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2015年中考语文试题汇编:诗歌鉴赏(含解析)
8.诗中“竹”这一形象具有怎样的特征?(2分)
【答案】示例:①具有不从世俗、坚忍不屈、忠贞不渝(或不畏春残、不惧秋寒、不为俗屈)的品性节操;②内在美与外在美共处一身。
评分:答出其中一点得2分,共2分。意思对即可其他答案符合题意即可。
【解析】本题考查本题考查意象的分析。诗词往往有所寄托,从“诗言志”这一角度来看,分析“竹”这一形象,应突出竹的外在形象特点和内在品质特点。前两句写“鸟归”“花尽”,实则为了对比衬托竹,在的暮春时节,窗前阴生环境下的竹子,翠绿葱茏,摇曳多姿,不改初衷,深情的迎接我的归来。可见它忠贞不渝,不为俗屈等的高尚品质;同时,也体现了它是内在美和外在美的结合。
9.任选一个角度(如构思、写法、语言等),对该诗进行赏析。(2分)
【答案】示例:
13
构思一全诗紧扣“暮春”,写出了不同景物的不同特征。既合乎自然真实,又巧妙融入主观情感,新颖别致,浑然天成。
构思二:所见与所感有机结合,“感”因“见”而生,写出了情感意绪的抑扬跌宕,曲折动人。
写法一:反衬,以黄鸟春花之“改”反衬幽竹之“不改”,突出幽竹对“我”的钟爱及其坚忍不屈、忠贞不渝的精神品质。
写法二:拟人,表现幽竹“待我”之情及“我”的怜竹之意,生动有趣而耐人寻味。
评分:答对一种得2分,共2分。意思对即可。其他答案符合题意即可。
语言:用“稀”“尽”“飞”一气而下,渲染出春光逝去、了无踪影的凋零空寂的气氛,用“始”与之呼应,表现出失望之后的意外发现和惊喜之情,写出了意脉的转折。平中见奇,朴中出新。
评分:答对得2分,共2分。其他答案取例典型,分析言之成理即可。
【解析】本题考查对诗歌的欣赏能力。题干中提示可从构思、写法、语言等方面欣赏。欣赏时要注意选准角度,取例典型,分析得当,言之成理。构思方面,主要从所见
14
所感的角度,或者是写景与抒情的角度分析;写法方面,主要是对比衬托或拟人修辞的角度分析;语言方面,可抓住某一词语分析。同时要注意诗歌赏析常用的术语。 (2015·江苏泰州市)(一)阅读下面两首诗歌,完成第7题。(6分)
望夫石
王建
望夫处,江悠悠。化为石,不回头。 山头日月风复雨,行人归来石应语。
望夫石① 刘禹锡
终日望夫夫不归,化为孤石苦相思。 望来已是几千载,只似当时初望时。
【注】①望夫石:亦作望夫山。
(1)“化为石,不回头”与刘禹锡诗中“ ”一句意思相近。(1分) (2)刘禹锡诗中“望”字出现了三次,请赏析其妙处。(3分)
(3)下面关于这两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诗句“望夫处,江悠悠”,采用了以动景衬静物的手法,也暗喻了思夫之情的绵绵不绝。 B.“行人归来石应语”中的“行人”,是指经过望夫石的过路人。 C.“终日望夫夫不归”一句中,“夫”字的叠用达到了意转声连、音韵悠扬的表达效果。 D.“望夫石”象征了恒久不变的忠贞之情,两首诗都是沿着这一传统指向进行立意的。
7.(1)只似当时初望时(2)全诗紧扣题面,通篇只在“望”字上做文章。“望”字三见,诗意也推进了三层。一、二句从“望夫石”的传说入题,是第一层,“终日”即从早到晚,又含日复一日时间久远之意。可见“望”者一往情深。三句“望来已是几千载”比“终日望夫”意思更进一层。望夫石守候山头,风雨不动,几千年如一日。──这大大突出了那苦恋的执着。“望夫”的题意至此似已淋漓尽致。殊不知在写“几千载”久望之后,末句突然出现“初望”二字。这出乎意外,又尽情入妙。因为“初望”的心情最迫切,写久望只如初望,就有力地表现了相思之情的真挚、深切和久远。这里“望”字第三次出现,把诗情引向新的高度。三、四句层次上有递进关系,但通过“已是”与“只似”虚词的呼应,又有一气呵成之感。(3)B.
考点:本题是对古诗词理解和赏析能力的考查。 思路点拨:(1)“只似当时初望时”表达出盼夫归来的始终如一的神态,这与“不回头”意思相近。(2)重点是指出“望”的三层不同意思。(3)“行人”是指“望夫”中的“夫”,即丈夫。
15
(2015·江西省)(一)阅读下面古诗,完成第7-8题(4分)
二月二日出郊 [宋]王庭珪
日头欲出未出时,雾失江城雨脚①微。 天忽作晴山卷幔,云犹含态石披衣。 烟村南北黄鹂语,麦垅高低紫燕飞。 谁似田家知此乐?呼儿吹笛跨牛归。
注 ①雨脚:即雨线之意。
7.下列对诗的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首联点明了刚出郊时太阳未出、江城隐于雾中的情景。 B.颔联描写了天气晴朗、云雾完全消散的景象。
C.颈联捕绘了一幅黄鹂轻语、紫燕翻飞的生机盎然的图景 D.全诗描写了作者郊游时的所见所闻。
7.【解析】本题考查对古诗内容的理解。颔联的意思是:忽然天又变晴,卷起帐幔露出了群山;云彩朵朵,好像山石披上了白衣。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云犹含态石披衣”,云摆弄着姿态,山石好像披着衣裳,形象地写出了云雾缭绕山石的情状,而不是完全消散的景象。
【答案】B(2 分)
8.下列对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云犹含态石披衣”一句采用拟人手法,赋予“云”和“石”以人的情态 B.诗的颔联写远景,颈联写近景,远近结合,使景物富有层次感 C.全后两联用鸟类逢春之乐反衬“田家”早耕归来的心情。 D.全诗借景抒情,表达了作者热爱田园风光的感情。
8.【解析】本题考查对古诗的内容和写法的赏析。此题C选项错在“反衬”,鸟类乐,那如果是反衬的话,就表明人不乐,是乐景哀情了,但其实诗中田家也是快乐的,故不用反衬。鹂语燕飞的自然景物衬托农家之乐,并流露出诗人自身热爱自然之情趣,手法细致且含蓄。
【答案】C(2 分)
16
17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