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宁波市第三中学校史
5月21日省名校长研讨班组织的,林金妙校长为组长的名校长学习研讨组一行五人来我校进行为期三天的考察。 5月28日广西柳州市第三中学曾宪忠老师在我校挂职校长助理,学习期满返校。 6月9日校中共党总支到常熟沙家浜革命根据地进行党日活动。
6月10日温州三中包霄雄校长带领40多人来我校参观校园网络建设的设置。
7月8日校五届二次教代会,通过了校奖金分配改革的原则以及校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校级名师评审方案。 9月7日全体教师在东钱湖畔万金大酒店欢庆第十七个教师节。
9月20日冷水江市教育局李漠高等16人来我校学习、交流有关教育管理的经验。
10月16日宁波市教委沈剑光副主任、陆文广处长等五人来校调研、了解现代化教育开展情况。
11月23日湖北省汉川市教委副主任、市政府教育督导处副主任带领一行十七人的考察团来我校进行教育教学管理经验交流,由林金妙校长介绍办学特色,孟祥俊书记陪同参观我校网络建设。
11月27日河北省石家庄市教育委员会、综合高中教育考察团共28人由处长张建英带领来我校考察,和我校在教育、教学诸方面的情况进行了交流,并参观了我校电教中心、网络中心。
12月3日公示校骨干教师申报情况。
该年度教育教学工作立足于事业发展,致力于措施落实;立足于全面提高,致力于重点突破。在推进素质教育、加快教师队伍建设步伐、教育教学科研、教育教学质量方面有了突破性的进展。
2001年高考,上重点线人数为37人,上本科线人数为203人,理科最高分为周成山同学总分641人,美术班高考上线率仍然保持100%,高校升学率达到96%,比上年递增15个百分点,学校的良性循环日臻完善。
是年为具体落实“十五”教育发展战略计划,建设教师发展学校,不断加大教学、教育改革的力度,启动了学校的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名师的评审工作,经校学术委员会严格考核、评审,共评选出53位骨干教师,同时还举办了校首届“三晖杯”教坛新秀大奖赛。
以科研兴校的观念已成为全体老师的共识,教育教学科研取得显著成果;林金妙校长任课题组长的《高中美术班“合格加特色”教育模式的实践与研究》的课题成果被评为宁波市人民政府基础教育成果一等奖,并且被推荐参加浙江省人民政府基础教育成果评审,同时林金妙、蒋浙萌二位老师的论文分别获省科研论文二等奖。此外有多篇科研论文获市级奖项。
学校在该年作为宁波大市28所校本培训试点学校之一,经过一年努力,由于领导重视,在培训中“以点带面、三多一全、分层铺开”,取得了很大的成绩,荣获2001年度宁波校本培训先进集体荣誉称号。学校和宁波大学合作,搞现代化教育方面的校本培训也取得很大成绩,由于现代化教育技术硬件、软件、师资培训方面的突出成绩,经市教育局考核,被审定为“现代化教育技术示范学校”。
为了进一步加强班主任工作的力量,建设一支高素质的班主任队伍,在提出班主任职责的同时,取消原有的班主任津贴,改为考核奖励津贴,由原来每月50元提高到每月240元,改变过去吃“大锅饭”局面,激发了广大教师争做班主任、做好班主任的热情和积极性。在此基础上,学校举办了首届“德育论文”交流评比活动。
为了提升全校教师的职业道德,进一步加强教师的敬业精神,团委组织了“老师,我想对你说”的演讲比赛;组织学生评教活动,新时期教师形象大讨论。
是年学校改善了教师办公条件,增添电脑办公桌60套;更新计算机房电脑30台;档案室新辟一间36平方米的库房,增设移动式档案密集架70立方米;新建敞开式围墙110米,完成1号、2号、3号、5号教学楼涂料、油漆等维修工程,封闭了属C级危房和2级危房的原集体宿舍和部分学生膳厅。以上总计投入资金39万,并实施了食堂后勤社会承包试点工作。
本学年获得集体荣誉:
市现代技术教育示范性学校。 市校本培训先进单位。 市教育工会先进女职工集体。 市教育系统综合治理先进集体。 市教育工会交谊舞大赛优秀组织奖。
宁波市第二届人民政府基础教育成果奖一等奖。 宁波市优秀科研成果二等奖。 宁波市心理健康和教育研究成果二等奖
2002年,学校完成了由省级综合高中向省二级重点中学的转变,学校的档案管理也上了省二级水平。 2月25日起,全校师生中餐由市天天快餐和飘香快餐供应。
3月14日市教育局陆久广等六人组成的现代教育技术示范性学校评估组来我校评估。评估后认为,我校的校园网建设在直属学校中处于领先地位。
4月9日市区语文、化学教坛新秀评比在我校举行。 4月18日宁波大市青年教师物理教学大赛在我校举行。 5月上旬我校承办省第五届美术教育年会。
9月9日林金妙校长被评为市首批名校长,受到市政府、市教育局的表彰。 9月12日柳州三中一行14名教师来我校听课参观。
