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2016年行业分析报告WORD可直接编辑修改】2016年农业互联网行业分析报告
2016年农业互联网行业分析报告
还会造成土壤板结。粪便的乱排乱放污染水源、毒化空气,影响了人民的正常生活。
②从个体户模式如何过渡到公司化运营
长期以来,我国生猪养殖模式以散养(即年出栏1-49头)为主。除出栏规模1-49头的散养户数量仍保持下滑趋势外,年出栏50-99头的养殖户数量也开始出现下滑,而年出栏量介于100-49999头养殖户的养殖意愿则差异较大。从散户模式过渡到规模经营,是中国养猪业的必经之路。成熟的规模化经营,会最大程度地降低生猪患病的危险。而机械化作业,也会带来用人成本的下降。在饲料方面,大客户收购会让饲料供应商乐意给出更优惠的价格。而现在,中国的猪肉市场正处在过渡的阵痛期。散户还没有完全撤出,而规模经营还远没有成系统。当前现状是散户即没缺乏资金支持也缺乏专业人才发展成公司化运营。 ③养猪人的持续学习问题
现代养殖业与过去传统养殖业最大的区别在于,整个养殖过程中
的精细化组织、管理,而这一切的根本在于从业者的科学文化素质和责任心的转变和提高。我国目前养殖业从业者普遍存在着靠天吃饭、素质偏低的问题,为了保障我国养殖业的进一步前进和发展,我们需要向从业者提供不断学习的机会,帮助他们完成从养殖者到专业养殖人员的蜕变。
2016年农业互联网行业分析报告
④猪病问题持续困扰
我们认为,1993-2014年中国生猪市场经历了6轮周期,除1999年5月-2003年5月生猪价格围绕均衡水平小幅波动,其余四个周期均出现暴涨暴跌,疫情是关键因素。 中小规模猪厂,一般难以吸收人才,养殖和防疫条件相对大型规模化猪场较差,养猪不仅是资金密集型行业,还是技术密集型行业,养猪厂长要懂养殖技术、动物营养、疫情防治、猪场管理等。近几年猪病泛滥,仔猪存活率普遍处于较低水平,中小规模化猪场由于资金实力有限、防疫条件跟不上,中小规模化养殖厂的能繁母猪每年普遍能提供13-14头成活仔猪,养殖技术水平、防疫水平的差距直接影响公司的盈利水平。
⑤如何提前预判猪价行情
互联网时代,信息就是咽喉,谁人能先人一步掌握最全面、最精确、最及时的信息,成为在当今时代致胜的法宝。而对于猪产业链,价格、产量等信息因素对养猪企业至关重要。如何全面的掌握信息,
如何比别人更快地获取信息,成为养猪企业面临的一个大问题。 ⑥如何随时随地掌握养猪信息
互联网的出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它打破了时间和地域的限制,带给人们无限广阔的信息海洋。但随着互联网与
2016年农业互联网行业分析报告
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随时随地得到和处理需要的信息的需求日益增长。无线移动互联创造了崭新的商业前景,手机、笔记本、ipad 等终端成为获取信息最便捷的途径。 养猪业整体落后,从被互联网改造的潜力分析,养猪行业具有巨大的改造空间。
(2)种植业:生产、管理、交易等效率低下,互联网改造空间大
以规模化程度较高的合作社为例:
当前我国合作社运营面临“生产效率低下、管理水平低下、农资产品混乱、融资难、销售难”等五大痛点!
①“假合作社”泛滥,大量合作社注册为骗取补贴,合作社管理水平低下
根据国家政策,农民专业合作社在财政投入、税收减免、金融服务、项目承担、人才培养等方面享受一定的扶持政策,同时在用地、用电、运输等方面也有相应的优惠。因此,全国各地均有“假合作社”成立,以套取补贴、逃避税费为目的。据调研,黑龙江、安徽、江苏、江西等乃至全国“假合作社”、“死合作社”、“空壳合作社”泛滥,入社社员数量、注册资金额度“水分”大。个别省份有1/3合作社没有发挥作用。
2016年农业互联网行业分析报告
此外,合作社缺乏运行规范,内控机制形同虚设。目前多数农民专业合作社内部管理机构不健全,大多数合作组织没有建立完善的财务管理制度和收益分配制度,内部管理混乱,合作社账目不清,彼此怀疑、指责,农民专业合作社缺乏凝聚力。 ②生产效率低下
相比于发达国家,我国农业生产效率极为低下。美国已有51%以上的农民使用互联网,62%以上的农场接上了互联网,众多的农业企业、合作社、专业协会和农场都普遍使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及时、准确地获得市场信息。目前美国有20%左右的农场使用直升机作业,大量中等规模农场以及所有大型农场已安装GPS 定位系统,数字化、自动化、智能化的农业生产过程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科学驱动、科学经营、数字化管理极大地降低了农业生产成本,提高农产品的质量。 ③融资难
合作社因为管理混乱,内部制度不健全、日常管理不规范、财务指标不符合信贷要求等问题,与银行发放贷款所要求的“产权明晰、管理规范、有较强的盈利能力和偿还能力”等条件相差甚远。同时,合作社大多缺乏担保抵押物,且未纳入信用体系,导致合作社融资极为困难,限制发展。 ④销售难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