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2018年江苏省常州市中考化学试卷(含答案解析)-全新整理
①保持水中适量的氧气②除去鱼排出的二氧化碳③使溶液的pH变小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②③
【分析】根据题中信息结合所学氧气的性质进行分析。
【解答】解:氧气能供给鲜活鱼呼吸,过氧化钙(CaO2)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aO2+2H2O═2Ca(OH)2+O2↑,生成的氢氧化钙同时能吸收鱼呼出的二氧化碳,因此在鲜活鱼的长途运输过程中,向水中加入少量过氧化钙的作用是保持水中适量的氧气、除去鱼排出的二氧化碳;氢氧化钙溶液显碱性,加入过氧化钙后溶液pH变大。 故选:A。
【点评】此题难度不大,掌握二氧化碳、氧气的性质等即可顺利解答。
19.(2分)利用如图所示的实验探究物质的性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②处有气泡、③处无现象,则可判断锌、铜的金属活动性 B.①②④⑤处有明显现象,则M可能为稀盐酸 C.⑤处固体明显减少,则M可能为稀硫酸 D.⑥处反应放热,则N可能是氢氧化钠溶液
【分析】能和酸反应的金属比不能和酸反应的金属更活泼;
盐酸能使石蕊试液变红色,能和锌反应生成氯化锌和氢气,能和氧化铁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能和碳酸钙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 碳酸钙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的硫酸钙微溶于水; 酸和碱发生中和反应,放热。
【解答】解:A、锌和稀酸反应生成氢气,产生气泡,铜不能和稀酸反应,无明显现象,说明锌比铜活泼,该选项说法正确;
B、盐酸能使石蕊试液变红色,能和锌反应生成氯化锌和氢气,能和氧化铁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能和碳酸钙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该选项说法正确;
C、碳酸钙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的硫酸钙微溶于水,包裹在大理石表面,阻止反应的进行,M是稀硫酸时,⑤处固体不可能明显减少,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D、氢氧化钠和酸反应生成盐和水,放热,该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20.(2分)可燃物R是C、H2、CH4、CO或CH4O中的一种。将一定量的R和氧气置于一个密闭的容器中引燃,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 物质 反应前质量
/g
反应后质量
/g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①m1=m4时,R是H2②m1+m2=m3时,R是C或CO③m3:m4=11:9时,R是CH4或CH4O④
m3+m4+m5≥m2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0
0
m3
m4
m5
R m1
氧气 m2
二氧化碳
0
水 0
一氧化碳
0
A.①②③
【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和质量不变分析判断。 【解答】解:①由氢元素质量不变可知,m1=m4时,R是H2,故①正确; ②由碳元素质量不变可知,m1+m2=m3时,R是C或CO,故②正确;
③m3:m4=11:9时,可推出碳酸和氢元素原子的个数比是1:4,R是CH4或CH4O,故③正确;
④当R中不变含有氧元素时,m3+m4+m5=m2;当R中含有氧元素时,m3+m4+m5
>m2,故④正取。 由以上分析可知,D正确。 故选:D。
【点评】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理解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和质量不变和化合物中某元素的质量的计算方法。
二、解答题(共4小题,满分20分) 21.(4分)用符合下列要求的物质的序号填空 ①干冰②氮气③尿素④可燃冰⑤聚乙烯⑥金刚石 (1)可用于充填灯泡的是 ② 。 (2)可用于人工降雨的是 ① 。 (3)可用于切割玻璃的是 ⑥ 。 (4)可用于包装食品的是 ⑤ 。
【分析】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根据常见的物质的性质和用途分析回答。
【解答】解:(1)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所以可以充填在灯泡内作保护气;故填:②; (2)由于干冰在升华时能吸收大量的热,可用于人工降雨;故填:①;
(3)金刚石是自然界中硬度最大的矿物,可以制成玻璃刀切割玻璃;故填:⑥; (4)聚乙烯无毒,可用来包装食品;故填:⑤。
【点评】本题的难度不大,熟记常见物质的性质和用途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22.(5分)仿生灭蚊灯(见图)模拟人的呼吸和排汗情况,仿造蚊子喜欢的温度、湿度和流动空气等环境,吸引蚊子进入灯体,达到灭蚊的效果。
(1)人体吸入空气中CO2的含量 小于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人体呼出气体中CO2的含量。
(2)从蛋白质得到的氨基酸有20多种,甘氨酸的结构由可表示为:氨酸中含有的元素 4 种
(3)在无氧条件下,葡萄糖可转化为乳酸(C3H6O3),则乳酸的含碳量 等于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葡萄糖的含碳量;葡萄糖在人体内经缓慢氧化转化为水和二氧化
,则甘
碳,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6H12O6+6O26CO2+6H2O 。
【分析】(1)人体呼吸会产生二氧化碳气体; (2)根据分子结构来分析;
(3)根据化合物中元素的质量分数以及化学方程式的写法来分析。
【解答】解:(1)人体呼吸会产生二氧化碳气体,故吸入的气体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小于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故填:小于;
(2)由甘氨酸的分子结构可知,每个甘氨酸分子是由2个碳原子、5个氢原子、2个氧原子和1个氮原子构成的,所以其化学式为C2H5O2N,可见是由四种元素组成的;故填:4;
(3)葡萄糖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质量分数为
×100%=40%;乳酸中碳元素的
×100%=40%;人们从食物中摄入的淀粉在酶催化作用下
与水反应最终转化为葡萄糖,它在体内氧化分解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能量,能量的一部分又转化为热量,反应方程式为:C6H12O6+6O26CO2+6H2O;故填:等于;C6H12O6+6O26CO2+6H2O。
【点评】本题考查了呼吸作用的过程、分子结构模型的含义以及有关化学式的计算与化学方程式的书写,难度不大。
23.(5分)二氧化氯(ClO2)是一种高效、安全的消毒剂。
(1)利用氯酸钠(NaClO3)可制备ClO2,NaClO3中氯元素的化合价是 +5 。 (2)工业上生产NaClO3的化学方程式为:2X+2NaCl
Cl2↑+2NaClO2,则X的化学式
为 ClO2 ;反应前后化合价发生改变的元素是 氯元素 。
(3)在一定条件下,ClO2与氰化氢(HCN)反应(未配平)的微观示意图如图。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