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江苏省2017届高三下学期期初六校联考生物试卷Word版含答案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能不相同
C.FG段染色体组数是GH段染色体组数的两倍 D.若用秋水仙素处理该植物,会抑制FG时间段着 丝点的分裂
22.下列关于生物变异的叙述,正确的是
A.若体细胞发生突变,一定不能传递给后代
B.若没有外界诱发因素的作用,生物不会发生基因突变 C.培育三倍体无子西瓜应用的原理是染色体数目变异 D.染色体片段的倒位和易位必然导致基因排列顺序的变化 23.下列有关生态学研究方法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水库中的鱼是一个种群,通过标志重捕法调查种群密度 B.调查农田中蚜虫、蚯蚓、田鼠的种群密度可以采用样方法 C.研究生态系统的反馈调节可以采用构建概念模型的方法 D.采集土壤小动物的方法主要有记名计算法和目测估计法 24.下列关于胚胎工程理论及应用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在优良母畜的饲料中添加一定量的促性腺激素从而达到超数排卵的目的 B.理论上胚胎干细胞能被诱导分化为机体内所有的细胞 C.若对囊胚进行胚胎分割,滋养层和内细胞团都需要均等分割 D.移植的胚胎只能来自体内受精或者体外受精直接产生的胚胎
25.现有甲、乙两种二倍体纯种植物,甲植物的光合产量高于乙植物,但乙植物更适宜在盐碱地种植(相关性状均由核基因控制),现要利用甲、乙两种植物培育出高产、耐盐的植株。下列技术可行的是
A.利用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可以获得符合要求的四倍体杂种植株 B.将乙种植物耐盐基因导入甲种植物的体细胞中,可培育出所需植株 C.两种植物杂交后,得到的F1再利用单倍体育种,可较快获得所需植株 D.诱导两种植物的花粉融合后培育成幼苗,再用秋水仙素处理可培育出所需植株
三、非选择题:本部分包括8题,共计65分。
26.(8分)下图甲是马铃薯细胞内生命活动示意图,其中①~⑤表示生理过程,A~D表示生命活动产生的物质。乙图是温度影响马铃薯植株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研究结果。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5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1)甲图中在生物膜上发生的生理过程有 ▲ (用图中数字表示),A表示 ▲ ,
④表示的生理过程是 ▲ , D表示 ▲ 。
(2)缺氧时马铃薯块茎细胞与玉米根细胞产物不相同,直接原因是 ▲ 。 (3)假设每天光照12小时,从乙图中可以看出,30℃下植株一昼夜有机物的生产量为 ▲ (用CO2的量表示),最有利于植株生长的温度是 ▲ 。
(4)在研究温度对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影响的实验中,应控制的无关变量有 ▲
(至少列举两项)。
27.(9分)洋葱的叶分为两种:管状叶伸展于空中,进行光合作用;鳞片叶层层包裹形成鳞茎,富含营养物质。下面以洋葱为材料进行了如下实验:
(1)若进行叶绿体中的光合色素的提取与分离实验,所用的实验材料应为洋葱的 ▲ 。各种色素能在滤纸条上分离的原理是它们 ▲ 。
(2)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所用的具体材料是洋葱的 ▲ ,该实验采用的对照处理方法称为 ▲ 。 (3)观察有丝分裂时,将洋葱老根去除,水培生根后剪取根尖:
①将根尖浸在盐酸-酒精配成的溶液中处理3~5min,作用是 ▲ 。 ②清水漂洗后,可用醋酸洋红染液进行染色,这是一种 ▲ 性染料。
③为了获得相应的观察视野,镜检时正确的操作方法是先 ▲ ,发现理想视野后,再换用高倍镜观察。
④为了统计数据更加科学,计数时应采取的方法是 ▲ ,并求其平均值。 ⑤观察记录时,应统计 ▲ ,并据此计算细胞分裂指数(指细胞群体中分裂细胞所占的百分比)。
28.(8分)果蝇是常用的遗传研究材料,其性别决定类型为XY型。请回答下列问题: (1)已知果蝇的灰身与黑身是一对相对性状(相关基因为A、a),红眼与白眼是另一对相对性状(相关基因为D、d)。两只灰身红眼雌、雄果蝇交配得到的子代如下表所示:
雄蝇 雌蝇 灰身红眼 152 297 灰身白眼 148 0 黑身红眼 48 101 黑身白眼 52 0 ① 控制果蝇眼色的基因位于 ▲ 染色体上,两只灰身红眼亲本的基因型 ▲ 。 ② 子代中,纯合灰身红眼雌蝇占全部子代雌蝇的比例为 ▲ ,杂合灰身红眼雌蝇占全部子代的比例为 ▲ 。
③ 在没有迁入、迁出、突变和选择等条件下,一个由纯合果蝇组成的大种群个体间自由交配得到F1,若F1中有灰身果蝇8 400只,黑身果蝇1 600只,则F1中a的基因频率为 ▲ 。 (2)研究人员构建了一个棒状眼雌果蝇ClB品系XeBXb,其细胞中的一条X染色体上携带隐性致死基因e,且该基因与棒状眼基因B完全连锁(不发生交叉互换),如右图所示。e在纯合(XeBXeB、XeBY)时能使胚胎致死,此外无其他遗传效应,控制正常眼的基因用b表示。为检测经相关射线辐射后的正常眼雄果蝇甲产生的精子中X染
