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2018年江苏省常州市中考化学试卷(含答案解析)-全新整理

2018年江苏省常州市中考化学试卷(含答案解析)-全新整理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1 9:23:22

”表示的物质的化学式为 HCN ,反应生成的N2与CO2的质量比为 7:22 。

【分析】(1)根据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解答; (2)根据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解答;

(3)先写出化学方程式,然后计算生成的N2与CO2的质量比。 【解答】解:

(1)NaClO3中Na的化合价为+1,O的化合价为﹣2,则(+1)+Cl+(﹣2)×3=0,Cl=+5,氯元素的化合价为+5价;

(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反应前Na:2,Cl:2,O:0;反应后Na:2,Cl:2,O:4,X前有系数2,故X的化学式为ClO2;反应前后化合价发生改变的元素是ClO2;

(3)HClO2与氰化氢(HCN)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的方程式是2ClO2+2HCN

N2+2CO2+2HCl,

“”表示的物质的化学式是:HCN;

该反应生成的N2与CO2的质量比为28:(44×2)=7:22; 答案: (1)+5;

(2)ClO2;氯元素; (3)HCN;7:22;

【点评】质量守恒定律,在具体使用中,是利用了元素不变,原子种类不变,原子个数不变。在实际使用时要做出准确的选择。根据方程式推断物质的化学式利用的是原子种类不变,原子个数不变进而确定化学式。

24.(6分)利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如下实验探究。

在锥形瓶中放入一小粒白磷,塞好瓶塞后玻璃管下端刚好能与白磷接触,将整套装置放在

托盘天平上调节至平衡,取下橡皮塞,将玻璃管放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至红热,迅速塞紧瓶塞,将白磷引燃,待锥形瓶冷却后观察天平是否平衡。 (1)实验时,气球的变化是 先膨胀后缩小 。

(2)根据白磷引燃前后的变化,可知燃烧的条件是 与氧气接触,温度达到可燃物着火点 ;玻璃管受热不燃烧,白磷受热能燃烧,可知燃烧的条件是 可燃物 。 (3)实验前后天平保持平衡,实验后,松开橡皮塞,则天平指针 向左偏 (填“向左偏”“向右偏”或“指向中间”)

(4)白磷(P4)燃烧生成P2O5,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P4+5O2

2P2O5 。

【分析】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即参加反应的物质的质量之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物质的质量之和,是因为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原子的种类、总个数不变。 【解答】解:(1)实验时,白磷燃烧放热,导致瓶内气压增大,气球膨胀,冷却至室温后,瓶内氧气消耗,气压减小,气球收缩,因此气球的变化是先膨胀后缩小。 故填:先膨胀后缩小。

(2)根据白磷引燃前后的变化,可知燃烧的条件是与氧气接触,温度达到可燃物着火点; 玻璃管受热不燃烧,白磷受热能燃烧,可知燃烧的条件是可燃物。 故填:与氧气接触,温度达到可燃物着火点;可燃物。

(3)实验前后天平保持平衡,实验后,松开橡皮塞,空气进入瓶中,则天平指针向左偏。 故填:向左偏。

(4)白磷(P4)燃烧生成P2O5,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P4+5O2故填:P4+5O2

2P2O5。

2P2O5。

【点评】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即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原子的种类、总个数不变,这是书写化学方程式、判断物质的化学式、判断化学计量数、进行相关

方面计算的基础。

三、(本题包括4小题,共34分) 25.(10分)如图装置可用于多次连续进行氧气的制取和性质的实验。 (1)仪器Y的名称是 分液漏斗 。

(2)水泥负载二氧化锰小球用于实验时的主要优点是 便于二氧化锰的回收利用 。该实验中收集氧气的方法是 向上排空气法 。 (3)做氧气的性质实验时,实验不同,Z的作用不同。

①铁丝燃烧。Z为水,其作用是 防止溅落的熔化物炸裂瓶底 。

②硫粉燃烧。Z为NaOH溶液,其作用是 吸收二氧化硫,防止污染环境 。 ③蜡烛燃烧。Z为 澄清石灰水 ,其作用是验证蜡烛中含有碳元素。

(4)实验时需要1.6g氧气,至少需要加入多少克5%的过氧化氢溶液。(写出计算过程)

【分析】(1)根据实验室常用仪器的名称和题中所指仪器的作用进行分析;

(2)根据水泥负载二氧化锰小球用于实验时的主要优点是:便于二氧化锰的回收利用,该实验中收集氧气的方法是:向上排空气法进行分析;

(3)根据铁丝燃烧生成高温的四氧化三铁,二氧化硫有毒,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进行分析;

(4)根据化学方程式和氧气的质量进行计算。

【解答】解:(1)通过分析入题中所指仪器的名称和作用可知,Y是分液漏斗;

(2)水泥负载二氧化锰小球用于实验时的主要优点是:便于二氧化锰的回收利用,该实验中收集氧气的方法是:向上排空气法;

(3)①铁丝燃烧,生成高温的四氧化三铁,Z为水,其作用是:防止溅落的熔化物炸裂

瓶底;

②硫粉燃烧,生成的二氧化硫有毒,Z为NaOH溶液,其作用是:吸收二氧化硫,防止污染环境;

③蜡烛燃烧,Z为澄清石灰水,其作用是验证蜡烛中含有碳元素; (3)设需要过氧化氢溶液的质量为x 2H2O2

2H2O+O2↑

68 32 x×5% 1.6g

=

x=68g

故答案为:(1)分液漏斗;

(2)便于二氧化锰的回收利用,向上排空气法; (3)①防止溅落的熔化物炸裂瓶底; ②吸收二氧化硫,防止污染环境; ③澄清石灰水; (3)68g。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化学方程式的计算,难度不大,注意解题的规范性和准确性。

26.(6分)研究小组同学对铝和稀盐酸的反应进行了探究。如图1所示实验,先检查装置气密性,再将橡皮塞连接气体压力传感器,烧瓶中放入铝片和稀盐酸,塞紧瓶塞并打开仪器,一段时间后,得到如图2所示的气体压强与时间的关系曲线图。

(1)铝与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Al+6HCl=2AlCl3+3H2↑ 。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 ”表示的物质的化学式为 HCN ,反应生成的N2与CO2的质量比为 7:22 。 【分析】(1)根据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解答; (2)根据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解答; (3)先写出化学方程式,然后计算生成的N2与CO2的质量比。 【解答】解: (1)NaClO3中Na的化合价为+1,O的化合价为﹣2,则(+1)+Cl+(﹣2)×3=0,Cl=+5,氯元素的化合价为+5价; (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反应前Na:2,Cl:2,O:0;反应后Na:2,Cl:2,O:4,X前有系数2,故X的化学式为ClO2;反应前后化合价发生改变的元素是ClO2; (3)HClO2与氰化氢(HCN)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的方程式是2ClO2+2HC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