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三国演义教学设计
语文选修课《中国小说欣赏---三国演义》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 了解《三国演义》的背景、作者、思想内容、价值等; 2) 识记一些与《三国演义》有关的成语、熟语、歇后语; 3) 复习《赤壁怀古》《蜀相》; 4) 掌握名著欣赏的的基本方法。 2、过程与方法
1) 语言积累以抢答的形式完成; 2) 理解教材中导读内容,把握要点; 3) 文学作品与历史记载的比较鉴赏。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树立“谋事在人”的积极人生观;
2) 确立“天下乃天下人之天下”的社会历史观; 3) 通过鉴赏典型形象获得精神愉悦。
教学重点:
1、激发阅读名著的兴趣; 2、语言知识积累;
3、了解阅读名著的基本方法。
教学难点:
文学语言与史传语言的比较鉴赏。
教学准备:PPT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播放电视剧《三国演义》序幕。 2、展示篇首词,略作欣赏。
3、联系复习苏轼词《念奴娇-赤壁怀古》 二、展示课题:名著导读《三国演义》
一提起《三国演义》,几乎家喻户晓、妇孺皆知,一个个耳熟能详的英雄我们脱口而出:诸葛亮、关羽、张飞、曹操??的确,这是一个群星璀璨的时代,智谋、权术、机变、口才、勇气??在三国鼎立的舞台上,发挥得淋漓尽致。 三、导读名著
1、名著的形成
(1)《三国演义》的编撰者是罗贯中,名本,号湖海散人,生卒年不详,大约生活在元末明初。 (2)《三国演义》的形成,课件展示:晋陈寿《三国志》和裴松之注 宋代讲史平话“说三分” 元代讲史话本《三国志平话》《三分事略》
明初罗本贯中编撰《三国志通俗演义》 清初毛纶毛宗岗整理和评点《三国志通俗演义》
2、名著的影响
1) 老师讲意思和运用,学生抢答出自《三国演义》的成语、熟语
课件显示:唱空城计,过五关斩六将,说曹操曹操就到,乐不思蜀,赔了夫人又折兵,人在曹营心在汉,扶不起的阿斗。
2)课件显示歇后语前半句,学生抢答后半句。 3)名著其他影响如:京剧“失”“空”“斩”是传统剧目;大型电视连续剧《三国演义》;易中天《品三国》让经典走向普通民众;教材选编《出师表》《赤壁之战》《孔明挥泪斩马谡》。
3、名著的价值
1) 课件出示《三国演义》的内容和思想;教师介绍《三国演义》的情节时间跨度、线索、作品倾向。 提问,要求从教材“导读”中找答案:
《三国演义》给予我们人生最宝贵的启示是什么?《三国演义》表现了一种怎样的社会观、历史观? 4、名著的欣赏
1) 扣人心弦的故事情节: 要求学生说出几个《三国演义》故事回目。
2) 生动典型的人物形象: 提问:毛氏父子评点《三国演义》所谓“三绝”是? 课件展示:奸绝——曹操 义绝——关羽 智绝——诸葛亮 课件展示“曹操小档案”,建议阅读长篇小说时,由于情节复杂,人物众多,可以通过制作人物档案的方式理顺内容。 谈谈诸葛亮的形象:
诸葛亮是群众智慧的化身,他足智多谋、神机妙算、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课件出示武侯祠楹联;复习背诵杜甫律诗《蜀相》 3) 欣赏《三国演义》中《孔明挥泪斩马谡》与晋陈寿《三国志》《诸葛亮传》中对斩马谡的记载。
a) 分角色朗读《孔明挥泪斩马谡》中孔明“三哭”片段 分5个角色:孔明、马谡、蒋琬、先主刘备及叙述者。 b) 讨论“三哭”各含怎样的感情?
一哭: 挥泪 哀伤之哭 二哭: 流涕 惋惜之哭声 三哭 大哭不已 惭愧之哭
c) 阅读《诸葛亮传》中记载,理解“戮谡以谢众”,意即:杀了马谡来向众人谢罪。 d) 文学作品语言的形象性与正统史书叙事的客观性。
四、小结:
名著欣赏的方法:
1了解名著的形成和影响; 2把握名著的基本内容和思想;
3通读名著,欣赏精彩篇章,抓住小说三要素; 4积累语文知识。 五、作业:
1) 课后准备“三国”故事会;
2) 阅读《同步作业》中两篇文章《孔明挥泪斩马谡》和《群英会蒋干中计》 六、在《三国演义》片尾曲声中结束。
附板书提要:
名著《三国演义》导读
怎样阅读名著?
1、了解名著的形成和影响; 2、把握名著的基本内容和思想; 3、通读名著,欣赏精彩篇章; 4、积累语文知识。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