9月20日宁波电视台采访我校的教育教学、劳技、现代教育技术应用情况,并采访了林金妙校长。 10月17日省教育厅督导由市教育局督导胡审严处长陪同来我校评审省二级重点中学。 10月22日辽宁省新滨满族自治县教育局宋思来局长一行六人来我校参观。
11月12日省中学劳技教学工作会议在我校召开。省教研室施志良、市教研室丁耀芳及全省各县市劳技教研员、劳技教师共250余名同志参加了会议。戴高潮副校长作了我校劳技教学工作经验介绍。
11月20日工会组织扶贫救助送温暖活动,全校教师为贵州贫困居民捐衣物共1063件。
12月2日大市化学高考研讨会在我校举行,俞朝晖老师作了“2002年高考试题分析及2003年迎考对策”的报告。
12月5日,以市教育局副局长陈大申为组长的省二级重点中学评估组受省教育厅委托来我校复查(组员:黄鄂生、胡审严、林正道、宋家祺、庄允吉、蒋能康)。上午听取林金妙校长自评汇报,察看校园、查阅资料。下午进行访谈、汇总分析、反馈。最后认定:我校以42项达标,3项基本达标的优秀成绩通过省二级重点中学的评估。
12月23日,全国综合实践活动研讨会250余名代表来我校参观劳技作品展览。
下午由市教育局何淑敖处长陪同市档案局董局长一行四人来我校评审档案省二级,校人事处周勤老师作自评报告,最终以93.5分的好成绩通过档案省二级复查。
是年,教学质量稳步上升。学校从抓教研组建设入手,要求各教研组加强规范和创新,定期检查教学和听课评课,提倡教研活动课题化,依靠学科组集体力量,探索“减负增效”的教学模式。教务处对考试组织工作做了改革进一步强化了考前纪律教育和监考教师职责培训,采用了年级内打破班级顺序,用电脑排列考生座次的办法,有效地遏制了作弊的现象,也有利于平行班之间成绩的比较。2002年,高考成绩又创佳绩,高考上线率达98%,本科上线率达64%。报考美术专业的74名学生中,有38名被中国美院录取,其中楼文青同学的美术高考专业成绩在近万名考生中名列全省第一,创我校美术教学史上最好成绩。
学校配备的现代化教育设施在宁波市各学校中居领先地位。校园网络中心建成拥有120多个结点的100M局域网络系统。所有
办公室都配有电脑,联入校园网并宽带接入Internet,学校的CAI制作室配备了扫描仪、视频采集卡、数码摄影、摄像机、刻录机、打印机等全套课件制作设备。
设置在我校的江东劳技中心迎来了辉煌的一年,八月份,劳技中心承办了“金海缘”杯宁波市首届中小学生陶艺制作大赛。来自全市十几所中小学的200余名学生参加了比赛。经过两天四场预赛,五十名同学获得了决赛资格,在获奖的十件作品中,我校学生的作品占了八件。
下半年,学校又承办了浙江省劳技教研工作研讨会。戴高潮副校长向大会介绍了我校劳技教育工作的经验。会后,250余名代表参观了设在劳技中心的市劳技作品展览。12月份,学校又接待了全国综合实践活动课研讨会的专家、教师,并向他们介绍了我校的办学经验。
继续坚持“科研兴教”的教学理念,以校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名师评选工程启动为契机,促进广大教师参与教科研究、承担课题任务,评选了宁波三中首届课题研究成果奖,共有12个课题获奖。同时,学校还被国家教育部列为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网络教育与传统教育的优势互补研究》实验学校。
校团委坚持办好“三校”──少年团校、业余团校、业余党校,开展“一支部一基地”活动,范围覆盖社区、孤寡老人、军烈属等23个单位或个人。团委的“爱心服务小卖部”所得盈余捐赠给贫困学生。并发动全校各团支部向结对学校贵州凯时里三中的贫困同龄人进行帮困捐助,共得捐款7684.2元。
本年度获得的主要荣誉:
学校被评估认定为省二级重点中学。 宁波市中小学科技教育活动先进集体。 学校档案室通过省二级评估。 校长林金妙被评为宁波市首批名校长。 教科处主任许谱槐被评为省教科研先进个人。
2003年,学校围绕市教育局提出的“三满意”目标,坚持以特色带动全面,踏踏实实进行教育教学管理等方面的创新探索。学校的精神文明建设、教科研、教学质量和内部管理、教育教学现代化技术的推广运用均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1月8日,江东区八届人大换届选举日,曙光中学张玲萍、我校林金妙是本选区候选人。下午3时30分,曙光中学、明楼中学、三中共630人参加选举,回收选票630张,林金妙以455票当选江东区第八届人大代表。
1月30日,接浙教督[2003]19号文件,我校正式被省教育厅核准为省二级重点中学。 2月18日,《东南商报·教育周刊》刊登报导我校的文章《宁波三中教育教学进入e时代》。 3月1日,接浙教办[2003]34号文件,我校档案工作目标管理通过省二级认定。 我校被评为2000—2001年度宁波市教育科研先进集体。(甬教科规组[2003]1号)
