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备战2018高考语文考点一遍过专题35论述类文本阅读之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理解错误。“三更灯火五更鸡”这类诗词属于劝读诗,是劝勉人读书的,而悬梁刺股、凿壁偷光、囊萤映雪这类故事是激励人勤学苦读的,两者作用不同。 3.B
三 1.C
【解析】“艺术失去了它曾拥有的表现人类思想和情感的作用和作为时代与民族精神的伟大象征的地位”有误,原文是“艺术是表现人类思想和情感的重要方式之一。但在现代的弃神运动中,艺术失去了它曾拥有的作用和地位”,选项缩小了“作用”的范围。 2.C
【解析】“可见”是强加因果。原文是“它证明了美学思维与现代技术本质一样,乃是诸神隐匿和对象化思维的产物。在此意义上,正是审美体验的对象化,使艺术失去了内在的生命力”。 3.D
【解析】“就是充满迷幻力的思想的作品”和“其影响力越来越小”于文无据。 四 1.B
【解析】B项,混淆未然已然。“在冠礼上一个成年人学会了社会交际礼仪”错误,原文是“冠者了解了自己作为一个成年人需要学会的社会交际礼仪”,说明在冠礼上可以了解需要学会的社会交际礼仪,但未必“学会了”。 2.A
【解析】A项,“成年礼源自上古成丁礼”错误,应该在“成年礼”前加上“古代汉族”。 3.D
【解析】D项,“对后世影响很大,让冠笄之礼广泛通行于士庶阶层”错误,原文说“宋代朱熹作《家礼》,使得冠笄之礼广泛通行于士庶阶层,对后世影响深远”,意思是说宋代的成人礼在士庶阶层广泛通行,而不是后世都是这样。
- 17 -
高考链接
一 1.A
2.A
【解析】A项,“论证了瓷器发展与审美观念更新的关系”说法错误,文章第一段通过元明两代瓷器的比较,证明青花瓷崛起是郑和航海时代技术创新与文化交融的硕果。 3.B
【解析】B项,“可见青花瓷兴盛的成化年间社会变化很快”于文无据。 二 1.B
【解析】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A项,根据文本第一段内容“初期现代小说对各种语言资源的综合,直接推动了中国现代小说写实性、抒情性、象征性等原则的确立,孕育了中国现代小说的诗化、散文化等美学风格,也使得现代小说的复调叙述成为可能”可知,选项“进而”错误,强拉因果。C项,根据文本第二段内容“当年新文化运动提倡者事后的反思性意见,与五四白话文运动中以‘学衡’为代表的反对派意见,在语言与文学关系问题的许多认识上有着惊人的一致”可知,曲解文意。D项,根据文本第二段内容“从语言变迁与中国现代文学形式演进的角度,不仅可以准确评价中国现代文学形式发展中的得与失,也能更加客观地评价同样作为语言艺术的中国古典文学,重新来看待和审视文言之于文学形式的意义”可知,“最重要的意义在于重新看待和审视文言文对文学形式的重大价值”表述不准确。 2.C
【解析】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解答本题,要根据各个语段所讲的内容,分别概括分析,归纳总结。本文主要讲语言的发展,语言的变革对各个方面的影响,可用排除法来确定答案。A项,主要讲“中国现代小说”;B项,主要讲“中国现代文学”;D项,主要讲“中国现代小说”,不符合文本意思。
3.①有益于白话语言的“艺术化”。②丰富了现代文学创作的表现形式。
- 18 -
- 19 -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