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2018年高中生物选修三综合练习精编试题(含答案)
13. [选修三:现代生物科技专题](15分,除注明外均为每空2分) 某高校研发的幽门螺杆菌疫苗为基因工程疫苗,对该菌引发的胃炎、胃溃疡等疾病具有较好的预防效果,其有效成分是一种该菌表面抗原蛋白质,请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表面抗原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推测出目的基因的 ,进行人工合成,然后通过 技术大量扩增。
(2)基因工程的核心步骤是 ,要利用 连接被限制酶切开的磷酸二酯键。
(3)目的基因进入受体细胞内,并且在受体细胞内维持稳定和表达的过程,称为 。在表达过程中, 需与启动子识别和结合,从而驱动转录过程。最终翻译是否成功,常用的检测方法是 。
(4)实验证明,一定时间内间隔口服该疫苗3次效果更好,其主要原因是体内产生的 细胞数量增多,导致获得的免疫预防作用更强,持续时间更久。 答案: (1)脱氧核苷酸序列 PCR
(2)构建基因表达载体 DNA连接酶
(3)转化 RNA聚合酶(1分) 抗原—抗体杂交 (4)记忆
14. [选修三:现代生物科技专题](15分,除注明外均为每空2分) 生物技术已经渗入到了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请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目前临床用的胰岛素生产效率较慢,科学家将胰岛素B链的第28和29个氨基酸调换顺序,成功获得了速效胰岛素。生产速效胰岛素,需要对____________ (胰岛素/胰岛素mRNA/胰岛素基因/胰岛)进行定向改造。
(2)科学家利用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的单克隆抗体,制作出了早早孕试纸。要获得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的单克隆抗体,需要先将________注射到小鼠体内,培养一段时间之后,将从小鼠脾脏中提取出的________和小鼠骨髓瘤细胞融合,获得杂交瘤细胞。
(3)许多不孕不育的夫妇受益于试管婴儿技术。在体外受精前,要对采集到的精子进行________处理,才能与卵子受精。受精后形成的受精卵要移入________培养液中继续培养一段时间再移植到母亲体内。早期胚胎发育到________阶段的某一时刻,会冲破透明带,称之为“孵化”。
(4)生态工程是实现________经济最重要的手段之一。在进行林业工程建设时,一方面要号召农民种树,保护环境;另一方面要考虑贫困地区农民的生活问题,如粮食、烧柴以及收入等问题,其主要体现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是________(填一个即可)。 答案:(1)胰岛素基因
(2)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浆细胞 (3)获能 发育 囊胚 (4)循环(1分) 整体性原理
15. [选修三:现代生物科技专题](15分,除注明外均为每空2分)科学家利用耐盐碱植物中的耐盐基因,培育出了耐盐水稻新品系。如图是培育过程简图。
2018年高中生物选修三综合练习精编试题 第(9)页
回答下列问题:
(1)阶段Ⅰ的核心步骤是________________,在构建重组质粒b的过程中,一般需用限制酶切割________个磷酸二酯键。
(2)为保证耐盐基因的正常转录,重组质粒b上耐盐基因的两端应含有______________。 (3)阶段Ⅱ的核心过程是________和________,人工配制的培养基中除了必要的营养物质和琼脂外,还必须添加________。
(4)现有两个二倍体水稻品种,其基因型分别为yyRr、Yyrr。科学家进行如下实验:将上述两种基因型水稻产生的花粉除去细胞壁后进行原生质体融合,再把这些融合细胞进行组织培养,培育出水稻植株。该过程中,一般用________作为化学诱导剂来诱导花粉原生质体融合。若原生质体之间只考虑两两融合,培育的后代有________种基因型。 答案:(1)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 6
(2)启动子、终止子
(3)脱分化 再分化 植物激素(1分) (4)聚乙二醇 6
16. [选修三:现代生物科技专题](15分,除注明外均为每空2分)
++
我国一科研团队将小麦液泡膜Na/K逆向转运蛋白基因(TaNHX2基因)转移到水稻细胞内,获得了转基因耐盐水稻新品种.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为保证目的基因在水稻细胞中能够表达,运载体上应含有特定的 。
A.复制原点 B.启动子 C.标记基因
(2)水稻的转化过程为:将水稻幼胚接种到诱导培养基上,经过 过程,培养出愈伤组织,然后用 法,将目的基因和相关功能片段整合到愈伤组织细胞的染色体DNA上,最后诱导愈伤组织形成水稻植株。
(3)为验证外源基因整合到水稻基因组后是否转录,可从转基因植株的细胞中提取所有mRNA并反转录成 ,再以反转录产物为模板,利用TaNHX2基因特异引物,通过 方法进行基因扩增.若以根细胞为材料扩增结果为阳性(有产物生成),以叶细胞为材料扩增结果为阴性(无产物生成),则说明 。 (4)将生长至4叶期的转基因幼苗转入高浓度的 NaCl溶液中培养,进行耐盐试验,用非转基因幼苗作为对照。培养30天后观察现象,若 则说明转基因植株获得了耐盐特性。 答案:(1)B
