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祝福导学案(学生终极版)
白银市一中 总编号:029号 使用时间:2015-3-5 高一语文必修3《祝福》 编制:高一语文学科组 组内评价:
高一语文必修3 班级 小组 导学案 姓名 评价 祝 福 【学习目标】1.了解鲁迅生平及其创作。2.理解典型环境描写及其在小说中的作用。3.理解祥林嫂悲剧形象的典型意义以及封建宗法思想对中国妇女命运造成的根本原因。
【重点难点】1.理解典型环境描写及其在小说中的作用。2.理解祥林嫂悲剧形象的典型意义以及封建宗法思想对中国妇女的命运造成的根本原因。
【学法指导】诵读法、讨论法。
预习案 自主学习—台前幕后,先睹为快 一、走近作家,知人论世
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我国伟大的无产阶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1918年5月,首次以“鲁迅”作笔名,发表了中国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 》,奠定了新文学运动的基石。1918年到1926年间,陆续创作出版了小说集《 》《 》,散文诗集《 》,散文集《 》,杂文集《热风》《华盖集》《华盖集续编》《坟》等专集。其中,1921年12月发表的中篇小说《 》,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不朽杰作。鲁迅以笔为武器,战斗一生,被誉为“民族魂”。毛泽东评价他是中华文化革命的主将。“ , ”是鲁迅先生一生的写照。 二、亲近作品,了解背景
《祝福》写于1924年,是作者的第二个小说集《彷徨》的第一篇,所反映的是在半封建半殖民地旧中国农村妇女的悲惨命运。辛亥革命后的中国社会,仍是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会,对妇女的各种压迫尤为惨重。民国初年政府颁布的“褒扬条例”中,就有“表彰节烈”的条款。“五四”运动前后,复古主义者在报刊上公开鼓吹“节烈”,经常刊登颂扬“节妇”“烈女”的记事和诗文。“忠臣不事二主,烈女不嫁二夫”,“饿死事小,失节事大”的礼教观念流毒甚广,当时被迫牺牲于所谓“节烈”的妇女很不少。鲁迅一向痛恶封建思想观念,同情劳动妇女。1924年前后,他写了《娜拉走后怎样》《论雷峰塔的倒掉》《坚壁清野主义》《寡妇主义》等束缚妇女的封建伦理道德的杂文,《祝福》则是以小说的形式对此进行批判。
怀着对劳动人民不幸遭遇的深切同情,作者深刻地揭露了吃人的社会制度和旧礼教的罪恶,以唤醒人们来“扫荡这些食人者,掀掉这筵席,毁坏这厨房”。 三、文学文化常识
1.四书:朱熹抽取《礼记》中的《大学》《中庸》两篇,和《论语》《孟子》编在一起,称为“四书”。
2.关于“祝福” “祝福”是旧时浙江绍兴一带曾经流行过的一种迷信习俗。每当旧历年底,地主和有钱人家举行年终大典,杀
语文教研组 鸡、宰鹅、买猪肉,并将三牲煮熟作为“福礼”,恭请天神和祖宗享用,感谢他们保佑当年“平安”,并祈求来年“幸福”。 四、知识链接 封建思想的几个主要组成部分: 1.贞节 从宋代起,中国封建社会走向衰落,封建思想越加保守、僵化、反动。此时理学出现了,主张“存天理,灭人欲”。夫权自然是“天理”,而寡妇再嫁,就是以正常的“人欲”破坏了这个“天理”。理学提倡妇女守节,“饿死事小,失节事大”,寡妇再嫁当然不可以,就连未婚夫死了,也要为他守一辈子。最后更残忍地提出妇女要为死去的丈夫甚至未婚夫自杀殉葬,并为这样的妇女立牌坊。封建思想已经发展到灭绝人性的地步。
2.秩序 封建思想的核心是维护封建秩序,讲“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任何人都不允许破坏封建社会的尊卑秩序。在鲁四老爷这样的理学拥护者看来,像康有为那样的改良,都是洪水猛兽,更不要说变革了。祥林嫂的再嫁,破坏了封建夫权秩序,鲁四老爷自然是无比仇恨,斥为“谬种”。
3.妇女的三从四德 《仪礼·丧服·子夏传》:“妇人有三从之义,无专用之道。故未嫁从父,既嫁从夫,夫死从子。” 《周礼·天官》:妇德、妇言、妇容、妇功。”(妇女的品德、辞令、仪态、女工[gōng即“女红”、“女功”。指通常由妇女所作的纺织、刺绣、缝纫等事])。违背这一秩序的妇女,都被视为“罪人”。
五、知识储备 1.肖像描写
2. 细节描写 正面描写 3. 人物描写 4. 侧面描写 5. 描写(对象) 场面描写 环境描写 1.
