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2020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才一命呜呼的故事,刻画了爱财胜过生命的守财奴的形象。
如同素描一般的细节描写,把严监生吝啬的特点淋漓尽致、入木三分地表现出来,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拓展延伸[出示课件10]:
吴敬梓擅长运用典型情节,深刻地揭露社会矛盾。语言准确、精炼、形象,具有讽刺效果。《儒林外史》是我国古典讽刺小说的高峰。
3.激发阅读:
建议同学们利用课余时间阅读《儒林外史》。 【教学后记】
刷子李
【教学目标】
1.自主学习字词,会认“浆、傅”等7个生字,会写“浆、傅”等15个生字,理解字义,识记字形。正确读写“粉刷、刷浆、规矩、徒弟、端茶、点烟、跟在、屁股、师傅”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一位普通手艺人高超的技艺。 3.领悟并学习作者刻画人物的方法。
【教学重点】感受人物形象,体会作者抓住细节描写人物的方法。 【教学难点】领悟并学习作者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自主学习字词,会认“浆、傅”等7个生字,会写“浆、傅”等15个生字,理解字义,识记字形。正确读写“粉刷、刷浆、规矩、徒弟、端茶、点烟、跟在、屁股、师傅”等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整体把握课文主要内容。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出示课件2]
1.谈话揭题:小嘎子、车夫、严监生,这些鲜活的人物形象,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今天,我们将结识一位不普通的手艺人,他就是──刷子李。(板书课题:刷子李)
2.交流解题:“刷子李”是一个人的绰号。从这个绰号中我们可以得到哪些信息?(学生各抒己见,引导学生了解这个人是个粉刷匠。)
3.引发思考:像这样会粉刷的人里有很多姓李的人,这些人都能称为“刷子李”吗?为什么叫他“刷子李”呢?他又“奇”在哪呢?(学生思考,小组交流。)
4.简介出处[出示课件3]:本文选自《俗世奇人》,其中所述之事,多以清末民国初年天津卫市井生活为背景;天津卫,天津的旧称,是东南水路的门户,有守卫京都的意思。即今天的塘沽码头。冯骥才偏爱写“俗世奇人”,自有他的道理:“码头上的人,一强活不成,不强就生出各样空前绝后的人物。”如:“刷子李”“泥人张”等。
5.简介作者[出示课件4]
冯骥才,中国知名作家。著有长篇小说《义和拳》《神灯前传》,短篇小说集《雕花烟斗》等。 6.简介写作背景[出示课件5]
晚清光绪年间,天津卫本是水陆码头,居民五方杂居,性格迥然相区别,然而,燕赵之地,血气刚烈;水咸土盐,风俗习惯强悍。近一百多年来,列举所有中华大灾大难,没有一个不首当
92
其冲,于是产生出各种怪异人物,既然在显赫上层,另外在市井民间。作者听的很多,长记在心,所以,作者随想随记,描绘了解放以前出现的社会风土人情;每个人一篇,各不相关,最后写成一书,名为《俗世奇人》。
二、初读课文,解决字词
1.学生自读课文,要求[出示课件6]:
(1)大声流利地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遇到自己喜欢的语句,多读几遍。
2.自学课文生字词,可以用笔在文中圈出来,然后用合适的方法来解决生字词。 3.检查学习效果,相机指导。 [出示课件7、8]
(1)刷浆:用刷子在墙壁上刷石灰浆。 (2)规矩:一定的标准、法则或习惯。 (3)绝活:最拿手而有特色的本领;绝技。 (4)半信半疑:有点儿相信又有点儿怀疑。 (5)派头:气派(多含贬义)。 (6)稀溜溜:粉浆稀的样子。 (7)悠然:悠闲的样子。
(8)屏障:像屏风那样遮挡着的东西(多指山岭、岛屿等)。 (9)神圣:极其崇高而庄严;不可亵渎。 (10)侵犯:非法干涉别人,损害其权利。