(2)脱分化 农杆菌转化法 (3)cDNA(互补DNA) PCR
目的基因(TaNHX2基因)仅在根细胞中转录,未在叶细胞中转录
(4)转基因植株存活率高于非转基因植株(转基因植株叶片不变黄,非转基因植株
2018年高中生物选修三综合练习精编试题 第(10)页
叶片变黄,其它答案合理可给分)(3分)
17. [选修三:现代生物科技专题](15分,除注明外均为每空2分)
苏云金芽孢杆菌产生的Bt毒蛋白在害虫的消化道内能被降解成有毒的多肽,最终造成害虫死亡,因此Bt基因广泛用于培育转基因抗虫植物。
(1)培育转基因抗虫棉所需的目的基因来自 的基因组,再通过PCR技术扩增。PCR反应中温度呈现周期性变化,其中加热到90~95℃的目的是 ,然后冷却到55﹣60℃使引物与互补DNA链结合,继续加热到70~75℃,目的是 。
(2)限制酶主要是从 中获得,其特点是能够识别DNA分子某种 ,并在特定位点切割DNA。
(3)科研人员培育某品种转基因抗虫棉的过程中,发现植株并未表现抗虫性状。可能的原因是 。
(4)在基因表达载体中,目的基因的首端和尾端必须含有 ,这样目的基因才能准确表达。 答案:(1)苏云金芽孢杆菌 DNA解链(变性、解旋、受热变性后解链为单链)
在DNA聚合酶作用下进行延伸(Taq酶从引物起始进行互补链的合成) (2)原核生物(或微生物) 特定的核苷酸序列
(3)所转的基因未成功导入,导入的基因未能准确表达(3分) (4)启动子和终止子
18. [选修三:现代生物科技专题](15分,除注明外均为每空2分) 已知某传染性疾病的病原体为RNA病毒,该病毒表面的A蛋白为主要抗原。现利用该病毒通过基因工程和单克隆抗体制备技术来生产预防和诊断该疾病的疫苗和抗体。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由该RNA病毒获得A基因过程中发生的碱基互补配对为______________。
(2)制备A蛋白过程的核心是构建A基因表达载体,启动子和终止子也需要重新构建,以能被受体细胞的____________所识别,便于其催化转录过程。
(3)将提取的A蛋白重复注射到小鼠皮下细胞,目的是获得更多的_______________,而使获得________细胞的几率大大增加,再通过扩大培养提取单克隆抗体。
(4)对健康人进行该传染病免疫预防时,可选用提取的_________来制备疫苗。对该传染病疑似患者确诊时,可以用_________与分离出的病毒进行特异性检测。
(5)与传统工程相比,生态工程是一类___________的工程体系。沼气工程利用的原理主要是_________。 答案:(1)A-T,U—A,G—C,C-G
(2)RNA 聚合酶
(3)浆细胞(已免疫的B细胞) 杂交瘤细胞(1分)
(4)A蛋白 (抗A蛋白)的单克隆抗体 (5)少消耗、多效益、可持续 物质循环再生
19. [选修三:现代生物科技专题](15分,除注明外均为每空2分)
2015年2月3日,英国议会下院投票通过一项历史性法案,允许以医学手段培育“三亲婴儿”。“三亲婴儿”的培育过程可选用如下技术路线。请回答下列问题:
2018年高中生物选修三综合练习精编试题 第(11)页
(1)过程①采用的是细胞工程中的 技术。图中“三亲婴儿”的染色体来自 和父亲提供的细胞核。
(2)进行过程②时,所用的父亲精子是经过 处理的。过程②中防止多精入卵的屏障有 和卵细胞膜反应。判断卵子是否受精的重要标志是 。 (3)过程③采用的是胚胎工程中的 技术,该过程所用培养液的成分除一些无机盐和有机盐类外,还需添加维生素、激素、氨基酸、核苷酸等营养成分以及 等物质。
(4)若捐献者携带红绿色盲基因,则该基因 (“能”或“不能”)遗传给“三亲婴儿”。 答案:(1)核移植 母亲
(2)获能 透明带反应 在卵细胞膜和透明带的间隙可以观察到两个极体 (3)(早期)胚胎培养 (动物)血清 (4)不能(1分)
20. [选修三:现代生物科技专题](15分,除注明外均为每空2分) T4溶菌酶在温度较高时易失去活性。科学家对编码T4溶菌酶的基因进行了改造,使其表达的T4溶菌酶第三位的异亮氨酸变为半胱氨酸,在该半胱氨酸与第97位的半胱氨酸之间形成了一个二硫键,提高了T4溶菌酶的耐热性。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操作涉及的技术属于 工程,该技术的基本途径:从预期的蛋白质功能出发→ → →找到相应的脱氧核苷酸序列。
(2)在确定目的基因的碱基序列后,可通过 的方法获取目的基因,再利用 技术进行扩增。
(3)在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前,要构建基因表达载体。一个基因表达载体的组成,除了目的基因外,还必须有 、 以及标记基因等。标记基因的作用是 。
答案: (1)蛋白质 设计预期的蛋白质结构 推测应有的氨基酸序列
(2)人工合成 PCR(1分) (3)启动子 终止子
为了鉴别受体细胞中是否含有目的基因,从而将含有目的基因的细胞筛选出来
21. [选修三:现代生物科技专题](15分,除注明外均为每空2分) 现代人类在预防与诊疗传染性疾病过程中,经常使用疫苗和抗体。已知某传染性疾病的病原体为RNA病毒,该病毒表面的A蛋白为主要抗原,其疫苗生产和抗体制备的流程之一如下图:
2018年高中生物选修三综合练习精编试题 第(12)页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