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福建省厦门外国语学校高三理综下学期5月适应性考试(最后压轴模拟)试题
(任写一个)。离子交换膜 (填标号)为阴离子交换膜。
(5)2SO3(g)
2SO2(g)+O2(g),将一定量的SO3放入
恒容的密闭容器中,测得其平衡转化率随温度变化如图所示。
图中a点对应温度下,已知SO3的起始压强为P0,该温度下反应的平衡常数Kp= (用平衡分压代替平衡浓度计算,分压=总压×物质的量分数)。在该温度下达到平衡,再向容器中加入等物质的量SO2和SO3,平衡将 (填“向正反应方向”或“向逆反应方向” “不”) 移动。
29.(8分)
为研究某植物在水分相对缺乏条件下,叶表面气孔是均匀关闭(所有气孔关闭程度相同)、还是不均匀关闭(有的气孔关闭,有的开放),科研人员用以下两种方法进行实验:
实验1:被测叶片置于含放射性的空气中,光照20s后将叶片速冻至-60℃,通过检测叶片放
射性有机物的分布是否均匀,判断气孔是否均匀关闭
实验2:被测叶片进行光照2h后,用有机溶剂将叶片脱色后用I2-KI溶液染色,通过观察叶
片蓝色分布是否均匀,判断气孔是否均匀关闭。
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1选用的放射性元素应是______,该元素在暗反应中的转移途径是______。 (2)与实验1相比,实验2需要进行较长时间的光照,原因是______。如果发生气孔不均匀
关闭,叶不同区域的胞间CO2浓度有何差异? ______。实验2中,被测植株需要预先在黑暗中进行处理,其目的是______。
30.(7分)
学习、记忆是动物适应环境、使个体得到发展的重要功能。通过电刺激实验,发现学习、记忆功能与高等动物的海马脑区(H区)密切相关。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在小鼠H区的传入纤维上施加单次的强刺激,传入纤维末梢内的神经递质—谷氨酸从突
触小体释放到突触间隙,所发生的信号形式的转换是______。
(2)如果在H区的传入纤维上持续1秒施加100赫兹的强刺激(HFS),在刺激后几小时之内,
- 13 -
只要再施加单次强刺激,突触后膜的电位变化都会比未受过HFS处理时高2?3倍。研究者认为,是HFS使H区神经细胞产生了“记忆”。下图为这一现象可能的机制。图中的Ⅰ?Ⅲ表示生理过程。
如上图所示,突触后膜上的N受体被激活后,在______和______共同作用下,C酶由无活性状态变成有活性状态。
(3)研究发现,对小鼠H区的传入纤维施以HFS,休息30分钟后,检测到H区神经细胞A受
体总量无明显变化,而细胞膜上的A受体数量明显增加。完成过程Ⅱ的结构基础是______。
(4)在神经递质的作用下,激活的A受体的通道蛋白开放,大量的Na内流。此时发生的膜
电位的变化是______。
(5)据图可知,在突触处,神经信息只能单向传递的原因是______。
31.(12分)
研究性学习小组开展了对某湖泊环境问题的研究。他们选取了该湖泊中A?E等5种不同的生物,先对其中4种动物消化道内的食物组成进行分析,再对这5种生物体内的汞和某种杀虫剂的含量进行测定,结果如下表示。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千克体重污染物含量/mg 生物种类 A B 鱼(甲) 河蚌 消化道内食物组成 汞 鱼(乙) 水蚤,小球藻 78 25 某种杀虫剂 96 57 +
- 14 -
C D E 小球藻 鱼(乙) 水蚤 —— 水蚤 小球藻 3 10 5 5 31 15 (1)表中5种生物可能形成的食物链(网)是:______(用上表中的字母表示)。作出该判
断的主要依据是:______。
(2)若生物C中的能量保持不变,将动物B的食物比例由生物C:生物E=1:1调整为3:1,按
最高能量传递效率计算,该生态系统中,传递给动物B的能量将是原来的______倍。 (3)右下图为生态系统碳循环示意图,甲?丁代表生态系统的4种成分,
①?⑦代表过程或生理过程。图中碳以有机物的形式流动的过程是______(填序号)。能进行生理过程①的生态系统成分,其同化作用的显著特点是______。成分乙在该生态系统中所起的作用主要是______(答出1点即可)。
32.(12分)
科学家通过对鼠进行多年的研究,积累了大量的遗传学资料。鼠的毛色有灰色和黑色两种类型,受一对等位基因R、r控制。尾有短尾和长尾的区别,受一对等位基因T、t控制。现有灰色短尾鼠与黑色长尾鼠杂交,F1均为灰色短尾。F1与黑色长尾鼠杂交,F2中灰色长尾:灰色短尾:黑色长尾:黑色短尾=1:1:1:1。请回答下列问题。
(1)通过上述实验,______(能/不能)说明灰色和黑色这对基因一定位于常染色体上。 (2)控制这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位于______对同源染色体上,依据是______。
(3)若一只基因型为RrXY的雄鼠与一雌鼠杂交,所有子代均正常发育,子代表现型为灰色
短尾雄鼠的比例为3/16。
① 后代中与亲代基因型相同的鼠占后代总数的______。
② 现有一只与亲代雄性表现型相同的鼠,为了解它们的基因型是否也相同,某同学进行了测交实验,请预测实验结果及结论。______
(二)选考题:共45分。请考生从给出的2道物理题、2道化学题、2道生物题中每科任选一题做答,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对应题号右边的方框涂黑。注意所做题目的题号必须与所涂题目的题号一致,在答题卡选答区域指定位置答题。如果多做,则每学科按所
T
- 15 -
做的第一题计分。
34.[物理——选修3-4](15分)
(1)(5分)利用下图装置研究双缝干涉现象并测量光的波长时,有下面几种说法其中正确的是________.(填正确答案标号,选对一个得2分,选对2个得4分,选对3个得5分。每选错一个扣3分,最低得分为0分)
A.实验装置中的①②③元件分别为滤光片、单缝、双缝 B.将滤光片由紫色的换成红色的,干涉条纹间距变宽 C.将单缝向双缝移动一小段距离后,干涉条纹间距变宽 D.测量过程中,把5个条纹间距数成6个,导致波长测量值偏小 E.去掉滤光片后,干涉现象消失
(2)(10分)如图所示的圆柱形容器中盛满折射率n=2的某种透明液体,容器底部安装一块平面镜,容器直径L=2H,在圆心正上方高度h处有一点光源S,要使人从液体表面上任意位置处能够观察到点光源S发出的光,h应该满足什么条件?
35.[化学——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15分)
铂(Pt)及其化合物用途广泛。
(1)在元素周期表中,Pt与Fe相隔一个纵行、一个横行,但与铁元素同处 族。基态铂原子有2个未成对电子,且在能量不同的原子轨道上运动,其价电子排布式为 。
(2)二氯二吡啶合铂是由Pt、Cl和吡啶结合形成的铂配合物,有顺式和反式两种同分异构体。科学研究表明,顺式分子具有抗癌活性。
①吡啶分子是大体积平面配体,其结构简式如右图所示。每个吡啶分子中含有的σ键数目为 。
2+
-
- 16 -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