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浙江选考)2020版高考政治一轮复习讲义:生活中的法律常识专题六第四十七课时民事纠纷解决途径讲义
合议制原则;等等。 2.公民的诉讼权利
(1)公民有委托辩护人或诉讼代理人的权利。 (2)公民有申请回避的权利。 (3)公民有上诉的权利。
选一选:案件一审判决后,乙才知道本案的陪审员丙是甲的弟弟,于是向上一级法院提出上诉,二审人民法院在对上诉案件审理过程中,发现丙未自行回避,双方当事人也没有申请回避。这时,二审法院应当( )
A.视为当事人放弃申请回避的权利,继续审理 B.裁定中止审理
C.裁定撤销原判,发回重审 D.报上级人民法院处理
解析: 本题考查当事人回避的权利,本案一审陪审员应当回避而未回避,违反法定程序可能影响正确的判决,二审法院应裁定撤销原判,发回重审,故应选C项。 答案: C
考向一 非诉讼解决纠纷的方式
【例1】 (2017·04新高考,41.1)A公司委托B公司处理废弃物,双方约定:B公司应按专业要求对废弃物进行环保处理;若产生纠纷,可同时向仲裁机构申请仲裁和向人民法院起诉。为节约成本,B公司未按专业要求进行环保处理,直接将废弃物倾倒在山坡草丛中。受高温暴雨影响,废弃物腐烂殆尽,植被遭到严重污染,很多农户的鸡吃了受污染的草后死亡。农户找到A公司要求赔偿,A公司赔偿农户后,
要求B公司承担法律责任,B公司以高温暴雨属不可抗力为由拒绝承担责任。纠纷产生后,调解无果,A公司和B公司未达成任何协议。 运用《生活中的法律常识》中的相关知识,结合本案,判断A公司与B公司关于纠纷解决方式的约定是否有效,并指出理由。(3分) 解析: 本题要求考生判断A公司与B公司关于纠纷解决方式的约定是否有效,并指出理由。解答本题首先要求考生对材料中A公司与B公司关于纠纷解决方式的约定要进行认真研判,通过解读材料,并根据所学的相关知识可以看出,其约定是无效的。理由方面,根据我国的仲裁基本制度,实行或裁或审,仲裁和诉讼之间只能选择其一,本案中双方关于可同时向仲裁机构申请仲裁和向人民法院起诉的约定无效。
答案: 无效。根据我国的仲裁基本制度,实行或裁或审,仲裁和诉讼之间只能选择其一,本案中双方关于可同时向仲裁机构申请仲裁和向人民法院起诉的约定无效。
[对点练1] (2018·04新高考,36)春节期间,张某违反本市全面禁放烟花爆竹规定在家门口燃放烟花,被所在区的公安分局处以200元罚款。若张某对此不服,可以( )
①免费向人民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 ②免费向该市公安局申请行政复议 ③委托代理人向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④委托诉讼代理人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 春节期间,张某违反本市全面禁放烟花爆竹规定在家门口燃放烟花,被所在区的公安分局处以200元罚款。若张某对此不服,可以免费向该市公安局申请行政复议,或者委托诉讼代理人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②④符合题意;①③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C。
答案: C
考向二 公民的诉讼权利
【例2】 (2018·11月浙江选考,40)【加试题】原告向法院起诉称,其与被告A公司签订长期代销合同,约定自2015年10月至2016年10月,A公司为原告代销猪肉,原告每日向被告配送猪肉,并按照猪肉销售收入的一定比例定期向被告结付佣金。合同签订后,原告接到被告的业务人员陆某电话,要求其今后将货送到被告下属的Y购物中心,原告照此办理。代销期限结束后,原告经结算认为被告欠付货款10万余元,故请求法院判令被告立即支付该款项,针对原告起诉,被告否认曾收到过原告配送的猪肉,并称不存在所谓的下属Y购物中心,陆某也不是其工作人员。
根据上述事实,运用生活中的法律常识中的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一审判决后,败诉方是否有上诉的权利?请说明理由?
答案: 有上诉的权利。我国民事诉讼实行两审终审原则,诉讼当事人如果不服一审判决或裁定,可以在规定期限内提出上诉。 [对点练2] (2016·10新高考,37)A县小王和B县小张曾经是男女朋友。两人分手后,心存怨气的小张把小王不宜公开的照片上传到微信朋友圈。小王深受困扰,要把小张告上法庭。为此,小王( ) A.应向A县或者B县法院提起诉讼 B.须聘请律师为诉讼代理人 C.可把精神伤害赔偿作为一项诉求 D.应以肖像权受侵犯为案由
解析: A选项观点错误,法院诉讼一般遵从“原告就被告”的原则,所以应该在B县法院提起诉讼,故排除。B选项观点错误,向法院提起诉讼可以聘请律师,但并不是必须,故排除。C选项观点正确且符
合题意,题中小张的行为对小王造成了精神的伤害,小王可以把精神伤害赔偿作为一项诉求,故入选。D选项观点与题意不符,题干小张的行为与侵犯肖像权无关,故排除。 答案: C
易错点1 错误认为人民调解达成的协议和仲裁形成的裁决不具法律约束力
矫正训练1 仲裁是解决纠纷的一种方式。某经济纠纷中,当事人双方达成仲裁协议,将纠纷提交当地仲裁委员会仲裁。当地仲裁委员会仲裁所形成的仲裁裁决( )
A.具有法律约束力,一方若不遵守,另一方可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B.不具有法律约束力,对任何一方都不具有强制执行的法律效力 C.具有法律约束力,是否执行完全依赖于个人良心和社会舆论 D.不具有法律约束力,因为它不是由法院作出的
解析: 尽管仲裁裁决是由仲裁委员会作出的,但仍具有法律约束力,如果一方不自觉履行仲裁裁决,另一方当事人可以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B、C、D错误,选A。 答案: A
提醒 经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达成的、有民事权利义务内容,并由双方当事人签字或者盖章的调解协议,具有民事合同性质,具有法律效力,受法律保护;我国仲裁法根据国际惯例实行一裁终局,即仲裁委员会依法作出的裁决是终局的,一经作出即发生法律效力,对双方当事人均有约束力。
易错点2 错误认为任何纠纷都可申请行政复议或仲裁
矫正训练2 2018年2月1日,小张把车停在萧山某马路边被交警贴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