3月4日,《宁波日报》发表题为“滕头春天生态游开营”的通讯,对我校学生的社会实践作了相关的报道。 《东南商报·教育周刊》发表报道我校通讯文章,题为《三中学子学雷锋十年如一日》。 3月31日,我校被确认为市教育局2002年度“行为规范达标学校”。(甬教基[2003]87号) 广东省韶关曲江县曲仁一中龚仲民校长一行人来访,由林金妙校长陪同并介绍学校有关情况。 4月3日,我校被评为浙江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并授铜牌。
4月14日,市教研室沈兆良主任陪同贵州省部分中学校长来我校参观。由语文组老师上公开课,校领导介绍学校办学情况。 4月20日,早上召开各年级组长参加的行政扩大会议,专门研究有关防非典型性肺炎问题。
4月24日,行政会议,成立预防监控“非典”领导小组,制定了学校防“非典”的九条措施,具体布置了各处室各年级“非典”
预防工作。
同日,学校被授予宁波市环保模范学校。
4月30日,上午市卫生监督所到校检查抗“非典”工作,提出了四条监督意见。下午市局由华长慧局长带领有关处室领导来我校检查“非典”防范工作,并接受新闻媒体采访。下午班会课,校政教处向全校发表电视讲话,布置“五一”期间防非典注意事项。
5月14日,江东区卫生局、教育局有关同志到我校检查防“非典”工作情况。
5月15日,下午全校大会集中,林金妙校长在会上再次强调“非典”形势严峻,应提高警惕,加强预防,并提出具体的要求。 团委开展“用心营造真爱,用爱呵护生命──我为‘抗非’尽份力”活动。
6月8日,副市长成岳冲、市政府副秘书长陆勇来我校视察高考情况,同时还察看了我校食堂设施,听取了我校校舍迁建,改建方案的汇报。
同日下午,华长慧局长和张骏伯书记来我校检查、视察高考情况。
6月17日,经审核,我校被定为2003—2005学年度市中学“校本培训”试点学校,全大市共二十八所。
6月20日 课题《高中美术班“合格加特色”教育模式的实践和研究》荣获浙江省人民政府第二届基础教学成果二等奖。 7月25日,朱军、张劲天带领6名学生赴河南郑州参加第十八届中国青少年电脑机器人比赛,获“足球赛”三等奖,“创意赛”二等奖,“常规赛”一等奖。
9月11日,上午市直属学校教科主任工作会议在我校召开,市教科所沈兆良主任、课题规划办负责人王莉莉老师及全市40余名教科主任到会,会上交流了各校教科工作开展情况,同时布置了下半年的工作。
9月14日,我校被审定为宁波市首批艺术特色项目学校(甬教体[2003]328号)全大市共三十九所。
10月30日,结对学校浙江松阳二中王有才校长带处室负责人来我校参观访问,并与各处室在学校管理方面进行了交流。 10月31日,平湖市城关中学、钟埭中学教师来我校访问。
11月4日,杭十一中许炎明校长带领教研组长一行10余人来我校访问,与我校各教研组长进行了对口交流。
11月6日~9日,朱军老师和邱礼云、龚海婉同学受中国青少年科技协会邀请赴韩国参加国际机器人奥林匹克大赛,获优胜奖。 11月25日,课题《强化校本培训提高师生信息技术能力》获宁波市首届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教科处许谱槐老师同时获2003年度市校本培训先进个人荣誉称号。(甬教高[2003]410号)
11月28日,省规划重点课题《中学生创新创造能力的培养与研究》课题组成员在林金妙、许谱槐老师带领下去奉化实验小学考察。
12月18日,校第二届“三晖杯”教坛新秀评比结果揭晓,共评出一等奖二名,二等奖六名,三等奖八名。
12月29日,506班周一红同学家庭惨遭不幸:父得喉癌,母又遭车祸。全校师生为之发起“奉献一片爱心,拯救一个家庭”的捐款活动,全校师生共捐款48413.3元,并为其设立帐号,吸收社会各界捐款。
本学年学校切实注重师德建设,提升学校的良好形象。认真贯彻落实市教育局关于教育工作者个人信用十项承诺制度,进一步明确教师的责任,制定了《中共宁波三中党总支党员师德考核细则》《宁波三中教师课堂教学行为基本规定》《文明办公室评比条例》等规章制度。着眼于“创人民满意的教育、办人民满意的学校、做人民满意的教师”,学校组织教师深入学生家庭、社区,主动接受社会监督。党员教师、班主任认真做好“三进”工作,重点走访学困、贫困学生家庭。通过走访了解,对74名经济困难学生的学杂费、代管费、校服费等作了减免,总计减免费用20万余元。
党总支还和大河社区党支部成功的开展了“六同”活动,即两单位党员同唱一首歌、同读一本书、同写一篇心得、同过一次组织生活、同上一堂党课。尤其是同唱一道歌“颂歌迎七一 共建谱新篇”活动,同过一次组织生活──“宁波三中、大河社区联合开展党日活动”取得了很好的教育效果。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