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开题报告 - 培养小学生语文口语交际能力的策略研究1
.专业.专注.
3.言语交际的基本理论。口语交际是一个在具体的语境条件下,表达者通过一定的传递途径发出信息,并由授受者接受信息,以此达到一定交际目的、完成一定交际任务的过程。参与交际的人必须轮流充当表达者和授受者,否则无法展开交际。为了保证言语交际的顺利进行,实现交际的动机和目的,交际者必须共同遵循一些基本原则。(二)遵循的原则
1.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教师在实验中用科学理论作指导,在实践中丰富发展理论。
2.系统性原则。根据儿童身心特点,训练循序渐进,从简单到复杂,分层训练与整合训练相结合。要根据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形成的特点,设计口语交际训练序列,遵循规律,科学训练。
3.主体性原则。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激励学生的内在动因,建立新型的学生观,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使口语交际训练的目标通过学生本身的积极参与、内化、吸收得到实现。
4.开放性原则。要求学生在学习中广泛涉及多方面知识,丰富学生的头脑。并创设宽松的学习氛围,让每个学生都有表现的机会。
5.发展性原则。确立以发展为本的现代教学观,不要停留在随知识传授自然而然地培养能力和发展智力的传统认识水平,而要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和发展语文口语交际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促进学生自身潜能充分发挥。
六、完成课题的可行性分析 (一)外部条件
1.学校领导非常注重对教师科研素质的培养,努力为教师搭建教学研究的平台。
. word可编辑 .
.专业.专注.
2.聘请惠农区教研室主任吴树强、自治区特级教师姚雪晴老师对该课题进行理论指导。他们理论水平高,教研经验丰富,专业理论强且课题研究水平高,直接领导课题负责人的工作,便于指导。
3.学校相关教学资源丰富,学校为教师订阅大量图书,如:《宁夏教育》《宁夏教育科研》《小学语文教学》《小学语文教师》等。教师也认真阅读学习,写读书笔记,所以课题组具备本课题研究的条件,课题组成员有充分的研究条件。 (二)内部条件
该课题负责人董文丽在学校任教小学语文教学工作九年,具备一定的理论基础,且教学经验丰富,有较强的驾驭教材能力。并有一定的心理学、教育学基础,熟知小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认知特点,与学生沟通能力强。课题组成员工龄都在十年以上,全部大学学历。都是从事小学语文教育的实践工作者,具有语文教育的专业素质。其中肖红霞、李翠玲、刘芳、杨君霞都是小教高级职称,其他人为小教一级职称。肖红霞、李翠玲为市级骨干教师,杨君霞、张红霞为惠农区级骨干教师。杨葆琴是主管教学副校长。她们教学经验丰富,有一定的教育科研能力,有参与课题研究的热情,有时间、有精力、有能力开展本课题的研究。
第二部分:课题研究设计报告
一、 课题概念的界定
1.口语交际:是一个在具体的语境条件下,表达者通过一定的传递途径发出信息,并由授受者接受信息,以此达到一定交际目的、完成一定交际任务的过程。
. word可编辑 .
.专业.专注.
2.有关口语交际能力的策略研究:就是为了纠正长期以来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重书面,轻口头”的应试教育之偏颇,探索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的方法、途径,为学生走上社会之后的学习、工作打下一个较好的基础。
二、课题的理论假设和研究目标 (一)理论假设
我们的设想是通过创设丰富多彩的口语交际情境,激发每一个学生说话的兴趣,让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口语交际;培养学生敢说的胆识,督促学生养成良好的听说态度和语言习惯;让学生掌握口语交际的基本技巧,提高口语交际的信心,从而达到提高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最终目的。同时使我校一线教师有提高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可借鉴的方法。 (二)研究目标
通过在学校范围内激发课堂和课外口语交际的兴趣研究,增强学生口语交际的主动性,培养学生口语交际的能力,发展学生健康的个性品质。具体目标:
(1)力求改变教师口语交际教学理念,提高口语交际的教学水平。
(2)探索激发学生口语交际兴趣的方法及策略;培养学生具备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使学生愿意同别人进行交际;学会认真倾听、勇于表达与交流的品质;使学生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
三、研究的主要内容
1.如何激发小学生参与口语交际的兴趣研究,解决“想说和放胆说”的问题。创设丰富多彩的口语交际情境,拓宽口语交际渠道,激发学生想说的兴趣,增强学生自信心,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
. word可编辑 .
.专业.专注.
2.小学语文教材中口语交际训练内容汇总。主要有交往类 、辩论类 、介绍类和表演类,凭借教材,抓口语交际教材这一训练“基点”,根据各种不同类型的口语交际特点和要求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从而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3.注意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听说态度和语言习惯,能认真倾听别人说话。培养口语交际的基本技巧,掌握口语交际的基本方法和口语交际的基本要求,提高口语交际的信心。
4.口语交际有效教学的策略,包括课内外训练的内容、步骤和组织训练的方式方法等,解决“有话说、说具体”的问题。培养学生倾听能力、应对能力、表达沟通能力等交际素养。这是研究的重点。
5.精彩的口语表达与文明交际的整合训练策略。解决“互动、构成交际状态”的问题。这是研究的难点。
四、研究对象
2009年3月-2011年9月课题组成员及其任教班级学生 五、课题研究过程设计
研究周期:二年半(2009年1月至2011年9月,其中准备、立项近一年)
具体安排:
(一)课题准备(2009.1-2009.11)
1.课题负责人选定课题,填报申报表,申报立项。
2.组建课题组,部署实施计划,建立学习、检查、指导制度。 3.对学校口语交际教学和学生口语交际能力进行调查,并认真分析原因;通过问卷、座谈,了解学校教师对本课题的研究态度,并作正面引导。
. word可编辑 .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