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西藏拉萨中学高三物理下学期第七次月考试卷(含解析)

西藏拉萨中学高三物理下学期第七次月考试卷(含解析)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29 10:23:41

(4)在灯泡的U﹣I图象坐标系内作出电源的U﹣I图象如图所示, 它与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的交点坐标就是小灯泡的工作点, 由图象可知,小灯泡的实际电流为0.42A,电压为1.2V, 功率P=IU=0.42×1.2≈0.50W. 故答案为:(1)A,C,E;(2)见图1;(3)见图2;(4)0.50.

点评: 本题考查了实验电路的设计,设计实验电路是实验常考问题,设计实验电路的关键是根据题目要求确定滑动变阻器采用分压接法还是采用限流接法,根据待测电路元件电阻大小与电表内阻间的关系确定电流表采用内接法还是外接法. 11.(12分)(2015春?城关区校级月考)如图甲所示,在倾角为53°的粗糙足够长的斜面的底端,一质量m=1kg可视为质点的滑块压缩一轻弹簧,滑块与弹簧不相连.t=0时释放物块,计算机通过传感器描绘出滑块的速度时间图象如图乙所示,其中oab段为曲线,bc段为直线,

2

在t1=0.1s时滑块已上滑s=0.1m的距离,g取10m/s.求:

(1)物体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的大小; (2)压缩弹簧时,弹簧具有的弹性势能Ep. 考点: 功能关系;牛顿第二定律.

分析: (1)物体离开弹簧后向上做匀减速运动,根据速度时间图线求出匀减速运动的加速度大小,结合牛顿第二定律求出动摩擦因数的大小.

(2)根据0.1s时的速度,结合上滑的距离,运用功能关系求出弹簧的弹性势能的大小. 解答: 解:(1)由图象可知0.1s物体离开弹簧向上做匀减速运动,加速度的大小

由牛顿第二定律,有:mgsin53°+μmgcos53°=ma 解得:μ=0.33;

- 17 -

(2)由图线可知,t2=0.1s时的速度大小:v=2.0 m/s 由功能关系可得:

代入得:EP=3.0J 答:(1)物体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的大小为0.33; (2)压缩弹簧时,弹簧具有的弹性势能Ep为3.0J.

点评: 本题考查了牛顿第二定律、功能关系、以及运动学公式的综合,综合性较强,通过匀减速运动得出动摩擦因数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12.(20分)(2014?龙子湖区校级二模)如图所示,两根足够长且平行的光滑金属导轨所在平面与水平面成α=53°角,导轨间接一阻值为3Ω的电阻R,导轨电阻忽略不计.在两平行虚线间有一与导轨所在平面垂直的匀强磁场,磁场区域的宽度为d=0.5m.导体棒a的质量为m1=0.1kg、电阻为R1=6Ω;导体棒b的质量为m2=0.2kg、电阻为R2=3Ω,它们分别垂直导轨放置并始终与导轨接触良好.现从图中的M、N处同时将a、b由静止释放,运动过程中它们都能匀速穿过磁场区域,且当a刚出磁场时b正好进入磁场.(sin53°=0.8,cos53°=0.6,g

2

取10m/s,a、b电流间的相互作用不计),求: (1)在b穿越磁场的过程中a、b两导体棒上产生的热量之比; (2)在a、b两导体棒穿过磁场区域的整个过程中,装置上产生的热量; (3)M、N两点之间的距离.

考点: 导体切割磁感线时的感应电动势;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电磁感应中的能量转化. 专题: 电磁感应——功能问题.

2

分析: 根据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可求Q=IRt,由导体棒匀速运动受力平衡,可求得运动速度,电动势,进而求得焦耳热;有运动学公式求出M、N两点之间的距离. 解答: 解:(1)由焦耳定律得,Q=IRt,得

2

=,又根据串并联关系得,,

解得:

(2)设整个过程中装置上产生的热量为Q

由Q=m1gsinα?d+m2gsinα?d,可解得Q=1.2J (3)设a进入磁场的速度大小为v1,此时电路中的总电阻R总1=(6+

)Ω=7.5Ω

由m1gsinα= 和m2gsinα=,可得==

- 18 -

又由v2=v1+a,得v2=v1+8×

2

2

2

由上述两式可得v1=12(m/s),v2=v1

2

M、N两点之间的距离△s=﹣=m

答案为 (1)在b穿越磁场的过程中a、b两导体棒上产生的热量之比; (2)在a、b两导体棒穿过磁场区域的整个过程中,装置上产生的热量1.2J; (3)M、N两点之间的距离

m.

