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2015年第二学期高二语文期末试题及答案 - 图文
www.xkb1.com 新课标第一网不用注册,免费下载!
2014—2015学年度第二学期八县(市)一中期末考联考 高中 二 年语文试卷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第Ⅰ卷 阅读题 甲 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 1、【答案】A 【解析】B、张冠李戴,原文表述为“我国当前最大的社交网站人人网今年注册用户将超过2亿;截止去年年底,我国的微博用户有2.5亿”。 C、说法绝对,原文表述为“你可以找到你多年不见的老友,可能被一个你喜欢的明星关注”。D、说法绝对,应为“??未必给我们交流??未必增加我们的亲密??可能磨平了我们沟通的能力” 2、【答案】B 【解析】B变主观为客观,原文表述为“我们以为可以最大程度地对抗孤单、抱团取暖” 3、【答案】C 【解析】C强加因果,前者说的是社交网络的联络作用与功能,后者说的则是技术与幸福感的关系 二、古诗文阅读 (一)文言文阅读 4、【答案】C 【解析】赋:动词。交给,给予。 5、【答案】B 【解析】②是“各道转运加按察使”所为,不是包拯,⑤是间接表现 6、【答案】D 【解析】不是担任监察御史时,而是“除天章阁待制、知谏院”时。
7、【参考答案】
(1)端土产砚,前守缘贡,率取数十倍以遗权贵;拯命制者才足贡数。
译文:端州出产砚台,此前的知府趁着进贡大都敛取几十倍的砚台来送给当朝权贵。包拯命令制造的砚台仅仅满足贡数。 【得分解析】:①缘,趁着,顺着;②率,皆、都;(六国互丧,率赂秦也。)③遗,赠送、给予;④才,仅仅、只;⑤语意通顺1分。
(2)拯性直,恶吏苛刻,务敦厚,虽甚嫉恶,而未尝不推以忠恕也。
译文:包拯性格正直,憎恶官吏苛刻之风(或苛杂刻薄),致力于敦厚宽容之政(或务求忠诚厚道),虽然非常憎恨恶行(或虽然嫉恶如仇),但从来没有不用忠恕之道来推行政务的。 【得分解析】:①句式:“而未尝不推以忠恕也”状语后置;②恶,厌恶;③务,致力于,极力从事;④嫉,憎恨;⑤语意通顺1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 8、【参考答案】“残”,凋落,写出梅花之凋零,“细”,细嫩,写出了柳条之初生。(2分)交代了出行时间——初春时节。(1分)浸透着浓郁的凄凉之意,饱含着浓浓的离别愁情(1分),为整首词奠定了凄楚动人感情基调(1分)。 9、【参考答案】主要运用了比喻修辞手法,(2分)把愁比喻为迢迢不断的春水,表现愁绪之多,绵延不断。(2分)借迢迢春水表达了渐行渐远的离愁别绪,画面生动,意境优美。(2分) 【得分解析】:修辞手法2分,结合诗句分析2分,表达效果2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答案】(1)万里悲秋常作客 百年多病独登台(2)庄生晓梦迷蝴蝶 望帝春心托杜鹃 (3)古之学者必有师 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解析】每空1分,有错、漏、添字则该空不得分
乙 选考题
新课标第一网系列资料 www.xkb1.com
www.xkb1.com 新课标第一网不用注册,免费下载!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
