二轮复习限时训练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23 21:01:44

1

中x= (d+6a+

4

5c-12b) kJ·mol(用含a、b、c、d的代数式表示)。

解析:(1)观察图像,E1应为反应的活化能,加入催化剂反应的活化能降低,但是ΔH不变;1 mol NO2(g)和1 mol CO(g)反应生成CO2和NO的反应热数值即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能量差,因此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NO2(g)+CO(g)===CO2(g)+NO(g) ΔH=-234 kJ·mol-1

(2)观察方程式,利用盖斯定律,将所给热化学方程式作如下运算:②×3-①×2+③×2,即可求出甲醇蒸汽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

点燃

(3)白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P4+5O2=====P4O10,结合图Ⅱ中白磷及其完全燃烧产物的结构,根据“反应热=反应物键能总和-生成物键能总和”与燃烧热概念可得等式:6a+5c1

-(4x+12b)=-d,据此可得x=(d+6a+5c-12b)。

4

-1

限时训练 [P96]

时限:________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题6分,共54分) 1.下列有关电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B ) A.手机上用的锂离子电池属于二次电池

B.铜锌原电池工作时,电子沿外电路从铜电极流向锌电极 C.甲醇燃料电池可把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D.锌锰干电池中,锌电极是负极

解析:锂离子电池可以充电,属于二次电池,A项正确;铜锌原电池中铜为正极,故电流为铜流向锌,而电子是由锌流向铜,B项错;电池的实质即是化学能转化成电能,C项正

2+

确;Zn失去电子生成Zn,故作为负极,D项正确。

2.根据下图,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B )

A.烧杯a中的溶液pH降低 B.烧杯b中发生氧化反应

+-

C.烧杯a中发生的反应为2H+2e===H2↑

--

D.烧杯b中发生的反应为2Cl-2e===Cl2↑

解析:由题给原电池装置可知,电子经过导线,由Zn电极流向Fe电极,则O2在Fe电

---

极发生还原反应:O2+2H2O+4e===4OH,烧杯a中c(OH)增大,溶液的pH升高。烧杯b

-2+

中,Zn发生氧化反应:Zn-2e===Zn。

3.锌铜原电池装置如图所示,其中阳离子交换膜只允许阳离子和水分子通过,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C )

A.铜电极上发生氧化反应

2-

B.电池工作一段时间后,甲池的c(SO4)减小 C.电池工作一段时间后,乙池溶液的总质量增加

D.阴阳离子分别通过交换膜向负极和正极移动,保持溶液中电荷平衡

2-

解析:A.Cu作正极,电极上发生还原反应,错误;B.电池工作过程中,SO4不参加电

2--2+

极反应,故甲池的c(SO4)基本不变;C.电池工作时,甲池反应为Zn-2e===Zn,乙池反

2+-2+

应为Cu+2e===Cu,甲池中Zn会通过阳离子交换膜进入乙池,以维持溶液中电荷平衡,

2+

由电极反应式可知,乙池中每有64 g Cu析出,则进入乙池的Zn为65 g,溶液总质量略有增加,正确;D.由题干信息可知,阴离子不能通过阳离子交换膜。

4.将纯锌片和纯铜片按如图所示方式插入同浓度的稀硫酸中一段时间,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C )

A.两烧杯中铜片表面均无气泡产生 B.甲中铜片是正极,乙中铜片是负极 C.两烧杯中溶液的pH均增大 D.产生气泡的速率甲比乙慢 解析:甲池中锌与铜用导线连接后浸入稀H2SO4中,形成原电池,乙池中仅发生锌与H2SO4

的反应,所以甲池中铜片表面有气泡产生,乙池不构成原电池。两池中c(H)均减小,甲池中产生气泡的速率比乙快。

5.21世纪是钛的世纪。在800 ℃~1000 ℃时电解TiO2可制得钛,装置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B )

A.a为电源的正极

B.石墨电极上发生氧化反应

-2-

C.阴极发生的反应为:TiO2+2e===Ti+2O D.每生成0.1 mol钛,转移电子0.2 mol

2-

解析:由O移动方向可知b为电源正极,A项错误;b为电源正极,石墨电极上发生氧

-2-

化反应,B项正确;阴极发生的反应为:TiO2+4e===Ti+2O,C不正确;每生成0.1 mol钛,转移电子0.4 mol,D项错误。

6.某种可充电聚合物锂离子电池放电时的反应为Li1-xCoO2+LixC6===6C+LiCoO2,其工作原理示意图如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B )