(11)露馅:比喻不愿意让人知道的事暴露出来。 (12)难堪:难为情。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再读课文,互相交流:这篇文章主要写什么?(这篇短文以“刷子李”的高超手艺为话题。作者写“刷子李”的奇妙绝活时,首先极力写他手艺之高,“他要是给您刷好一间屋子,屋里什么都不用放,单坐着,就如同升天一般美。最让人叫绝的是,他刷浆时必穿一身黑,干完活,身上绝没有一个白点。”然后作者从一个小徒弟的视角印证了“刷子李”的真功夫:起初,徒弟是“半信半疑”,但大半天下来,居然连一个芝麻大的粉点也没发现,他真觉得这身黑色的衣服有种神圣不可侵犯的威严。正当徒弟对师傅佩服得五体投地时,却突然发现“刷子李”裤子上有一个白点:师傅那如山般的形象轰然倒去。不料“刷子李”最后揭开谜底:那白点原来是黑裤烧了个小洞造成的!一波三折的叙事,使“刷子李”的“奇”得到了一次次的渲染。)
2.理清层次。[出示课件9] 第一部分(1—2自然段):表明人物身份及其技术之高超。 第二部分(3—11自然段):通过曹小三的所见、所闻证明“刷子李”名不虚传。 四、课堂总结,布置预习[出示课件10]。
1.这一节课,我们学习了生字词,并了解了刷子李的“奇”。
2.请同学们课下自己阅读课文,了解作者是怎样表现人物形象的。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一位普通手艺人高超的技艺。 2.继续领悟并学习作者刻画人物的方法。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导入新课
1.检查,指名分自然段合作读课文,师生评议,纠正读得不正确的字音。
2.谈话导入新课[出示课件2]:上节课,我们结识了冯骥才笔下的一位“俗世奇人”——刷子李,并且一起走近这位奇人,从他刷墙的效果奇、规矩奇、动作奇等方面见识了他的高超技艺。
93
这节课我们继续阅读课文,了解作者是怎样通过语言文字表现人物形象的。
二、细读课文,感受形象,品味写法。
1.问题引学:刷子李练得一手刷墙的绝技,作者是怎样描写他技艺高超的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一边读一边用“ ”画出直接写刷子李技艺高超的句子,写下简单批注。
2.小组交流,小组长整理小组同学的发言。
3.小组派代表做汇报发言,全班交流,教师相机引导并小结。 (1)通过描写刷墙的规矩表现人物形象——技艺高超。 ①[出示课件3]
最让人叫绝的是,他刷浆时必穿一身黑,干完活,身上绝没有一个白点。(在我们的生活中,别人刷墙黑衣服都会变成白衣服,但是刷子李干完活后,却没有一个白点,所以我感受到了他的技艺高超。从刷子李刷墙时的衣着表现了刷子李的“奇”。)(板书:技艺高超)
②[出示课件4]
他还给自己立下一个规矩,只要身上有白点,白刷不要钱。(从刷子李刷墙时的规矩表现了刷子李的“奇”。也感受到刷子李的自信。)(板书:规矩奇特)
(2)通过描写刷过的墙壁表现人物形象——技艺高超。 ①交流关键句段。 [出示课件5]
他要是给您刷好一间屋子,屋里什么都不用放,单坐着,就如同升天一般美。(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刷子李刷过的房子很美,给人的感觉舒服。从而表现了刷子李刷墙的技艺高超。)
[出示课件6]
但刷子划过屋顶,立时匀匀实实一道白,白的透亮,白得清爽。(用词语“匀匀实实” “透亮”“清爽”准确地描写出刷过的墙壁的效果好,从而表现了刷子李刷墙的技艺高超。)
[出示课件7]
啪啪声里,一道道浆,衔接得天衣无缝,刷过去的墙面,真好比平平整整打开一面雪白的屏障。(运用比喻的修辞方法说明刷子李刷过的墙壁一点瑕疵都没有,让我们感受到刷子李刷墙的技艺高超。)
②指导朗读:指名朗读以上几段话,师生评议,指导学生在朗读中表达出对刷子李那种敬业、专注、求精、创新精神的敬意。
(3)通过细节描写表现人物形象。 [出示课件8]
干活前,他把随身带的一个四四方方的小包袱打开,果然一身黑衣黑裤,一双黑布鞋。穿上这身黑,就好像跟地上一桶白浆较上了劲。
①这段话主要描写了什么?(刷子李刷墙时的衣着。)
