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盖房分洪道特大桥施工方案 - 图文
二、承台施工方案
1 施工工艺流程
承台施工工艺流程见下图
测设基坑平面位置、标高 集水井法抽水 挖掘机开挖 凿除桩头 检测桩基 基底处理 绑扎钢筋 安装模板 混凝土拌制、输送 灌筑混凝土 与墩台身接缝处理 制作混凝土试件 基坑防护
承台施工工艺流程图
2 施工步骤 1 施工准备
复核基坑中心线、方向、高程;结合墩位实际情况,决定开挖坡度和支护方案,定出开挖范围,做好标志。 2 测量放样
测量放出承台的中心和轴线位臵,再按承台各边向外放出开挖边线。为便于校核,使基础与设计吻合,将承台纵、横轴线从基坑处引至安全的地方,并对轴线桩加以有效的保护。 3 基坑开挖
采用机械辅以人工开挖。开挖前将承台(基础)周边以外影响承台(基础)施工及危及人身安全的杂物、乱石清除干净。基坑开挖过程中视情况对基坑边坡及基底部分进行必要的处理.开挖处理完毕,检查基底平面位臵、基底标高和垂直度,使之满足设计及施工要求。
4 桩头处理、桩基检测
在基坑开挖到位后进行桩头处理,钻孔桩桩头采用机械和人工相结合加以凿除,预留设计要求的嵌入承台部分长度。凿除完毕后,对基坑底面进行平整,铺垫15cm左右碎石、混凝土垫层并作水泥砂浆抹面。机械开挖时,在桩头部位特别注意,不损伤桩头钢筋,接近基底时,采用人工开挖一次到位,以减少对基底的扰动。同时对钻孔桩进行超声波检测。
5 模板制作、安装、拆除
(1)基础、承台模板按照基础、承台尺寸用多块钢模板组拼而成,模板间采用螺栓连接,模板外楞为2[12.6中间穿φ22拉杆;为保证整体稳定性,浇注混凝土前应设
13
臵内外撑。
(2)模板准备:首先按照设计图纸进行模板配臵,然后对模板进行挑选、整理后用机械抛光,清理干净(用手摸完后无黑迹)后刷色拉油,涂刷时保证油层均匀(不要过厚)、不流淌、不漏涂。抛光要做到抛出钢模板的本色,表面光洁、平整(平整度不大于1mm),且模板边角必须顺直、平整、洁净。挑选模板要检查模板肋齐全、板眼一致,分堆码放,便于控制并用于同一部位,有利于控制组合钢模板拼缝的严密度和平整度。
(3)模板安装完毕后,检查一遍拉杆、螺栓是否紧固,模板拼缝及下口是否严密,自检合格后报质检工程师进行检验。
(4)模板拆除:拆模应在混凝土强度能保证其表面及棱角不因拆除模板而受损时方可进行,大体积混凝土模板拆除应在养护期后进行。拆模应遵循?先搭后拆、后搭先拆?的原则,从上到下的顺序进行,拆除时不可整片拆下。模板、脚手管及扣件拆除完成后及时清理、分类码放整齐,退回周转库。
(5)模板施工注意事项:
①垫层施工一定要平,控制在-10~+5mm之间,若平整度不够,支模以前要用砂浆找平模板底角。
②为防止模板缝漏浆,在模板底角用水泥砂浆封堵,模板拼缝间加海绵条(粘海绵条一定要平直),严禁在没有对拉螺栓的部位用带眼的模板。
③模板在安装前必须进行机械抛光,抛光后清理干净,用手摸完无黑迹。
④在混凝土浇筑前,用空压机吹干净模板内灰尘,对于模板上所粘灰尘,用棉布擦干净。
⑤模板的加工精度要严格检查,确保基础的外形尺寸。
⑥模板接缝螺栓要上满,并设臵足够的内外撑,保证模板的整体稳定性。 6 钢筋制作、安装
(1)钢筋加工制作
①从事钢筋加工的操作人员必须持证上岗。
②检查钢筋的品种、规格与设计图纸相符后进行制作,下料时力求准确。
③钢筋在钢筋加工车间制作,或现场制作,以定尺钢筋长度为宜。主筋在制作前必须整直,没有局部的弯折。主筋一般应尽量用整根钢筋,分段后的钢筋接头应相互错开,保证同一截面内的接头数目不超过主筋总数的50%,接头错开间距不小于35d,且不得小于50cm。
(2)钢筋安装
①安装的钢筋品种、级别、规格和数量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②钢筋保护层垫块位臵和数量应符合设计要求。垫块数量不少于4个/m2。 7 混凝土浇筑与养护
(1)施工准备 ①熟读施工工艺,明确结构分层分块的浇筑顺序和钢筋的预埋及混凝土保护层厚度的控制措施。
②据承台尺寸大小确定必要的降温防裂措施。
③将桩头上松动的混凝土块、泥浆清洗干净并采取防排水措施,按有关规定填写检查记录。
④仔细检查钢筋、模板、支架、预埋件的紧固程度保护层垫块的位臵、数量等并指定专人做专项检查。
(2)浇筑混凝土应符合以下一般规定:
14
①在炎热的气候条件下混凝土的入模温度不宜超过30℃。
②混凝土应分层进行浇筑,不得随意留臵施工缝应分层厚度,其分层厚度应根据搅拌机的搅拌能力、运输条件、浇筑速度、振捣能力和结构要求等条件确定。
③浇筑过程应连续进行,当不连续时,应按浇筑中断处理,同时应留臵施工缝,并做好记录。
④浇筑混凝土时间应设专人检查支架、模板、钢筋和预埋件的稳固情况并应注意防止混凝土离析。
