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地理复习提纲
中国历史地理复习提纲
一 古地今名或大致地理方位(共考察10个小题)
1、殷 2、沫 (p27) 3、原武 4、荥泽(P34) 5、邢 6、卫 (P95) 7、临淄 8、蓟(P95) 9、会稽(P95) 10、郢(P95) 11、安邑 12、大梁 13、邯郸 14、临洮(p96) 15、咸阳 16、陈(p96) 17、东瓯 闽越 南越 骆越(p98) 18、狼居胥山(p101) 19、轮台(p103) 20、伊吾城(p117) 21、翰海(p119) 22、鸡笼港(p146) 23、雒阳 冀州 ?? 益州(13州刺史部)(p175) 24、信都 彭城 番禺 襄平 p176 25、开元十五道治所 26、金陵 p207 27、盛乐p236 28、五原 29、平城 p236 30、朝歌 清河 房子 邺 p272 31、定州 江陵 润州 越州 p273 32、帝丘 相 P326 33、江宁 p349 34、葱岭 p348 35、楼兰p350 36、楚州 明州p354
二 列举(考察4题,每题只需列举其中五个)
1、从金元至20世纪50年代,黄淮海平原上湖沼变化类型。 2、列举百越分类。 3、列举西汉县级政区。 4、列举东汉10刺史。 5、列举贞观10道。 6、列举开元15道。 7、列举天宝10节度。
8、列举宋代24路名称及治所古今地名。 9、列举元代行省名称及治所古今地名。 10、列举西汉几种特殊的地方行政区。 11、宋代五大名窑及现今地址。
12、宋元时期海上域外交通空前发展的原因。 13、列举三皇五帝名称。
14、列举代“中国”的几种含义。
15、列举古代定都南京、西安、洛阳、开封、北京的几个王朝。 16、列举《周礼·职方》及《禹贡》中的九州名称。 17、列举汉代13州中的几州。
18、列举战国秦汉以来,我国北部蒙古高原上先后居统治地位的五个少数民族。 三 问答
1、谈谈中华民族大一统观念形成的原因。 2、中国古代州县建置沿革划分思想变迁。 3、历史时期黄河下游河道变迁的几点认识。 4、试述元代行省制度。
5、简述中国几大农业区变化和发展的过程。
6、试述历史时期黄河下游河道变迁的大体过程,并结合东汉永明12年(公元69)至唐末,中原地区少数民族分布的发展演变,分析黄河长期安流的民族原因。 7、试述中国历代行政区划的演变规律。
8、简述隋朝大运河的构成及其重要意义。无答案 9、简述明清时期人口迁徙的几种表现形式。 10、试述三四千年来中国气候变迁的大体历程,并结合是中古代史上几次少数民
族的内迁及中原政权的建立,分析气候变迁对中原及少数民族势力发展及中国历史的深刻影响。
附 :1、从中国历代行政区划的建置演变的历史,可以发现一些规律性问题: (一)县是地方行政建置的基本单位。县治的增设,反映了各地区历史上的开发程度,理清一个新县是从哪一个或几个老县分出来的,大致可以了解新县是由哪里的人民移入、开辟的,也就理解了决定府、州境界的一个重要因素。 (二)监察、行政职权的变换。某些大的区划初建时往往只是监察机构的划分,临时差遣职权较小,不能作为正式行政区划,并不负行政上的责任,只能上奏弹劾。例:汉十三部刺史,唐十道采访使。随着发展,这些监察官逐步主持民事,拥有兵权,就演变成地方最高一级的军政长官。这种职权性质的转换也表现在历代第一级行政建置的数目由少到多,辖境由大到小,官员的品位尊卑也是由低到高,时上时下。刺史600石、郡守2000石。?
(三)一旦出现一级大区长官大权独揽,中央必然要采取诸司分控的办法,避免尾大不掉。例:唐一道节度使到宋一路四司分管,独揽一镇诸州;明朝革元代行省权重之弊,代之以都御使,布政使,按察使三司分立。明朝于各省三司之上又设督(总督)、抚(巡抚)之制也是防止形成一个机构独揽的局面。因此,从一个官司机构大权独揽到几个衙门分司管理,有分有合。迭相应变化是我国历代第一级行政区划建置的又一特点。
(四)自然地理与政治、经济因素交相制约。凡是第一级建置仅仅作为监察机构,其划分区域往往依照自然山川形胜之便,以减免巡视不便;若已变成最高一级行政区划的实体,则多打破自然地理地貌单元的界限,不使其具备形胜险要之势而割据一方。同时重视经济上的以肥带瘦,好劣搭配;多民族聚居和杂居也在考虑的因素之内。
这些表现都有其在当时历史条件下存在的合理性,其演变的原因当然要从中国长期的专制主义制度下中央与地方权力冲突上来寻找。中国是个讲求传统,慎于创新的国度,上述政区演变的模式无论在过去时代还是对当今社会现状的影响都是举目可观的。
2、试述历史时期黄河下游河道变迁的大体过程,并结合东汉永明12年(公元69)至唐末,中原地区少数民族分布的发展演变,分析黄河长期安流的民族原因。回答这一问题,请参考河大图书馆 超星数字图书馆 电子图书 谭其骧《长水粹编》相关内容。 3、、试述三四千年来中国气候变迁的大体历程,并结合是中古代史上几次少数民族的内迁及中原政权的建立,分析气候变迁对中原及少数民族势力发展及中国历史的深刻影响。
气候变迁对中原及少数民族势力发展及中国历史的深刻影响。回答这部分,可以从网上先搜索一下相关内容,如果没找到,主要从以下角度回答即可:一 温暖期,中原农业生产相对发展,是中原国力相对强盛的历史时期,寒冷期,中原农业生产相对较差,少数民族内侵,少数民族往往在内地建立政权,如北朝时期,辽宋金元,清军入关。大体如此。没固定答案。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