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志鸿 赢在高考(新课标)2016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专题强化训练4 遗传、变异和进化(含解析)

志鸿 赢在高考(新课标)2016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专题强化训练4 遗传、变异和进化(含解析)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7/7 22:44:41

专题强化训练(四)遗传、变异和进化

( 满分:100分 时间:45分钟)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60分)

1.(2015江苏,4)下列关于研究材料、方法及结论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孟德尔以豌豆为研究材料,采用人工杂交的方法,发现了基因分离与自由组合定律

B.摩尔根等人以果蝇为研究材料,通过统计后代雌雄个体眼色性状分离比,认同了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理论

C.赫尔希与蔡斯以噬菌体和细菌为研究材料,通过同位素示踪技术区分蛋白质与DNA,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

D.沃森和克里克以DNA大分子为研究材料,采用X射线衍射的方法,破译了全部密码子

解析:孟德尔以豌豆为实验材料,通过分别研究一对和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发现了基因的分离和自由组合定律,A项正确。摩尔根等人以果蝇为实验材料,运用假说-演绎法,证明了基因位于染色体上,B项正确。赫尔希和蔡斯利用S和P分别标记噬菌体的蛋白质和DNA,然后让这样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C项正确。沃森和克里克以DNA大分子为研究材料,发现了DNA双螺旋结构,而不是破译遗传密码子,D项错误。 答案:D

2.(2015山东文登二次质检)用H标记蚕豆根尖分生区细胞的DNA分子双链,再将这些细胞转入含秋水仙素但不含H的普通培养基中培养。若秋水仙素对细胞连续发挥作用,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通过检测DNA链上H标记出现的情况,不可推测DNA的复制方式 B.细胞中DNA第二次复制完成后,每个细胞带有H标记 C.秋水仙素可抑制纺锤体的形成,但不影响着丝点的正常分裂

D.通过对细胞中不含H标记的染色单体的染色体计数,即可推测DNA复制的次数

解析:通过检测DNA链上H标记出现的情况,可推测DNA复制的特点是半保留复制,A项不正确。细胞中DNA第一次复制完成后,每个DNA都有一条链带有H标记,因此每条染色体都带有H标记;细胞中DNA第二次复制完成后,每条染色体中都有一条染色单体中的DNA带有H标记,所以每个细胞带有H标记,B项正确。秋水仙素可抑制纺锤体的形成,但不影响着丝点的正常分裂,所以能使细胞内染色体数加倍,C项正确。根据上述分析可知,通过对细胞中不含H标记的染色单体的染色体计数,可推测DNA复制的次数,D项正确。 答案:A

3.(2015湖北黄冈调研)利用基因工程的方法能够高效率地生产出各种高质量、低成本的药品。1978年,科学家将人体内能够产生胰岛素的基因用P进行标记后与大肠杆菌的DNA分子重组,筛选得到含单胰岛素基因的大肠杆菌并且获得成功表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胰岛素基因在大肠杆菌体内转录时,遗传信息通过模板链传递给mRNA B.胰岛素基因在大肠杆菌体内表达时,RNA聚合酶的结合位点在RNA上

C.含胰岛素基因的大肠杆菌连续分裂n次后,子代细胞中P标记的细胞占1/2 D.若胰岛素基因含n个碱基,则转录产生的mRNA分子的碱基数是n/2个

32

32

3

3

3

3

3

33

3

3

3

3

35

32

n+1

1

解析:胰岛素基因在大肠杆菌体内转录时,遗传信息通过模板链传递给mRNA,A项正确。RNA聚合酶的结合位点在DNA上,B项错误。大肠杆菌连续分裂n次,细胞中DNA复制了n次,共形成2个子代细胞(DNA),子代细胞中只有2个细胞内的DNA的一条链带有亲代DNA的P,所以子代细胞中P标记的细胞占2/2=1/2,C项错误。胰岛素基因在转录时存在加工过程,所以转录产生的mRNA分子的碱基数少于n/2个,D项错误。 答案:A

4.(2015浙江温州一模)下列关于真核细胞内染色体、DNA和基因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染色体是细胞核内DNA的唯一载体 B.同源染色体上基因的数目不一定相等 C.DNA分子数与染色体数的比值为1或2 D.染色体畸变时DNA分子结构不一定改变

