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全日制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文档仅供参考
为2-3年(其中课程学习1年,实习及毕业论文1-2年)。 四、培养方式
采用课程学习与实践训练相结合、校内导师指导与校内外导师联合培养相结合的方式。 五、课程设置
课程设置紧紧围绕培养目标,着重培养汉语教学能力、中华文化传播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形成以核心课程为主导、模块拓展为补充、实践训练为重点的课程体系。
(一)课程类型与学分分布 总学分不低于38学分。
(1)采用核心课程 、拓展课程、训练课程三种类型,总学分为20学分,其中核心课程18学分(含学位公共课);拓展课程8学分(分模块选修);训练课程4学分。
(2)教学实习6学分。 (3)学位论文2学分。
核心课程重在提升学生的汉语教学技能、文化传播技能、跨文化交际能力;拓展课程在核心课程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学生对不同模块课程学习的深入;训练课程重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二)课程与学分结构 1、核心课程
(1)学位公共课程(6学分) 政治(2学分)
12
2020年4月19日
文档仅供参考
俄语(4学分)
(2)学位核心课程(12学分,均为必修) 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法(4学分) 第二语言习得概论(2学分) 汉语言学导论(2学分) 国外汉语教学概论(2学分) 中华文化与跨文化交际(2学分) 2、拓展课程(8学分,均为选修) (1)汉语作为外语教学类(4学分) 汉语语言要素教学 (4学分) 偏误分析(2学分) 课堂教学设计(2学分)
现代语言教育技术 (1学分) (2)中华文化传播与跨文化交际类(2学分)英汉语言对比(2学分) 俄语国家国情概览(1学分) 西班牙语国家国情概览(1学分) 礼仪与国际关系 (1学分) (3)教育与教学管理类(2学分) 外语教育心理学 (2学分) 国外中小学教育专题 (2学分) 汉语国际推广专题(1学分,外聘) 2020年4月19日
13
文档仅供参考
3、训练课程(4学分)
对外汉语课堂观察与实践(1学分)
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测试与评估(2学分) 中华文化才艺与展示(1学分) 4、教学实习(6学分) 5、学位论文(2学分) (三)教学方法
1、提倡案例教学法,运用团队学习、案例分析、现场研究、模拟训练等方法,力争研究生在课程学习期间能接触到较多不同类型的案例,提高教学技能和国外适应能力;
2、提倡双语教学,30%的核心课程采用外语或双语教学,以后逐年增加。 六、专业实践
研究生须经过实习实践为学位论文选题和完成创造条件。 (一)教学实践方式
1、以志愿者身份赴海外顶岗实习,在孔子学院、外国中小学等机构从事汉语教学和文化传播工作;
2、在国内各类学校及教育机构进行教学实习。 (二)教学实践管理
1、志愿者由国家汉办或培养学校选拔派出;
2、实习期间,学校将安排教师进行指导,研究生要提交实习计划,撰写实习总结报告;
14
2020年4月19日
文档仅供参考
3、由实习单位出具考评意见,学生提交实习报告。 七、学位论文
学位论文选题须结合汉语国际教育实践,提倡撰写针对特定国家、特定人群、特定问题的应用性学位论文,形式能够是专题研究、调研报告、教学实验报告、典型案例分析、教学设计等。根据学校条件及学生撰写论文的实际情况,学位论文导师适当吸收国际汉语教学第一线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专家、教师参与,联合指导。
八、学位授予
完成课程学习及实习实践环节,修满规定学分,教学实习合格,完成学位论文并经过答辩者,经学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审核,授予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同时获得硕士研究生毕业证书。
15
2020年4月19日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