2.
白描:在文学创作上,“白描”作为一种表现方法,是指用最简练的笔墨,不加烘托,描画出鲜明生动的形象。用白描手法刻画人物,三言两语就能揭示人物的外貌、神态,使读者如见其人。如鲁迅笔下的孔乙己,“身材很高大;青白脸色,皱纹间时常夹些伤痕;一部乱蓬蓬的花白的胡子”,“穿的虽然是长衫,可是又脏又破,似乎十多年没有补,也没有洗”。这些描写,犹如用几条墨线,简单几笔,特征显露,尽传神态。 【自学检测】为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监.( )生 寒暄.( ) 烟霭.( ) 镯.( )子 朱拓.( ) 瘦削.( ) 间.或( ) 诧.异( ) 悚.然( ) 踌蹰..( ) 谬.种( )尘芥.( ) 形骸.( ) 模.样( ) 新正.( ) 俨.然( ) 荸荠..( ) 驯.熟( ) 桌帏.( ) 讪.讪( ) 咀嚼..( ) 蹙.缩( ) 诡.秘( ) 怔.怔( ) 再一强.( ) 炮烙..( ) 窈.陷( ) 惴.惴( ) 抵当.( ) 歆.( )享 醴.( )酒 陈抟.( )老祖 拗.
( )不过 探究案学始于疑—质疑解疑、合作探究 第- 1 -
页 共4页 探究点1(第一课时)
了解小说创作的时代背景。理清情节,了解倒叙的作用。 1.本文的中心事件是什么?行文线索是什么?
2.速读课文,完善表格——分析小说的情节结构 情节 内容 起讫段落 时间 序幕 祝福景象与鲁四老爷 1――2 结局 祥林嫂寂然中死去 3――33 迎春之时,一命归天 开端 祥林嫂 34――53 春日之时, 发展 祥林嫂 54――65 孟春之时, 高潮 祥林嫂 66――110 暮春之时, 尾声 祝福景象与我的感受 111 3.本文在结构上有什么特点?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4.文中的“我”是一个样的人?在小说中“我”有什么作用?
5.小说的序幕和尾声可否删掉?为什么?
探究点2(第二课时)分析祥林嫂这一人物形象的特点及其塑造方法;通过分析人物命运初步体会本文的主题思想。
1.阅读课文,写出祥林嫂人生悲剧的情节提纲。
2.找出文中对祥林嫂进行的三次肖像描写并归纳,看看她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这样描写的作用是什么?
快乐阅读,轻松完成,稳步提高! 白银市一中 总编号:029号 使用时间:2015-3-5 高一语文必修3《祝福》 编制:高一语文学科组 组内评价:
从脸色,两颊,眼睛,衣着饰物,精神状态方面分析。 第1次:
第2次:
第3次:
作用:
3.“我真傻,真的。”类似的话在文中反复出现多次,几乎成了祥林嫂的口头禅,对此你有怎样的认识?
4.你怎样认识祥林嫂的反抗性?
5.祥林嫂悲剧性一生的原因何在?
探究点3(第三课时)分析鲁四老爷等人物形象,探究祥林嫂悲剧的必然性;深入理解环境描写对表现小说主题的重要意义。 1.鲁四老爷是一个怎样的人?小说是怎样塑造他这个形象的?
2.有人认为柳妈是帮助鲁四老爷杀害祥林嫂的凶手。你是怎样来看待这一问题呢?
3.祥林嫂再寡后,四婶先后两次禁止祥林嫂碰祭器,四婶两次所说的话在表达上有什么不同?祥林嫂两次反应有什么不同?为什么?
4.课文开头是怎样描写鲁镇祝福景象的?哪些语句带有作者的感情或有特定的思想内容?
5.文章几次写到“祝福”?对“祝福”景象的描写,有什么作用?试结合有关内容作具体分析。
语文教研组
6.本文既然是一出悲剧,为何以《祝福》为题?
