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化学第3章物质在水溶液中的行为3.2.3影响盐类水解的因素和盐类水解的应用课时练
【解析】(1)加入NH4会抑制NH3·H2O的电离,使[NH3·H2O]变大,[OH]变小。 (2)NH4水解显酸性。
(3)根据电荷守恒[NH4]+[H]=2[SO4]+[OH],[H]=[OH],得[NH4]=2[SO4]。 13.(1)为了提高生活用水的质量,自来水厂常用Cl2和FeSO4·7H2O 对水进行消毒、净化,以改进水质。简述原因并写出有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2)试用离子方程式和简要文字表述以下事实: ①改进碱性土壤用石膏。
②盛NH4F试剂要用塑料瓶而不能用玻璃瓶。 ③铵态氮肥不能与草木灰混用。
【答案】(1)Cl2与Fe反应生成Fe,Fe水解生成的Fe(OH)3胶体吸附水中悬浮杂质一起沉积到水底,达到净化水的目的;同时过量的Cl2与H2O反应生成HClO,可杀灭水中的病菌。离子方程式:2Fe+Cl2===2Fe+2Cl,Fe+3H2O+H2O
H+Cl+HClO。
2-
+
-
2+
3+
-
3+
2+
3+
3+
+
+
2-
-
+
-
+
2-
+
+-
Fe(OH)3(胶体)+3H,Cl2
+
(2)①土壤显碱性是因为CO3+H2OHCO3+OH,加入石膏,其中的Ca与CO3结合
2+
2-
--2+2-
生成难溶性CaCO3而消除产生碱性的根源:Ca+CO3===CaCO3↓。
②NH4F遇水发生一定程度的双水解,生成的氢氟酸腐蚀玻璃:F+H2O+H2O
NH3·H2O+H,H+OH===H2O。
+
+
+
-
-
HF+OH,NH4
-+
③草木灰的主要成分K2CO3水解显碱性,促进铵态氮肥中的NH4的水解,生成NH3·H2O:CO3+H2O
2-
HCO3+OH,NH4+OH
--+-
NH3·H2O,NH3易挥发而降低了N的含量。
14.10 ℃时加热NaHCO3饱和溶液,测得该溶液的pH随温度的升高发生如下变化:
温度(℃) pH 10 8.3 20 8.4 30 8.5 -加热煮沸后冷却到50 ℃ 8.8 甲同学认为,该溶液pH升高的原因是随温度的升高HCO3的水解程度增大,故碱性增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同学认为,溶液pH升高的原因是NaHCO3受热分解,生成了Na2CO3,并推断Na2CO3的水解程度________(填“大于”或“小于”)NaHCO3,该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丙同学认为甲、乙的判断都不充分。丙认为:
(1)只要在加热煮沸的溶液中加入足量的BaCl2溶液,若产生沉淀,则乙判断正确。为什么?能不能选用Ba(OH)2溶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将加热后的溶液冷却到10 ℃,若溶液的pH______(填“高于”、“低于”或“等于”)8.3,则__________(填“甲”或“乙”)判断正确。
【答案】HCO3+H2O
-
△-
H2CO3+OH;大于;2NaHCO3=====Na2CO3+CO2↑+H2O
(1)若原因是HCO3水解程度增大,则溶液中几乎没有CO3,所以可用BaCl2溶液检验溶液中是否含有CO3来推知乙的观点是否正确,但不能选用Ba(OH)2溶液,因为Ba+OH+HCO3===BaCO3↓+H2O,若用Ba(OH)2溶液检验,无论哪种观点都会有沉淀产生
(2)等于 甲(或高于 乙)
【解析】(1)HCO3的水解方程式:HCO3+H2O HCO3+H2O△
2NaHCO3=====Na2CO3+CO2↑+H2O
(1)若原因是HCO3水解程度增大,则溶液中几乎没有CO3,所以可用BaCl2溶液检验溶液中是否含有CO3来推知乙的观点是否正确,但不能选用Ba(OH)2溶液,因为Ba+OH+HCO3===BaCO3↓+H2O,若用Ba(OH)2溶液检验,无论哪种观点都会有沉淀产生
(2)等于 甲(或高于 乙)H2CO3+OH。
(2)加热煮沸后,HCO3分解成CO3,加入BaCl2溶液则生成沉淀。不能选用Ba(OH)2溶液,因为它含有OH,能与HCO3反应生成CO3。
15.已知H2O2、KMnO4、NaClO、K2Cr2O7均具有强氧化性。将溶液中的Cu、Fe、Fe沉淀为氢氧化物,需溶液的pH分别为6.4、9.6、3.7。现有含FeCl2杂质的氯化铜晶体(CuCl2·2H2O),为制取纯净的CuCl2·2H2O,首先将其制成水溶液,然后按图示步骤进行提纯:
2+
2+
3+
-
-
2-
-
2-
-
-
2-
2+
-
-
2-
-
-
-
-
2-
2+
-
-2-
H2CO3+OH 大于
-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本实验最适合的氧化剂X是________(填序号)。 A.K2Cr2O7 B.NaClO C.H2O2 D.KMnO4 (2)物质Y是________。
(3)本实验用加碱沉淀法能不能达到目的?______,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除去Fe的有关离子方程式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加氧化剂的目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最后能不能直接蒸发结晶得到CuCl2·2H2O晶体?________,应如何操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答案】(1)C
(2)CuO[或Cu(OH)2或CuCO3或Cu2(OH)2CO3]
(3)不能 因加碱的同时也会使Cu生成Cu(OH)2沉淀 (4)Fe+3H2O等]
(5)将Fe氧化为Fe,便于生成沉淀而与Cu分离 (6)不能 应在HCl气流中加热蒸发
【解析】(1)能把Fe氧化为Fe,同时又不能引入新的杂质,符合要求的只有H2O2。 (2)当CuCl2溶液中混有Fe时,可以利用Fe的水解:Fe+3H2O
+
3+
3+
3+
2+
3+
2+
3+
2+
3+
2+
Fe(OH)3+3H,CuO+2H===Cu+H2O[或Cu(OH)2+2H===Cu+2H2O
++2++2+
Fe(OH)3+3H,
3
+
加入CuO、Cu(OH)2、CuCO3或Cu2(OH)2CO3与溶液中的H作用,从而使水解平衡右移,使Fe
+
转化为Fe(OH)3沉淀而除去。
(3)若用加碱法使Fe沉淀,同时也必将Cu沉淀。 (6)为了抑制CuCl2水解,应在HCl气流中加热蒸发。
3+
2+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