6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色体上是否发生了其他隐性致死突变(纯合时致死,不考虑两种隐性致死突变间的相互作用),实验步骤如下:
① 将雄果蝇甲与ClB系果蝇交配,得到F1,F1的表现型及其比例是棒状眼雌果蝇∶棒状眼雄果蝇∶正常眼雌果蝇∶正常眼雄果蝇= ▲ 。
② 在F1中选取大量棒状眼雌果蝇,与多个正常眼且细胞未发生致死突变的雄果蝇进行杂交,统计F2的雌雄数量比。 预期结果和结论:
如果F2中雌雄比例为 ▲ ,则经辐射处理的雄果蝇甲产生的精子中X染色体上未发生其他隐性致死突变;
如果F2中全为 ▲ (“雌”或“雄”)果蝇,则经辐射处理的雄果蝇甲产生的精子中X染色体上发生了其他隐性致死突变。
29.(7分)Notch信号途径是一种细胞间相互作用的基 本途径,调控着细胞增殖、分化、凋亡等过程。右图表 示肝脏组织受损或部分切除后激活Notch信号途径实现 再生的过程。图中受损细胞A的膜上产生信号分子,与 正常细胞B膜上的Notch分子(一种跨膜受体)结合,导 致Notch的膜内部分水解成NICD,NICD再与RBP(一
种核内转录因子)一起结合到靶基因的相应部位,激活靶基因,最终引起肝脏再生。请分析回答:
(1)信号分子与细胞膜上的Notch分子结合后引起肝细胞的一系列变化,这体现了细胞膜的 ▲ 功能。
(2)在Notch分子基因表达过程中,过程①需要的酶主要是 ▲ ;过程②除需要模版外,还需要核糖体、 ▲ 、氨基酸、ATP等。
(3)直接参与Notch分子合成、加工和转运的细胞器有 ▲ 。
(4)靶基因激活后能促进过程①,其意义是增加细胞中 ▲ 的数量,有利于接受 ▲ 的刺激。
(5)众多研究发现,Notch信号传导的异常活化与多种肿瘤细胞的形成有关。请结合图中信息判断,下列两种通过阻断Notch信号传导途径以治疗肝癌的设想:诱导癌细胞中Notch分子基因突变,使其失去功能;制备针对Notch分子的单克隆抗体作为抑制剂。你的判断是 ▲ (“都正确”、“都错误”、“有一种正确”)。
30.(9分)图1为人体的下丘脑与垂体调节内分泌活动的示意图;图2为某人不小心被针刺,随即出现抬手动作时形成的神经反射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当人体受到寒冷刺激时,在图1相关部位的影响下,细胞①处产生兴奋,兴奋通过 ▲ (结构)传递给细胞②,使其兴奋;比较A血管和B血管,B血管中含量明显增加的激素是 ▲ ,其最终会引起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加。图中所示的A、B和C三条血管中,能检测到甲状腺激素的血管有 ▲ 。
7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2)如果人体头部遭受创伤导致图1中细胞③处的细胞体大量破坏,使得E处分泌的抗利尿激素减少,人体将出现明显的 ▲ 现象。 (3)下丘脑中神经细胞能完成的生理活动有 ▲ 。
①具有分泌物质的功能 ③代谢中产生水与消耗水
②核DNA分子复制 ④DNA分子的解旋过程
(4)图2中,传出神经元是 ▲ 。b1兴奋后使c1兴奋,而b2兴奋后使c2抑制,可推测其原因是b1和b2的 ▲ 是不同的物质。某人抬手之后,说:“我手指被针刺了,有点疼。”该过程一定有大脑皮层的 ▲ 中枢以及言语区的 ▲ 参与调节。 31.(9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1)我国南方某地环保部门向遭受严重污染的某湖中引入苦草、黑藻等沉水植物和螺蛳等底栖动物来修复该生态系统。图1为该生态系统修复后的部分生物的营养关系,图2表示另一部分生物之间的营养关系。
①在修复该生态系统时要控制污水流入的速率,除了有利于有机污染物被充分分解外,还有利于植物对无机盐的充分吸收,防止水体富营养化。该生态系统修复后物种丰富度逐渐增加,其群落演替类型是 ▲ 。
②当图1中的螺蛳数量增加时,草鱼和罗非鱼数量也会增多,这样,螺蛳种群的增长就会受到抑制。这是生物群落内部 ▲ 的结果。
③当图1中苦草等沉水植物大量繁殖后,部分浮游植物的生物量下降,大型底栖动物的数量有所增加,这是在 ▲ 水平上研究的结果。沉水植物通过一定的信息传递吸引浮游动物栖息在其叶表面,从而抚育出高密度的浮游动物。浮游动物能够大量捕食浮游藻类,也间接地控制了藻类的数量。这体现出信息传递的作用是能调节生物的 ▲ ,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④若图2中E所处的营养级含有的能量为7.5×109 kJ,B的能量为1.2×108 kJ,D的能量为1.8×108 kJ,则A的能量最多为 ▲ ,此过程体现了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具有 ▲ 特点。
(2)某研究小组对某草地生态系统进行深入调查,获得调查数据见下表1。请回答下列问题:
不同物种A~J之间的形态结构差异属于 ▲ 多样性,而样方1 中B物种的两个个体之间的差异属于基因多样性。这些多样性产生的原因,主要是由 ▲ 引起的,样方1与样方2的差异是由 ▲ 引起的。
8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