11、(1)【参考答案】D E
【解析】A文中未提到体现封建社会考试制度的不公正。B语言特点:环境渲染,笔法细腻。C不注重讲故事错误,冷静勾勒错误。 (2)【参考答案及解析】
含义:“不朽”原意是永不磨灭,永远存在下去。文中张继因落榜失眠而写就了千古不朽的诗篇,故作者用“不朽”来修饰“失眠”。(2分)
好处:①“不朽的失眠”体现了作者命题之妙,这样命题,易于引起读者的思考,从而激发其阅读的兴趣。②借肯定“失眠”来肯定张继的《枫桥夜泊》千古不朽,并以此与他的考场失意相对照,有力地表达了作品的主题,如果没有失意的张继,也就没有了那次失眠之苦,没有了那次失眠,也便没有了千百年来被人们广为传诵的《枫桥夜泊》。(4分,每点2分) (3)【参考答案及解析】
①从结构上说,此句由写张继京城落榜转而写他枫桥夜泊,完成了行文上的自然过渡(承上启下)。②从内容上说,此句点明了时间、地点,为下文描写“不朽的失眠”做铺垫。③通过对路途环境的描写,侧面烘托了张继落榜后急切离开京城,希望尽快摆脱令他羞愧沮丧的严酷现实,寻求精神超脱的急切心情。(每点2分) (4)【参考答案及解析】
提出观点2分,结合文本2分,分析2分,“人生”理解2分。 【参考示例】
如:相信自己,相信明天。(观点2分)
张继是一个落榜者,他痛苦无眠,于是用诗记下了这一段心情,没想到却因此而流芳百世。(联系文本2分)
张继考场上的失败只是一时的,面对考场带来的失意,张继需要的不是沉沦。失之桑榆,收之东隅。谁也无法料到,张继的不朽正是因为这场人生的失意,而因为这场人生的失意,张继和他的诗歌终于成为了“不朽”。(分析2分)
人生不如意十有八九,关键是我们要有乐观豁达的心态坚强面对一切困难,相信自己,相信明天。一切困难只是我们创造属于自己不朽人生的垫脚石??(联系现实2分)言之成理即可。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 12、(1)【参考答案】D E
【解析】A这仅仅只是原因之一,还应当包括她外柔内韧顽强不屈的精神和爱能爱到至深至纯、诚又诚到如痴如醉的人生境界。B运用细致的笔墨对林徽因这一人物形象进行刻画错误。C文章当中并未特别强调少女时期林徽因的相貌美,花更多的是指她的才华。 (2)【参考答案及解析】 三个方面:①她的光辉成就(1分),建筑师、教授、诗人、作家集于一身,林徽因写过诗、小说、散文、剧本等,还为一些刊物画过封面,她致力于建筑事业,参与国徽和人民英雄纪念碑的设计。(描述1分)②她的巨大凝聚力(1分),从上世纪20年代到40年代,林徽因以一个文化精英与热情大方的沙龙女主人的凝聚力,聚集起同样富有才情与热情的学者和作家。(描述1分)③她自己跌宕起伏的人生经历(1分),结婚后的林徽因,和丈夫辗转各地,颠沛流离,在贫病交加典当度日之时,坚强的面对生活。(描述1分) (3)【参考答案及解析】
①运用的对比反衬的手法,描写张爱玲来反衬林徽因。②两人同样才华横溢,但张爱玲是一个异数,带着一种偏执、阴冷之气,连爱情、生活都有一种决绝,而林徽因始终有一种光辉,温暖人心。③同时突出点明了林徽因作为女人的完整和完美,不论是生命的境界,还是生活的足迹,林徽因是一个完整的女人,为人妇,为人母,为人的朋友,她的才华和境界,在人生的每一个角色都是完美的。 (4)【参考答案及解析】
新课标第一网系列资料 www.xkb1.com
www.xkb1.com 新课标第一网不用注册,免费下载!
