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河南省扶沟县高级中学2013届高三第三次考试地理
河南省扶沟县高级中学2013届高三第三次考试
地理试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40小题,每小题1分,共40分 )
龙首渠修建于汉武帝时期,该工程从洛水上游开渠引水,灌溉临晋(今陕西大荔县)以东的
四万多公顷土地。读图回答1—2题。
1.两千年前的先民们发明了井渠施工法,在商颜山(今称铁镰山,高约120多米,黄土覆盖
的古塬)西段开凿了中国最古老的引水隧洞,主要目的是 ①减少水分蒸发
②获得更多的雨水补给
③实现自流引水 ④分段施工,降低工程难度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如今的商颜山塬崖壁立、沟壑纵横,形成这种地貌景观的原因是
A.断裂谷地
B.风力沉积作用 C.向斜谷地 D.流水侵蚀作用
在智利北部海岸的一个小渔村里,村民们用一套套稠密的网幕,捕捉翻滚过家园上空的浓雾,当浓雾在网幕表面凝结时,水滴就落入沟中,然后再由管道流入村庄中。密网每天可以为全村带来约10000升水。据此回答3~4题 3.下列哪个地区可以借鉴该渔村集水的办法
A.南非西南部沿海 B.北非西海岸 C.葡萄牙沿海 D.澳大利亚西南部 4.该渔村多浓雾的主要原因是
A.光照强烈,海水大量蒸发 B.副热带高气压影响使得地面水汽不易扩散
C.沿岸有寒流经过,下层大气易达到饱和 D.夜晚地面辐射加强,造成水汽凝结
1
图2是30°N地区几种朝向的窗户每天可能受到太阳直接照射的时间曲线图。回答5--6题。
5.该地区住宅窗户的下列朝阳能使室
内冬暖夏凉的是
A.南 B.东南 C.北 D.东北
6.如果该地区住宅窗户朝向西北,室内受到太
阳直接照射时间最短的季节,游客可能在
A.新疆摘葡萄 B.浙江采梅子 C.江西观桃花 D.重庆赏腊梅 图1为2009年我国和美国人口迁移年龄分布图,读图,完成7~8题。
7.下列有关二国人口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中国人口迁移率峰值比美国早与农村早婚有关 B.美国老年人口迁移率较高主要因为和子女团聚 C.美国老年人口迁移的方向自南部向东北部 D.中国与美国10岁儿童的迁移量相当
8.针对我国人口迁移的特点,迁入地今后应重点做好
A.加强法制和道德建设 B.加大城市幼儿园建设 C.加大医疗、卫生事业建设 D.加强户籍管理制度建设
2
9.四个地区中,人口老龄化趋势最明显的是
A.①地区
B.②地区
C.③地区
D.④地区
10.①地区在四个地区中
A.经济发展水平最低
B.年净增人口最多
C.人口年龄结构最年轻 D.劳动力资源最丰富
右图是一座相对高度为3000米的山地,山体的某一侧水汽较充足,①②③④表示不同的自然带。据此回答11—12题。
11.若图中的虚线表示雪线,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坡既是向阳坡,又是迎风坡 B.a坡是向阳坡,b坡是迎风坡 C.b坡既是向阳坡,又是迎风坡 D.b坡是向阳坡,a坡是迎风坡
12.若山顶有永久性冰川,则山脚的气温T(T冬表示冬季最低气温,T夏表示夏季最高气温)应是
A.T冬<0℃ B.T夏>18℃ C.T冬<18℃ D.T夏<18℃ 大豆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农作物,又是新兴起来的世界性五大主栽作物。读美国和巴西大豆产区分布图及生长周期表,完成13~15题。
3
美国和巴西大豆生长周期表
3 4 5 6 7 8 灌浆期 种植期 收获期 月份 美国 巴西 1 2 9 10 11 12 开花期 灌浆期 收获期 开花期 种植期 13.关于两国大豆产区及生产条件的叙述,正确的是 A.均位于沿海地区,交通便利 B.均位于中、低纬度,热量充足 C.均位于平原地区,土壤肥沃 D.均位于人口稠密区,劳动力充足 14.读美国和巴西大豆生长周期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美国大豆生长期比巴西短 B.两国大豆灌浆期长度一样 C.美国大豆开花期比巴西早 D.都在春、夏之交播种,秋季收获 15.监测大豆生长状况采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A.遥感技术 B.地理信息系统 C.全球定位系统 D.数字地球
如右图为某地地质剖面图,其中C为沉积物,B、F、G为沉积岩,A、D为不同时期的岩浆岩,E为变质岩。据此回答16-18题。
16.根据图判断该地区发生过的地质作用有
①地壳运动 ②岩浆活动 ③变质作用 ④外力作用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③④ 17.图中各类岩石形成的顺序由早到晚排序正确的是
A.A、D、G、B、F B.B、E、D、A、F C.G、B、A、E、D D.G、F、B、D、A 1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如果在这里修一条东西向的地下隧道,应选择F层 B.A处有可能找到化石 C.假设C层为沙质沉积物,则该地可能常年盛行北风
4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