②这段细节描写有什么作用?(刷子李穿上这身黑与其说是在和“那桶白浆”较劲,不如说是在与自己挑战和较劲,他在以这种特殊的方式向世人展示自己的高超技艺,流露出对自己手艺的绝对自信和自豪。刷子李行云流水的刷墙技术,滴水不漏的功夫,在一身全黑装束中让人震撼折服,这就是细节描写的妙处。)
[出示课件9]
只见师傅的手臂悠然摆来,悠然摆去,……真好比平平整整打开一面雪白的屏障。 ①这一段话描写了什么?(“刷子李”刷墙的情景,包括他刷墙的动作和刷后的效果。) ②从这段描写中你感受到什么样的人物形象?(“刷子李”刷墙的动作是那样的娴熟,娴熟得已进入一种出神入化的境界。)
③从“如同伴着鼓点,和着琴音”你感受到什么?(给人的感觉,他不是在做一项又脏又累的活儿,而是在进行一项艺术创作,艺术表演。)
④“啪啪声里,一道道浆,衔接得天衣无缝,刷过去的墙面,真好比平平整整打开一面雪白的屏障。”一句主要描写了什么?(刷后的效果,作家主要言其平整和雪白,一道道浆,衔接得天衣无缝,刷过去的墙面,好比打开一面雪白的屏障。)
94
⑤刷子李刷墙的动作和刷后的效果相互映照,反映了什么?(反映了“刷子李”技艺高超。)(板书:动作娴熟 效果非凡)
[出示课件10]
细节描写是刻画人物性格,揭示人物内心世界,表现人物感情,点化人物关系,暗示人物身份、处境等的重要方法。
例如文中“刷子李”的黑衣黑裤,刷墙时娴熟的动作,还有那个让人吃了一惊的白点等细节描写,塑造人物个性,烘托人物形象,突出了“刷子李”技艺高超,使“刷子李”这个人物活了,神了。
(4)通过侧面描写表现人物形象。
除了直接描写和细节刻画,作者还通过曹小三的视角印证了刷子李的高超技艺。 [出示课件11]
曹小三当然早就听说过师傅那手绝活,一直半信半疑,这回非要亲眼瞧瞧。
①“半信半疑”是什么意思?(有点相信,又有点怀疑。 表示对真假是非不能肯定。) ②这段话在这里有什么作用?(为下文写曹小三想法的变化做了铺垫。)(板书:曹小三 半信半疑)
[出示课件12]
他真觉得这身黑色的衣服有种神圣不可侵犯的威严。
①这句话主要描写了什么?(这句话写的是曹小三看到师傅穿着一身黑色的衣服,刷完墙壁后,“居然连一个芝麻大小的粉点也没发现”时的内心感受。)
②从曹小三的内心感受你体会到什么?(曹小三亲眼见到师傅真有如此高超的技艺,他感到惊愕,内心受到震撼,虽是事实,但他不敢相信这是事实,可又不得不承认这是事实。这身黑衣服上无一个粉点,就是师傅高超技艺的见证。因而,他觉得那件“黑衣服”具有一种威慑力量。)
③联系“曹小三当然早就听说过师傅那手绝活,一直半信半疑,这回非要亲眼瞧瞧。”一句思考,曹小三的想法为什么会发生变化?(是师傅凭着高超的技艺在徒弟心中树立了权威。) (板书:佩服)
[出示课件13]
完了,师傅露馅儿了,他不是神仙,往日传说中那如山般的形象轰然倒去。 ①“露馅儿”是什么意思?(比喻隐秘的不愿意让人知道的事暴露出来。) ②“山般的形象”指什么?(“山般的形象”指师傅凭着高超的技艺在徒弟心中树立的权威。) ③“轰然倒去”反映了徒弟当时怎样的内心?(以为师傅“名气有诈”,感到失落。)(板书:失落)
④联系下文,你能体会到什么?(能体会到课文从侧面烘托了刷子李技术的高超,写法绝妙。) [出示课件14]
曹小三学徒的头一天,见到听到学到的,恐怕别人一辈子也不一定明白呢。 ①小组交流,说说对这句话的理解。
②小组派代表做汇报发言,教师评议相机引导并小结。
这是文章的最后一句话,其意思至少有三:一是“刷子李”确有绝活,这一绝活,若没有亲眼目睹,怎么也不会相信是真的,侧面说明“刷子李”技艺高超。二是“刷子李”有此绝活是其自我挑战、不断磨练的结果。三是“刷子李”的所言所行深深震撼了曹小三,曹小三感触很深,获益甚多。(板书:震撼)
③“曹小三学徒头一天,见到听到学到的,恐怕别人一辈子也不一定能明白呢!”你认为曹小三学徒头一天明白了什么道理?(要想赢得别人的赞誉,必须下苦工夫练习技术。)
[出示课件15]
侧面描写是作者通过对周围人物或环境的描绘来表现所要描写的对象,以使其鲜明突出。 (5)通过语言描写表现人物形象。 [出示课件16]
刷子李看着曹小三发怔发傻的模样,笑道:“好好学本事吧!” ①通过刷子李的语言描写你感受到什么?(“刷子李”心细如发,对于小徒弟细微的内心活动
95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