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特种加工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特种加工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S4080310 课程中文名称:特种加工技术
课程英文名称:NONTRADITIONAL MACHINING TECHNOLOGY 总学时:30 讲课学时:26 实验学时:4 上机学时: 学分:2
开课单位:机电工程学院机械制造及自动化系 授课对象:机电工程学院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
先修课程:电工技术Ⅰ、电子技术Ⅰ、机械原理、机械设计、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自动控制原理 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教材:刘晋春、赵家齐、赵万生主编.《特种加工》(第4版).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4年
参考书:金庆同主编.《特种加工》.航空工业出版社 1988年 一、课程教学的目的
《特种加工技术》课程是一门拓宽学生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知识面,培养学生辩证思维能力及创新意识的专业限选课。其主要目的是:
1.培养学生科学研究和解决工程问题的辩证思维方法和勇于打破陈规的创新意识。
2.拓宽学生在传统的机械加工方法以外的特种加工方法的知识,为学生的机械结构的设计、工艺方法的选择和工艺过程的编排及解决特殊加工难题提供更加广阔的思维和选择空间。
3.培养和考察学生对物理、化学、电工技术、自动控制和机械设计制造等学科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
4.掌握特种加工方法的特点和适用范围,重点掌握电火花加工和
电火花线切割加工的基本原理、工艺特点和工艺规律,掌握电化学加工基本原理、工艺特点及应用、了解激光加工和超声加工的原理及应用。
该门课程不仅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而且具有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的深层意义。 二、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
由于特种加工方法有许多种,而且许多新的加工方法不断地在产生中,知识内容很多,而该门课程的总学时数很少,因此知识的传授不可能面面俱到,应突出重点。故应将本课程定位为学习特种加工技术的基础课和入门课。本课程主要讲述特种加工技术的产生和发展、特种加工技术的特点及分类,重点讲述电火花加工和电火花线切割加工、电化学加工等特种加工技术。
本课程的基本要求是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让学生掌握特种加工的方法和特点、基本原理、设备组成和应用范围。通过新知识的获取和以往所学知识的综合应用,培养学生辩证思维能力及创新意识。 具体教学内容和安排如下: (一)课程的主要章节 第1章 概论(讲课2学时)
1. 特种加工的产生及发展 2. 特种加工的特点及分类
3. 特种加工对材料可加工性和结构工艺性等的影响 第2章 电火花加工(讲课10学时)
1. 电火花加工的基本原理及分类 2. 电火花加工的机理 3. 电火花加工基本规律 4. 电火花加工用脉冲电源
必做:
⑴电火花加工技术实验(2学时) ⑵电火花线切割加工技术实验(1学时) ⑶激光加工技术实验(1学时) 选做:
⑷电解加工技术实验(2学时) ⑸超声波加工技术实验(2学时) ⑹电火花微细加工技术实验(2学时) ⑺电铸技术实验(2学时)
⑻电火花铣削加工技术实验(4学时) 2、CAI课件思考习题作业和讨论 (三)考试权重
平时成绩(听课、作业等)20﹪,实验成绩10﹪,期末考试成绩70﹪。 (四)实验项目明细表 序号 实验项目名称 学时 2 1 1 2 2 2 2 4 实验 要求 必修 必修 必修 选修 选修 选修 选修 选修 实验 类型 综合 综合 综合 综合 综合 综合 综合 综合 每组 人数 4 4 4 4 4 4 4 4 1 电火花加工技术实验 2 电火花线切割加工技术实 验 3 激光加工技术实验 4 电解加工技术实验 5 超声波加工技术实验 6 电火花微细加工技术实验 7 电铸技术实验 8 电火花铣削加工技术实验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