A.放电时LixC6发生氧化反应

B.充电时,Li通过阳离子交换膜从左向右移动 C.充电时将电池的负极与外接电源的负极相连

+-

D.放电时,电池的正极反应为Li1-xCoO2+xLi+xe===LiCoO2 解析:放电时,

-+

负极:LixC6-xe===xLi+6C

-+

正极:Li1-xCoO2+xe+xLi===LiCoO2 充电时,

+-

阴极:xLi+6C+xe===LixC6

-+

阳极:LiCoO2-xe===xLi+Li1-xCoO2

左边为负极区,右边为正极区,放电时,Li在负极区生成,移向正极区,而充电时,

Li从右向左移动。

7.一种太阳能电池的工作原理如下图所示,电解质为铁氰化钾K3[Fe(CN)6]和亚铁氰化钾K4[Fe(CN)6]的混合溶液,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C )

A.K移向催化剂b

4--3-

B.催化剂a表面发生的化学反应:[Fe(CN)6]-e===[Fe(CN)6]

3-

C.Fe(CN)6在催化剂b表面被氧化

4-3-

D.电解池溶液中的[Fe(CN)6]和[Fe(CN)6]浓度基本保持不变

解析:根据电子的流向,左电极为负极,右电极为正极,K移向正极,A项正确;负极

4--3-3--4-

反应式为[Fe(CN)6]-e===[Fe(CN)6],正极反应式为[Fe(CN)6]+e===[Fe(CN)6],B、

3-

D正确;C项[Fe(CN)6]在催化剂b表面被还原,错误。

8.某同学组装了如图所示的电化学装置,电极Ⅰ为Al电极,其他均为Cu电极,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B )

A.电子流动方向:电极Ⅳ→A→电极Ⅰ B.电极Ⅰ发生氧化反应 C.电极Ⅱ质量不变

2+-

D.电极Ⅲ的电极反应:Cu+2e===Cu

解析:电子从负极沿导线流向正极,即电极Ⅰ→A→电极Ⅳ,A错误;电极Ⅰ上电极反

-3+2+

应式为Al-3e===Al,发生氧化反应,B正确;电极Ⅱ是正极,正极上发生反应为Cu+--22e===Cu,所以电极Ⅱ质量逐渐增大,C错误;电极Ⅲ为阳极,电极反应式为Cu-2e===Cu+

,D错误。

9.优质的锂碘电池可用于心脏起搏器延续患者的生命,它的正极材料是聚2-乙烯吡啶(简写P2VP)和I2的复合物,电解质是固态薄膜状的碘化锂,电池的总反应为:2Li+P2VP·nI2===P2VP·(n-1)I2+2LiI,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

A.正极的反应为:P2VP·nI2+2Li+2e===P2VP·(n-1)I2+2LiI B.电池工作时,碘离子移向P2VP一极

C.聚2-乙烯吡啶的复合物与有机物性质相似,因此聚2-乙烯吡啶的复合物不会导电 D.该电池所产生的电压低,使用寿命比较短 解析:根据电池的总反应式,负极为锂,失去电子得到锂离子移向正极,与复合物结合,A正确;“正正负负”带负电子的碘离子移向负极锂电极,B错误;正极材料一定具有导电作用,否则无法形成通路,C错误;根据用于心脏起搏器,可分析出该电池使用寿命比较长,D错误。

二、非选择题(46分)

10.(8分)由A、B、C、D四种金属按下表中装置进行实验。

搜索更多关于: 高三化学二轮复习限时训练 的文档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1中x= (d+6a+ 45c-12b) kJ·mol(用含a、b、c、d的代数式表示)。 解析:(1)观察图像,E1应为反应的活化能,加入催化剂反应的活化能降低,但是ΔH不变;1 mol NO2(g)和1 mol CO(g)反应生成CO2和NO的反应热数值即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能量差,因此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NO2(g)+CO(g)===CO2(g)+NO(g) ΔH=-234 kJ·mol-1。 (2)观察方程式,利用盖斯定律,将所给热化学方程式作如下运算:②×3-①×2+③×2,即可求出甲醇蒸汽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 点燃(3)白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P4+5O2=====P4O10,结合图Ⅱ中白磷及其完全燃烧产物的结构,根据“反应热=反应物键能总和-生成物键能总和”与燃烧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