点评: 考查了电磁感应定律,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及焦耳热的综合应用.

选考题:共45分.请考生从给出的3道物理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答,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物理-选修3-3】(15分) 13.(5分)(2015春?城关区校级月考)如图为某压力锅的结构简图.将压力阀套在出气孔上,给压力锅加热,在气体把压力阀顶起之前,锅内气体 ( )

A. 压强增大 B. 内能不变 C. 对外界做正功 D. 分子平均动能增大 E. 对外没有做功 考点: 封闭气体压强.

分析: 气体分子的间距较大,分子力忽略不计,故气体的内能与温度有关;气体是等容变化过程;温度是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的标志.

解答: 解:A、气体体积不变,温度不断增加,根据查理定律,气压不断增加,故A正确; B、气体的温度增加,故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增加,故内能增加,故B错误; C、气体体积不变,没有对外做功,故C错误,E正确;

D、气体的温度增加,故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增加,故D正确; 故选:ADE.

点评: 本题关键是明确气体的内能取决于气体的温度,要能够根据查理定律分析气体的状态参量的变化. 14.(10分)(2015?山东模拟)如图,一上端开口、下端封闭的细长玻璃管竖直放置.玻璃管的下部封有长l1=25.0cm的空气柱,中间有一段长l2=25.0cm的水银柱,上部空气柱的长度l3=40.0cm.已知大气压强为p0=75.0cmHg.现将一活塞(图中未画出)从玻璃管开口处缓慢往下推,使管下部空气柱长度变为l1′=20.0cm.假设活塞下推过程中没有漏气,求活塞下推的距离.

- 19 -

考点: 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

专题: 压轴题;理想气体状态方程专题.

分析: 设活塞下推距离为△l,分别求解出上、下两端封闭气体下推前的压强和长度,在表示出下推后的压强和长度,对两端封闭气体分别运用玻意耳定律列式后联立求解即可. 解答: 解:以cmHg为压强单位,在活塞下推前,玻璃管下部空气柱的压强为: P1=P0+l2 ①

设活塞下推后,下部空气的压强为P1′,由玻意耳定律得: P1l1=P1′l1′②

如图,设活塞下推距离为△l,则此时玻璃管上部的空气柱的长度为: l3′=l3+(l1﹣l1′)﹣△l ③

设此时玻璃管上部空气柱的压强为P3′,则 P3′=p1′﹣l2 ④ 由波意耳定律,得: P0l3=P3′l3′⑤

由①②③④⑤式代入数据解得: △l=15.0cm;

答:活塞下推的距离为15cm.

点评: 本题关键是对两端封闭气体分别运用玻意耳定律列式,难点在于确定两端气体的压强间以及其与大气压强的关系. (15分) 15.(2015春?城关区校级月考)如图所示,图中的实线为一列简谐波在t时刻的图象,虚线为这列波在(t+0.21)s时刻的图象,则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

A. 波一定向右传播

B. 若波向左传播,波速一定为5m/s C. 若周期为0.84s,波一定向右传播 D. 若周期小于0.84s,波也可能向左传播 E. 波长等于1.4m

考点: 波长、频率和波速的关系. 专题: 振动图像与波动图像专题.

- 20 -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4)在灯泡的U﹣I图象坐标系内作出电源的U﹣I图象如图所示, 它与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的交点坐标就是小灯泡的工作点, 由图象可知,小灯泡的实际电流为0.42A,电压为1.2V, 功率P=IU=0.42×1.2≈0.50W. 故答案为:(1)A,C,E;(2)见图1;(3)见图2;(4)0.50. 点评: 本题考查了实验电路的设计,设计实验电路是实验常考问题,设计实验电路的关键是根据题目要求确定滑动变阻器采用分压接法还是采用限流接法,根据待测电路元件电阻大小与电表内阻间的关系确定电流表采用内接法还是外接法. 11.(12分)(2015春?城关区校级月考)如图甲所示,在倾角为53°的粗糙足够长的斜面的底端,一质量m=1kg可视为质点的滑块压缩一轻弹簧,滑块与弹簧不相连.t=0时释放物块,计算机通过传感器描绘出滑块的速度时间图象如图乙所示,其中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