训练案举一反三—有效训练,反馈矫正 1.《祝福》中鲁四老爷、卫老婆子、柳妈说的话各有特色,个性
鲜明。在日常生活中,你会经常遇到接电话的情景,请你回忆一
下,按下列要求描述出来。(要写出接电话人的语调、神态。)
(1)顶头上司打来电话让去办一件事。
(2)同学、朋友打来电话要聚会。
(3)正在打扑克时,陌生人打来电话找人。
2.仿照示例,从鲁迅、巴金、老舍、曹禺、莎士比亚、巴尔扎克
中任选一位,另写一段话。(要求:句式大致相同,字数可以有
所增减)
向你致敬,冰心。你的《寄小读者》养育了我。从此,什么
仇恨也不能把我拉入深渊,唯有童心的向导能把我带入爱的天
国;什么困难也不能使我消沉颓靡,唯有乐观的心态能载我驶向
成功的彼岸。
3.当巴金先生逝世后,有人写了一副对联来缅怀先生。对联的主
要内容是由巴金先生的作品构成的,对联如下:
巴金离去家中无春秋,寒夜英雄儿女传;
尧棠盛开雾里看雨电,随想人民艺术家。
请你模仿上面的对联,为鲁迅逝世70周年写一副对联。(不
超过45个字)
4.赏析下列句式的特点,并说说这样表达的好处。
(1)她一手提着竹篮,内中一个破碗,空的;一手拄着一支比
她更长的竹竿,下端开了裂:她分明已经纯乎是一个乞丐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阿!地狱?”我很吃惊,只得支梧着,“地狱?——论理,
就该也有。——然而也未必,??谁来管这等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素养案夯实语文基础,提高人文修养 ★背诵积累——诵读国学精华,提高语文素养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
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
第- 2 -
页 共4页 为苟得也。(《鱼我所欲也》)
★趣味语文——脑筋急转弯
1.有一个字,人人见了都会念错。这是什么字? 2.小华在家里,和谁长得最像? 3.鸡蛋壳有什么用处? 4.不必花力气
打的东西是什么?
★趣味语文——名趣
诗人柳亚子,初名慰高,后更名弃疾,字安如。因仰慕法国
思想家卢梭,改名人权,字亚卢,意为“亚洲之卢梭”。后觉不
像谦逊,改为亚子。
★语文知识——标点符号歌之二
写文章,要周到;讲清楚,最重要。说话中,要停顿;一口气,
说不了。要清楚,有门道;加标点,用符号。怎么用,才算好?
听我来,表一表:它的名字叫句号(。),一个圆圈圈的好,谁
人要是用到它,一句话就说完了。话没说完用逗号(,),分号
之间用分号(;),还有顿号象瓜子(、),并列词语要周到。
★趣味语文——文章批语趣
据说有位学生滥用“而”字,其师便在其文章评语中写道:
“当而而不而,不当而而而。而今而后,已而已而。”
教师针对学生滥用“而”字的情况,将“而”字的多种用法
集中对照,既批评了学生,又在批评中传授了知识,实在巧妙。 ★趣味语文——谚语趣(学习谚语) 1.用宝珠打扮自己,不如用知识充实自己。 2.蜂采百花酿甜蜜,人读群书明真理。 3.劳动是知识的源泉;知识是生活的指南。 4.
知识就是力量。5.宝剑不磨要生锈;人不学习要落后。
★听说读写——说普通话,练绕口令,做主持人
巴老爷有八十八棵芭蕉树,来了八十八个把式要在巴老爷八
十八棵芭蕉树下住。巴老爷拔了八十八棵芭蕉树,不让八十八个
把式在八十八棵芭蕉树下住。八十八个把式烧了八十八棵芭蕉
树,巴老爷在八十八棵芭蕉树下哭。
★听说读写——体验高考真题,提高语言能力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
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6分)
一提到根的作用,可能首先想到 ① .这两项是绝大多数植物
根系的本职工作.然而,进化史上最早出现的根,作用却并非吸收
水分和吸取养料,而是 ② ,这种早期类型的根被称为假根. ③ ,
是因为这些根内没有运输水分和养料的通道,它仅有的作用就足固定植株.假根将植物固定在合适的生活环境中,会降低风吹和水
流的影响,提高其生存几率。
① ②
③ ★字若其人——练练字体,规范书写
下江陵
唐.李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快乐阅读,轻松完成,稳步提高! 白银市一中 总编号:029号 使用时间:2015-3-5 高一语文必修3《祝福》 编制:高一语文学科组 组内评价:
上期素养案部分答案 脑筋急转弯1.傻瓜 2.把“冰”字去掉两点,就成了“水”。听说读写 改变自己比改变环境(世界)更容易。 我的收获 语文教研组 第- 3 -
页 共4页 快乐阅读,轻松完成,稳步提高!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