解析:细胞核的DNA只存在于染色体上,A项正确。同源染色体X和Y因为存在非同源区段,所以二者上的基因数目不相等,一般常染色体构成的同源染色体上基因数目相等,B项正确。DNA分子在复制过程中,DNA分子数与染色体数之比应大于1,小于2,C项错误。染色体中某片段颠倒,不会改变DNA的双螺旋结构,D项正确。 答案:C

5.(2015安徽宿州一模)下图表示菠菜体细胞内的四个重要生理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nn-1

32

32

n

A.细胞核内能完成甲、乙、丙、丁生理过程 B.叶肉细胞线粒体内能完成甲、乙、丙、丁生理过程 C.根细胞核糖体内进行乙、丙过程

D.叶肉细胞叶绿体内能进行甲、乙、丙生理过程

解析:图中甲、乙分别是DNA复制和转录过程,主要在细胞核内进行;丙是翻译,在核糖体上进行;丁是有氧呼吸,在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内进行,A、B、C三项均错误;叶绿体是半自主遗传的细胞器,能进行甲、乙、丙生理过程,D项正确。 答案:D

6.(2015山东烟台一模)编码酶X的基因中某个碱基被替换时,表达产物将变为酶Y。下表显示了与酶X相比,酶Y可能出现的四种状况,对这四种状况出现的原因判断正确的是( )

比较指标 ① ② ③ ④ 酶Y活性/酶100% 50% 10% 150% X活性 酶Y氨基酸数目/ 小于大于1 1 酶X氨基酸数1 1 目 2

A.状况①一定是因为氨基酸序列没有变化 B.状况②一定是因为氨基酸间的肽键数减少了50% C.状况③可能是因为突变导致了终止密码子位置变化 D.状况④可能是因为突变导致tRNA的种类增加

解析:碱基被替换,转录得到的遗传密码一定改变,由于密码子具有简并性,决定的氨基酸不一定改变,状况①酶的活性不变且氨基酸的数目不变,可能是氨基酸的序列没有变化,或者是氨基酸序列改变但是没有影响酶的活性,A项错误;状况②虽然活性改变,但是氨基酸的数目没有改变,所以氨基酸间的肽键数没有改变,B项错误;状况③酶的活性降低且氨基酸的数目减少,可能是因为突变导致提前出现了终止密码子,C项正确;状况④酶的活性增加且氨基酸的数目增多,可能是因为突变导致终止密码子的位置推后,但不会影响tRNA的种类,D项错误。 答案:C

7.(2015山东济南一模)下图为两种遗传病系谱图,甲病基因用A、a表示,乙病基因用B、b表示,Ⅱ-4无致病基因。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甲病的遗传方式是伴X显性遗传 B.Ⅲ-3的基因型为AaXX

C.在人群中出现的乙病女患者明显多于男患者 D.如果Ⅲ-2与Ⅲ-3婚配,子代患一种病的概率为11/16

解析:由Ⅱ-3(无乙病)和Ⅱ-4(无乙病)得到Ⅲ-4(患乙病),“无中生有为隐性”,可知乙病是隐性遗传病,Ⅱ-4无致病基因,同时只有男性患病,所以乙病的遗传方式为伴X隐性遗传。由于Ⅱ-4无致病基因,甲病有两种可能: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或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又由于Ⅱ-2患甲病而Ⅲ-1不患甲病,所以甲病的遗传方式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A项错误;Ⅱ-2的基因型为AaXY,因此Ⅲ-1的基因型为aaXX。Ⅲ-2的基因型为AaXY,Ⅲ-3的基因型为AaXX或AaXX,B项错误;伴X隐性遗传病中女患者明显少于男患者,C项错误;如果Ⅲ-2与Ⅲ-3婚配,子代患一种病的概率为3/4×(1-1/2×1/4)+1/4×(1/2×1/4)=11/16,D项正确。 答案:D

8.(2015课标全国Ⅰ理综,6)抗维生素D佝偻病为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短指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红绿色盲为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白化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下列关于这四种遗传病遗传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短指的发病率男性高于女性