提出观点2分,结合文本2分,分析2分,“人生”理解2分。
如:病痛与乐观心态,贫困与自尊,坚强面对生活??言之成理即可。 【参考示例】
如:以不屈的意志面对生命中的一切苦难。(观点2分)
林徽因和梁思成虽然贫病交加,靠典当度日,却能够以不屈的意志和执着的信念坚毅地开始了撰写《中国建筑史》和《图像中国建筑史》的巨大工程。(联系文本2分)
林徽因之所以真实,不是她的美貌与才华,而是历经生活磨难的外柔内韧顽强不屈的精神和对生活与梦想爱能爱到至深至纯、诚又诚到如痴如醉的人生境界。(分析2分)
作为一个人,首先他必须是一个普通的人。每一个人的生命中总会有许多曲折,但是曲折不是我们沉沦为平庸的理由。曲径通幽,以不屈意志,生命中苦难会让我们的人生更加真实。(联系现实2分)
第Ⅱ卷 表达题
五、语言文字运用
13、【答案】C 罄竹难书:罄:尽,完;竹:古时用来写字的竹简。形容罪行多得写不完。是贬义,指罪恶极其多。用于此处不合语境。
【解析】A、卓尔不群:优秀卓越,超出常人。
B、如履薄冰:好像踩在薄冰上,形容谨慎戒惧。
D、死灰复燃:比喻已经停息的事物又重新活动起来(多指坏事)。 14、【答案】B
【解析】 A、介词位置不当导致主语残缺,“经过”“使”任删其一。 C、语序不当,应将“不仅”和“甚至”后的内容互换。 D、句式杂糅,“原因是??造成的”杂糅,应删去“造成的” 15、【答案】D
【解析】无论汉语曾有怎样的辉煌,③如果我们不能激活这一语言,⑥不能使这一语言温暖人、关怀人、洞明人生世界,①汉语就仍只是一种死去的语言,④至多是一个小语种、一种方言。⑤人们不会再以汉语为思维血脉和精神指向。②汉语在东方就会失去至尊地位。我们的汉语在今天遭遇的正是这样的尴尬局面。 16、【参考示例】优化人格(或促进身心健康)、 提高专注力、 提升记忆力、
增强阅读兴趣、 提升理解力
【得分解析】一空得1分。在要求范围内,核心意思写对,其他措辞亦可。
x k b 1 . c o m17、【参考示例】
沈从文——生命就是一条盛满质朴之爱的渡船,只有耐心等候,才能到达幸福彼岸。 贝多芬——生命就是一首激情澎湃的交响曲,只有坚强乐观,才能扼住命运的咽喉。 鲁迅——生命就是一支挥洒不辍的笔,只有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才能挽救一个民族的灵魂。 徐志摩——生命就是一个星辉斑斓的梦,只有轻轻地来悄悄地走,才会让梦长留。 巴金——生命就是一只在黑夜里追寻光明的小舟,只有以爱为浆,才能拥抱明天的太阳。 【得分解析】每句话3分,两句共6分。句式框架应为“生命就是??只有??才??”1分;结合人物特征1分;句子通顺、句意完整1分。 六、作文
18、作文立意参考:选择离开还是靠近或者其他的方式,各有各的道理,不能强求一致,要学会尊
新课标第一网系列资料 www.xkb1.com
www.xkb1.com 新课标第一网不用注册,免费下载!