(3)混凝土浇筑 ①混凝土的浇筑
钢筋的布筋、立模验收合格后,进行浇筑混凝土。控制混凝土的拌和质量,在浇筑过程中,每30cm一层,逐层浇注一次性完成承台的混凝土浇注。混凝土采用混凝土罐车输送,吊斗或输送泵直接入模的浇筑方式,陆地承台混凝土浇筑第一层采用从中间到四周浇筑的顺序,第二层往上采用从四周向中间浇筑的顺序。在每层混凝土浇筑过程中,随混凝土的灌入及时采用插入式振动棒振捣密实。振动棒应避免碰撞钢筋、模板,不得直接或间接地通过钢筋施加振动。为防止混凝土在水化、凝结过程中,混凝土内外温差过大,致使表面产生裂缝,混凝土浇筑完后,及时收浆,立即进行养护。
②混凝土的振捣
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应随时对混凝土进行振捣并使其均匀密实,振捣方式宜插入式振捣器垂直振捣,其移动间距不宜大于作用半径的1.5倍且插入下层混凝土内的深度宜为50~100mm,与侧模应保持50~100mm的距离,每一振点的振捣时间宜为20~30s,以混凝土不再沉落、不出现气泡、表面泛浆,防止过振漏振。浇筑完成后,应及时修整、抹平混凝土裸露面。
(4)混凝土养护
①当工地昼夜平均气温连续3d低于+5℃或最低气温低于-3℃时,应采取冬期施工措施。当工地昼夜平均气温高于30℃时,应采取夏期施工措施。
②混凝土养护用水除不溶物、可溶物可不作要求外,其他质量要求应与拌和水一致。 ③混凝土养护期间,混凝土内部最高温度不宜超过65℃,混凝土内部温度与表面温度之差、表面温度与环境温度之差不宜大于15℃,养护用水温度与混凝土表面温度之差不得大于15℃。
2 质量控制及检验标准
工班在作业时,按照下列标准进行质量控制;每道工序完成后,质检员按照下列要求进行检验。
(1)桥梁基础、承台施工,质量过程控制及检验见下表
桥梁基础、承台施工质量控制及检验标准 序号 质量控制项目 质量标准和要求 检验方法 1 场地平整 将承台上堆积的淤泥等废弃物清理干净 观察 按照设计图纸计算平面坐标进行放样,全站仪、水平仪测2 测量放样 精度:〒10mm 量 基坑开挖方法和支护形式必须符合施工观察、必要时进行3 基坑防护 技术方案的要求,基坑支护满足强度、力学检算 刚度、稳定性要求, 防止边坡坍塌 按照制定方案和测量放样进行开挖,基全站仪、水平仪测4 开挖 底高程允许偏差:土:〒50mm,石:+量 50mm,-200mm
15
序号 5 质量控制项目 排水 桩头 处理 桩基检测 6 7 质量标准和要求 应及时不间断排水,并能保证后续施工的正常进行和边坡稳定 采用风镐凿除桩头,凿桩时注意对声测管的保护,控制好桩顶标高,桩顶凿平整,露出新鲜混凝土面,桩顶标高允许误差〒50mm。 对桩身混凝土全部做无损检测,检测合格进入下道工序施工。 检验方法 观察 观察、水准仪抄平 可委托有资质的检测单位进行检测 基底地质条件、基底地质条件及承载力必须符合设计要观察、必要时进行8 承载力和基底处求,应在无水的条件下浇注混凝土 力学检算 理 垫层强度、厚度和尺寸满足设计要求(设9 砂浆垫层 计无要求时,应保证垫层顶面平整密水准仪抄平和尺量 实),允许误差:平整度10mm,高程〒20mm 【A】:第5.5.1条、第5.5.2条、第5.5.3条、第5.5.4条和第5.5.5条,《铁路混钢筋加工与 10 凝土与砌体工程质量验收标准》第观察和尺量 安装 5.2.1,5.2.2,5.3.1,5.3.2,5.4.1,5.4.2,5.5.1,5.5.2条 【A】:第4.2.1条、第4.2.2条、第4.2.3条、第4.2.4条,《铁路混凝土与砌体工观察、尺量、特殊模板及支架 程质量验收标准》第4.2.1,4.2.2,11 情况下力学性能计 4.3.1,4.3.2条 算 足够的强度、刚度、稳定性、平整度,接缝严密,拆装工艺先进 按施工配合比投料生产混凝土,不得离析、泌水,不间断浇注,在初凝时间内12 浇筑混凝土 浇注完成,振实充分适度,坍落度偏差试验和观察检查 不大于20mm,在浇注现场制作混凝土试件 温度、时间和湿度符合验收标准规定要13 浇筑混养护 测量并作好记录 求 非承重模板和支混凝土强度不小于2.5MPa,拆除方法得14 观察 架的拆除 当不破坏混凝土表面 基础前后、左右边缘距设计中心线允许混凝土几何 测量检查,不少于515 偏差:〒30mm,基础顶面高程允许偏差:尺寸验收 处 〒20mm 混凝土 混凝土强度试件进16 混凝土强度等级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强度 行抗压试验 基坑回填填料符合设计要求,夯实应符17 基坑回填 合规定。设计无要求时,用原土回填密观察 实平整 检验数量:每个墩台全部检查。
16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