B.红绿色盲女性患者的父亲是该病的患者 C.抗维生素D佝偻病的发病率男性高于女性

Bb

B

BB

Bb

b

Bb

3

D.白化病通常会在一个家系的几代人中连续出现

解析:本题考查人类遗传病的相关知识。短指为常染色体遗传病,男性与女性发病率相同,A项错误;红绿色盲为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女性患者的父亲为该病患者,B项正确;抗维生素D佝偻病为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该病发病率女性高于男性,C项错误;白化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具有隔代遗传的特点,D项错误。 答案:B

9.(2015四川乐山一模)蝴蝶的性别决定为ZW型。有一种极为罕见的阴阳蝶,即一半雄性一半雌性的嵌合体,其遗传解释如图所示。据此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由图可推断,决定蝴蝶雌性生殖器官生长发育的基因可能位于W染色体上 B.过程Ⅰ依赖了细胞膜具有流动性的特点,也体现了细胞膜信息交流的功能 C.阴阳蝶的出现属于染色体变异的结果,这种变异可以通过光学显微镜观察到 D.若阴阳蝶能产生配子,则其次级卵母细胞比次级精母细胞多1或2条染色体

解析:根据图示信息可以推断,Z染色体决定着雄性,W染色体决定着雌性。因此决定蝴蝶雌性生殖器官生长发育的基因位于W染色体上,A项正确;过程Ⅰ表示受精作用,该过程是借助细胞膜具有流动性的特点,从而使两个细胞融合形成受精卵,也体现了细胞膜信息交流的功能,B项正确;阴阳蝶的出现是当一个有ZW染色体的受精卵,在早期细胞分裂中,如果有一个细胞因意外原因失去了W染色体,这样就形成了一半细胞有W染色体,另一半细胞却没有W染色体,前一半发育成为雌性,后一半就发育成为雄性,属于染色体变异,这种变异可以通过光学显微镜观察到,C项正确;如果阴阳蝶能产生配子,则其次级卵母细胞含有Z(ZZ)或W(WW)染色体,而次级精母细胞含有Z(ZZ),D项错误。 答案:D

10.(2015安徽宿州一模)养貂人让他饲养的貂随机交配,发现平均有16%的貂皮肤粗糙(常染色体的隐性基因控制),这样的貂售价会降低。他期望有更多的平滑皮毛的貂,于是决定不让粗糙皮肤的貂参与交配产生后代,则下一代中,皮肤粗糙个体所占的比例是( ) A.8/49 C.2/49

B.4/49 D.1/49

解析:设平滑皮毛基因为A,粗糙皮毛基因为a,根据题意有aa的基因型频率16%,则a的基因频率为0.4、A的基因频率为0.6,所以平滑皮毛个体中AA占

(0.6×0.6)/[(0.6×0.6)+(2×0.6×0.4)]=3/7,Aa占4/7,产生的配子中A占5/7、a占2/7,雌雄配子随机交配,则aa占2/7×2/7=4/49。 答案:B

11.野生型果蝇(纯合子)的眼形是圆眼,某遗传学家在研究中偶然发现一只棒眼雄果蝇,他想探究果蝇眼形的遗传方式,设计了如图甲实验。雄果蝇染色体的模式图及性染色体放大图如图乙所示。据图分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相关基因用B、b表示)( )

4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专题强化训练(四)遗传、变异和进化 ( 满分:100分 时间:45分钟)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60分) 1.(2015江苏,4)下列关于研究材料、方法及结论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孟德尔以豌豆为研究材料,采用人工杂交的方法,发现了基因分离与自由组合定律 B.摩尔根等人以果蝇为研究材料,通过统计后代雌雄个体眼色性状分离比,认同了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理论 C.赫尔希与蔡斯以噬菌体和细菌为研究材料,通过同位素示踪技术区分蛋白质与DNA,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 D.沃森和克里克以DNA大分子为研究材料,采用X射线衍射的方法,破译了全部密码子 解析:孟德尔以豌豆为实验材料,通过分别研究一对和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发现了基因的分离和自由组合定律,A项正确。摩尔根等人以果蝇为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