重和理解。联系到现实生活,比如“年轻人对未来的选择的困惑”等等,可有以下几个参考立意。 1、 材料一切入:讨论功名利禄与生命的选择。如:生命诚可贵,金钱却可抛等等相关立意皆
可。
2、 从材料二切入:讨论他人利益与自己利益矛盾时的选择。如牺牲自我,保全他人。或者,
在自己有能力时保护他人等等相关立意皆可。
3、 综合考虑切入: (1)、人生有许多不确定性,选择充满艰难。 (2)、学会尊重理解每个人的选择 (3)、每个人目标不同,选择也就不同。 (4)、价值观不同,导致行为不同 (5)、欣于所遇,取舍万殊。 (6)、在关键时刻的二难选择,考量人们的智慧。 (7)、既然是自己选择,就不后悔,哪怕是粉身碎骨。
建议:切入分43分左右,一类卷53分左右(能从综合立意考虑,文笔好,从一类卷切入)。偏题33分左右,离题23分左右。
文言文参考译文: 参考译文:
包拯字希仁,是庐州合肥(今安徽合肥)人。最初考中进士,被授为大理评事,出任建昌县的知县。因为父母亲年纪都大了,包拯辞官不去赴任。得到监和州税的官职,父母又不想让他离开,包拯就辞去官职,回家赡养老人。几年之后,他的父母亲相继去世,包拯在双亲的墓旁筑起草庐,直到守丧期满,还是徘徊犹豫、不忍离去,同乡父老多次前来劝慰勉励。过了很长时间,包拯才去接受调遣,管理天长县。
不久拜监察御史裹行,改监察御史。当时张尧佐除节度、宣徽雨使,右司谏张择行、唐介与包拯一起奏论此事,言辞很急切。又曾经建议说:\国家每年向契丹交纳财物,不是抵御戎人的计策,应该操练军队选择将领,致力于充实边境守备。\又请求重视门下封还驳正的制度,以及废黜贪官污吏不得做官,选择郡守县宰,推行考核试用补任恩荫子弟的方法。当时各道转运加按察使,他们上奏弹劾官吏大多指摘细小过失,注重苛刻严察相互标榜,官吏自觉不安,包拯因此请求免去按察使。
(包拯)转到端州当知府,升为殿中丞。端州出产砚台,此前的知府趁着进贡大都敛取是贡数几十倍的砚台,来赠送给当朝权贵;包拯命令制造的砚台仅仅满足贡数。当政满一年没拿一方砚台回家。
历任三司户部判官,出京任京东转运使,改尚书工部员外郎、直集贤院,调任陕西,又调任河北,入朝任三司户部副使。秦陇斜谷务所的造船木材,一概向百姓征收索取;又七个州交纳河桥竹索的赋税,一般有几十万,包拯都奏请加以废除。契丹在邻近边塞地区集结军队,边境州郡渐加戒备,命令包拯去河北调发军粮。包拯说:\漳河地区肥沃的土壤,百姓不能耕种,邢、沼、赵三州农田一万五千顷,一概用来牧马,请求把这些全都分给百姓。\听从他的意见。解州盐法规定使百姓困竭,包拯前去加以经营管理,请求一概与商贩流通交换。
除天章阁待制、知谏院。多次论述斥责权贵得宠大臣,请求免去一切由内廷施予的曲意恩赐。又依次递上唐魏郑公的三条奏疏,希望放在座位右侧,作为借鉴。又上言天子应当明于听取采纳,分辨朋党,爱惜人才,不坚持先入为主的说辞,一共七件事;请求废除苛刻不宽厚的做法,抑制侥幸投机得官,正刑法明禁令,戒除兴建劳作,禁丘妖言妄说。朝廷大多加以施行。
包拯在朝廷为人刚强坚毅,贵戚宦官因此而大为收敛,听说的人都很害怕他。朝中官员和势家
w w w .x k b 1.c o m新课标第一网系列资料 www.xkb1.com
www.xkb1.com 新课标第一网不用注册,免费下载!
望族私筑园林楼榭,侵占了惠民河,因而使河道堵塞不通,正逢京城发大水,包拯于是将那些园林楼榭全部毁掉。有人拿着地券虚报自己的田地数,包拯都严格地加以检验,上奏弹劾弄虚作假的人。
包拯性格正直,憎恶官吏苛杂刻薄,致力于敦厚宽容之政,虽然非常憎恨恶行,但从来没有不用忠恕之道来推行政务的。(他)跟人交往不随意附和,不以巧言令色取悦人,平常没有私人信件,连朋友、亲戚都断绝来往。虽然地位高贵,但(穿的)衣服、(用的)器物、(吃的)饮食跟当百姓时一样。(他)曾经说:\后代子孙当官从政,假若贪赃枉法,不得放归老家,死了不得葬入家族墓地。假若不听从我的意志,就不是我的子孙。
新课标第一网系列资料 www.xkb1.com
新课标第一网系列资料 www.xkb1.com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