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数 学 学 科 教 学 计 划
数 学 学 科 教 学 计 划
2016~2017年度第2学期 三年级下册 学 生 情 况 分 析 学生均掌握了上期所学内容,特别是几个后进生和转学生进步较明显,取得了较好学习效果。 学生思维活跃,课堂学习较主动积极,初步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 本期重点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能力;提高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继续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 1.会笔算一位数除多位数的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会进行相应的乘、除法估算和验算。 2.会口算一位数除商是整十、整百、整千的数,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两位数乘整十、整百数(每位乘积不满十)。 3.初步认识简单的小数(小数部分不超过两位),初步知道小数的含义,会读、写小数,初步认识小数的大小,会计算一位小数的加减法。 全 册 教 学 目 的 要 求 4.认识东、南、西、北、东北、西北、东南和西南八个方向,能够用给定的一个方向(东、南、西或北)辨认其余的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会看简单的路线图,能描述行走的路线。 5.认识面积的含义,能用自选单位估计和测量图形的面积,体会并认识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会用公式正确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并能估计给定的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 6.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知道各月以及全年的天数;知道24时计时法,会用24时计时法表示时刻。 7.了解简单的复式统计表,初步学会简单的数据分析;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8.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9.初步了解集合和等量代换的思想,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10.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1.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教 学 进 度 安 排 一、位置与方向(5课时) 二、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13课时) 1.口算除法 ??????????????3课时左右 2.笔算除法 ??????????????9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习?????????????????1课时 三、复式统计表(4课时) 1.复式统计表???????????2课时左右 2.练习 ???????????????2课时左右 四、两位数乘两位数(8课时) 1.口算乘法 ??????????????2课时左右 2.笔算乘法 ??????????????5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习?????????????????1课时 五、面积(7课时) 六、年、月、日(7课时) 制作年历??????????????????1课时 七、小数的初步认识(6课时) 八、数学广角(3课时) 九、我们的校园 ??????????????????1课时 十、总复习(5课时)
1《位置与方向(一)》教材分析
学生通过第一学年的学习,已经会用上、下、前、后、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这与观察者和参照物都有关系),同时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东、南、西、北等方向的知识也积累了一些感性的经验(这不受观察者的影响,只与参照物有关)。本单元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辨认东、南、西、北、东北、西北、东南、西南八个方向,并能用这些方位词表述物体相互之间的位置关系。与实验教材相比,修订教材减少了例3“学生问路”的情境,因为与实验教材的例5“动物导游图”有重复。
本单元首先呈现了首都北京天安门广场及四周建筑的航拍照片和相应的平面示意图,目的是从现实生活的场景引入,使学生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渗透爱国主义教育。再让学生用已有的方位知识(前、后、左、右)描述它们之间的位置关系,感受这些方位概念的相对性与不确定性,引起知识冲突,从而引出本单元内容的学习。修订教材教学内容分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让学生辨认东、南、西、北、东北、东南、西北、西南八个方向。
教材例1呈现了学生在操场上辨认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的活动情境,因为儿童学会辨认地图上的东西南北方位和他们掌握空间方位知觉是有联系的,应该先根据自身的方位来形成辨认东西南北方位的技能,再把这些方位和地图方位联系起来。将学生带到操场,用学生最熟悉的知识“太阳从东方升起”来激起学生的兴趣,并找到东,
再确定与东相反的方向是西,然后伸开双臂,左手指的方向是北,右手指的方向是南。让学生在熟悉的环境中,在观察、描述和交流的过程中体验方位的知识,能根据其中的一个方向确定其他三个方向。
例3在例1基础上的继续学习。把学生再次带到操场上,先复习东西南北四个方向,有了这一基础,学生再辨认东北、东南、西北、西南四个方向就很简单了,然后指出操场或者教室各个方向分别有什么,或者什么物体在哪个方向上。与实验教材相比,不再要求根据一个方向(东、南、西或北)来辨认这四个方向,只要知道这四个方向即可。
第二部分:了解在平面图上如何表示方向,并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三年级儿童正处在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转化的关键期,此时的抽象逻辑思维在很大程度上仍然直接与感性经验相联系,仍具有很大成分的具体形象性。因此例2在例1的基础上,先回忆记录操场四个方向的主要建筑;再按照自己的想法将各建筑示意图绘制出来;然后在班内选择有代表性的学生作品进行集体展示,比较哪种方式记录更简便、更清楚,同时明白无论哪种画法,东南西北都是按顺时针方向排列的,都有两组方向分别相对;最后告知学生,为了统一方式,方便生活,地图通常是按照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方式绘制。
第三部分:学生利用所学习的方向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